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地方高校学术队伍的建设

时间:2023/11/9 作者: 飞天 热度: 15208
侯 丽 吴松山

  学科建设作为高等学校发展水平、办学层次的重要体现,是高等学校的一项综合性、长远性的基础建设工程,是学校建设发展的核心。以系统论的观点看,学科建设是由人、财、物、信息、课程、科研、课题等要素组成的一个系统。在系统诸要素中,人——学术队伍是最重要最革命的因素,它是学科建设的核心,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对于普通的地方高校,在学科建设中将面临许多的困难、问题和条件限制。因此,地方高校学术队伍的建设和发展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学术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地方高校而言,都比较重视对现有师资的培养提高,并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建设师资队伍。但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和国内外高等教育竞争的加剧,以及地方高校区域性、地方性的特点,使得其学科建设中学术队伍的发展步履维艰。

(一)学术队伍建设缺乏有效的组织保障

学术队伍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的协调配合,因此,必须有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多年来,地方高校在学术队伍建设与管理中,缺乏统一领导和管理,学校、学院和主管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和沟通,从而形成政出多门,抓而不强,抓而未果,有规划无落实的局面,使得学科建设的预期目标难以达到。

(二)在人才培养与引进中存在着盲目性、随意性,缺乏必要目的性、针对性和计划性

目前,大多地方高校都在培养本校教师攻读博士学位,但学术队伍的实力水平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提升。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没有从学科建设特别是重点建设学科的需要出发,有计划、有目的的引进和培养学科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二是已取得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成长缓慢,科研能力较低,科研成果较少,还没有成为学科建设的骨干力量。

(三)一些学科人才流失严重,学科实力水平明显滑坡

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一般基础薄弱、办学水平较低,知名度不高,办学经费主要来自地方财政拨款,来源渠道单一,加之所处地理位置、经济环境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使地方高校在吸引高水平师资、争取科研项目等方面处于劣势。导致地方高校高水平学术带头人流失较严重,学科建设因缺乏经费、人才等的支撑而得不到很好的发展。

(四)高层次高水平学科带头人缺乏成为制约学科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师对一所大学而言,是实力的象征,地位的象征,声望的象征,大师级学者对学科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中普遍存在着学科带头人学术声望不高或高水平学科带头人短缺的问题。从目前发展状况和学科建设角度看,一般地方高校的学科大致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学科特色突出,优势明显,学科带头人具有较高学术造诣,但学科带头人在国内同一学科领域的学术声望和影响力不高;第二,学科整体实力较强,但学科带头人不是特别突出,在学术界影响力偏弱;第三,学科已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和水平,但学术团队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不尽合理。

(五)学术队伍缺乏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不能形成有效合力

经过多年的建设,大部分学科已建立起一支结构合理、层次较高的学术队伍,但是,学术队伍普遍缺乏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学科研究方向比较分散,甚至一人一个方向,各自为战,不能形成有效合力和整体优势,力量相互抵消,最终结果是科研成果的集中度、显示度较低,学科难以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1),且各件产品是否为不合格品相互独立.

二、对策与建议

第一,发展事业,稳定人才。事业是稳定人才的基础,事业兴,人丁旺。在这个原则下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加强领导与管理。建立校、院(系)两级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狠抓学科建设这个根本,追踪学科前沿,开拓进取,明确职责,层层落实,齐抓共管,以项目带动学科建设,推动学科可持续发展。

  第二,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和整体推进的原则,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从而带动整个学科的发展。学术队伍的建设必须服务和服从学科建设的要求,一方面要按照学校学科建设的整体规划进行统筹规划,培养和引进具有相应数量和学科分布的学术队伍;二是要按照学科的层次或建设目标,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引导和促进学术队伍按学科合理配置和优化结构。三对优势学科,要加大投资力度,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实力;对选定的学科带头人,要实行岗位责任制管理,明确职责。

  第三,加强对学科带头人的培养,选好、用好“领头羊”。学科带头人的培养、选拔对学科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一方面要努力提高学科带头人的学术声望;另一方面要选好、用好“领头羊”。学科带头人应具备以下条件:学术造诣高,视野开阔,能够全面把握世界学科发展趋势,开展高水平的学术研究,带领本学科始终走在学科发展的前列;德高望重,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能够团结带领大家开展协作攻关;善于选拔、扶植与培养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近年来,各高校都非常重视这一点,特别是国内知名大学,舍得花钱聚揽人才,例如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所设立的首席教授岗位津贴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一流大学都有一套学术带头人的培养制度,地方性高校尽管起步较晚,但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借鉴他们的经验,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制度。

  第四,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加强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队伍建设。组建一支结构合理、团结合作、有活力和开拓创新精神的学术队伍,是学科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应进一步加强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队伍建设。既要注意思想培养,又要注意专业深造;既要注意政策导向,又要注意感情投资;既要注意精神鼓励,又要注意物质保证;既要注意教学科研,又要注意经济待遇;既要注意放手使用,又要注意定期考评、功态管理;既要注意重点培养,又要注意普遍提高。这样才能推动学科队伍建设向纵深发展,从而建设素质精良、结构优化、绩效显著的学科梯队。

  第五,加强环境建设,形成有利于人才聚集的培育机制。优良的学术氛围和协调的人际关系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感受得到”的氛围,是群体成员共同遵守的不成文的规范。这种规范对所有成员既有约束的作用,又有强烈的激励作用。因此,要努力建立浓厚的学术氛围和良好的人文环境,倡导尊重知识、尊重教师的风气,在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和谐的人际关系,互相信任、尊重,互相支持。

  总之,学术队伍建设是各高等院校学科建设工作的核心,也是高校改革和发展的永恒主题。只有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地方经济建设需要,构筑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更好的发挥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三大职能,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