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把握时代脉搏 坚持人民至上

时间:2023/11/9 作者: 飞天 热度: 14574
滕 飞

   八十年前的五月,因为三场关于文艺的座谈会,让延安杨家岭铭刻在了历史的丰碑上。从此之后,我们的文艺创作和文艺事业明确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那就是文艺为最广泛的人民大众服务,人民性和人民立场成为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根本遵循。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群众、人民、工农兵、无产阶级出现了229次,由此可见“人民性”的重要地位。经过八十年的沧桑巨变,人民立场不仅没有过时,而且与时俱进、历久弥新,并在不断丰富发展中闪耀着永恒的“当下性”。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文艺事业的人民立场提到了全新的高度,他多次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创作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用了整整一个章节来强调要“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

   事实不断证明,人民立场不是干瘪的号召,也不是枯燥的理论,而是扎扎实实的、颠扑不破的光明大道,也是我们文艺事业和文艺创作不断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里说过一句话,“同志们很多是从上海亭子间来的;从亭子间到革命根据地,不但是经历了两种地区,而且是经历了两个历史时代。” 这里面所指的从上海亭子间来的同志中,就包括他的湖南老乡周立波。在许多人的印象里,写过《山乡巨变》等作品的周立波似乎很“土气”,但他在来延安前,曾在上海生活了十年,还自学英语,翻译了许多外国文艺理论作品,语言风格也很欧化。他全程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用形象生动的文学作品来践行这一方针。周立波决定改变从知识分子打量的角度来“看”人民生活,而是要真正“融”到群众之中去。于是,1946年他到东北珠河县的元宝镇直接参加当地的土改工作,在这个期间,他“手不离笔,兜不离本。在街上走路,看到地主的黑门楼、大宅院,看见穷人住的破草房,他都停下来往上写一会。”为了真正了解农民的心声,打开农民的心扉,他和当时的贫苦农民吃在一起、住在一起,连皮鞋都不敢穿。在写作语言上,他放弃了习惯的欧化语言,作为湖南人,他踏踏实实地学东北农民的说话方式。当《暴风骤雨》出版后,周立波寄了一本给元宝村,请一位认识字的人抽空给村里农民们读,结果当地村民听完之后都感觉,就写的是他们身边的事,一点距离感都没有。我曾经写过一部名叫《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的纪录片,里面提到过一个故事,毛泽东主席1949年12月去苏联访问的时候,路上就带着《暴风骤雨》这本书,每到看得激动的时候,就高兴地站起来直跺脚,围着车厢转。因为毛主席在这本书中,看到了延安文艺座谈会的生动实践,也看到了最为鲜活、质朴的人民大众形象。虽然土地改革已经成为历史,书中的人物塑造还是有些简单,但穿过岁月的风尘,书中那扑面而来的生活场景和人物形象,至今仍然是我们许多作家所不具备的。曾担任中国作协兰州分会主席的李季,曾专门到玉门油田挂职多年,长期观察总结玉门油田工人的特点和闪光点,写出了“凡有石油处、就有玉门人”等经典诗句。由此可见,我们谈文艺创作的“人民性”不是一句空话,而需要真正到人民中去,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去。

   六年前,習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关在象牙塔里不会有持久的文艺灵感和创作激情。”“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的集合。”但现在许多作家刻画的农村人物形象还停留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们笔下的当代农村生活也停留在自己青少年时体验过的样子,人物刻画扁平、故事冲突单调、生活气息苍白,就连脱贫致富的路径也都是简单的几个套路。这就是因为我们作家笔下的人民还是抽象的符号,而不是一个个灵动、鲜活、真实的具体的人。因此,甘肃省作协一直将如何有效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如何更好地保持作家与人民之间的血脉联系,作为工作重点和主线来贯穿,积极探索合理、可行、有效的方式。

   2020年是决战脱贫攻坚之年,甘肃作协组织了三批次、共六十余名作家参与的主题采访创作活动,推出了一批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报刊上发表的佳作。去年,甘肃作协以此为基础,出版发行了《滚石上山——散点透视陇上脱贫攻坚》和《小康路上的凝视——甘肃新时代乡村题材创作作品集》两本书,均入选甘肃省委宣传部《伟大历程——甘肃扶贫纪实》记录工程丛书。这样的主题采访非常有必要,但还是存在浮光掠影、蜻蜓点水的情况。今年,在中国作协、甘肃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的支持下,甘肃作协将创造性地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新时代陇原巨变创作计划”,每年围绕一个主题或几个地区,选出10名作家到基层扎扎实实地生活体验两三个月,并探索出以资金政策扶持、以深扎时间结项、以优秀作品收尾的全新方式和渠道。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探索和方式,切实提升作家阅读生活的能力,近距离、持续性地呼吸着新时代泥土的芬芳,感受新时代跳动的脉搏,努力塑造一批能代表时代精神的“时代新人”,让“新时代文学”不仅巍然壮观,而且鲜活灵动,真正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的精品佳作,来为时代立碑、为时代塑像、为时代聚力。“大块假我以文章”,新时代中国的广阔天地,新时代陇原的山河激荡,必将成为新时代甘肃文学大放异彩的壮阔舞台。

  责任编辑 阎强国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