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是语言交际活动的一种形式,在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活动中位居之首。听力水平的高低对语言知识的吸收和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起了重要的作用。但听的过程涉及到复杂的心理语言活动,心理学家认为,听力中的心理因素和听力理解有直接的关联,要在一连串语流中听辨出相关词语和句法,且瞬间完成这一认知过程,就需克服各种心理因素对听力理解所形成的障碍。要消除学生听力因焦虑而产生的负面影响,就要教师创设轻松的课堂和应试氛围,学生也能相应地采取一些听力策略而有效地实现语言的正确输入。
英语听力焦虑是指学生在英语听力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异常心理现象,因本人所学知识的限制和受语境的影响不能听懂英语而产生的紧张和畏惧感。从焦虑的分类来看,英语听力过程中出现的焦虑属于情感障碍;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是由于个体怕未能达到预定目标,导致失败,致使自信心受挫而出现紧张不安和恐惧的心里。听是语言技能学习中学习的重点,又是难点,这常常就会产生学生由于没能听懂所听材料的内容,出现听力过程中的茫然、注意力不集中现象和焦虑、厌烦的情绪。
一、英语听力学习中焦虑心里障碍的成因
(一)学生方面的原因
1.听力能力基础差。其表现一是语言语音基础知识差,对相关的英语单词的语音不熟悉,也不了解系统的英语语音、语调、重读、弱读、连读、失去爆破、英美音的区别等方面的语音现象;二是掌握有限的词汇量导致听力理解的失误,一遇生词、长难句,就妨碍了对整句和整段材料的理解,遇难而焦虑;三是学生没有经过专门的听力技巧的训练,缺乏听力过程中采取相应听力策略而实现交际的能力;四是学生不了解听力材料的文化背景和语境,虽然是听懂了每个词,每句话,可也不能听懂听力材料的真实内涵,这形成了听力中的语用失误,学生因茫然而焦虑。2.末能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学习中良好的心理状态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英语听力的学习需要长期的训练,不但要求学生有正确的学习动机,端正的学习态度,还需稳定的学习情绪,较强的自控力和坚强的意志力等。由于学生本身的英语基础知识差,导致心里的不正常情绪,表现出在课堂上和考试中的焦虑心里。也就是说在课堂中,由于听不懂或听力受阻,产生拘谨和紧张的心理,结果是学生呈现出复杂的心理障碍,表现某些身体不适症状,甚至怕问答问题而有意回避教师的视线。另外,有些学生的情感制约力较差,常常在听力学习中因信心不足而感到害怕、胆怯,产生了抑制心里而出现焦虑情绪,从而影响听力理解的内容,久而久之这形成学生心里自认为本身的听力理解能力就差的想法,越害怕越焦虑,就越难集中精力去听,最后造成语言学习中的化石化现象。
(二)教师方面的原因
1.忽视采取良好的教学态度。教师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学生的信心和态度,不了解学生心里的教师,就会因为教学的严厉会造成课堂上批评学生和当面指责学生的错误,其结果造成学生的紧张不安和压力,严重的会挫败其积极性,形成心里障碍。2.缺乏创设听力教学语言环境。课堂上直接听老师教学和在语音室练听力,其学生的心理活动方式是不同的,严肃的课堂和课堂上老师教学互动的提问,随时都会对害怕回答问题的学生产生畏惧心理;而有语境的语音室能让学生放松心情地进行听力的训练。由于受教学条件的限制,很多学校还没有完备的训练听力的语音室,只能在老师的讲解和录音机的指导下进行听力的训练,由于有些学生缺乏善于调整心理变化的能力,造成听力理解的障碍。
3.听力材料缺乏循序渐进。恰当适合的听力材料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到达听力训练的效果。听力训练的材料应遵循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如果听力材料太简单,会导致麻痹、注意力不集中的心态;如果听力材料太难,会使学生听后一头雾水,产生焦虑,其结果都会影响听力的效果。
二、克服英语听力学习中焦虑心里的策略
听力策略作为语言学习策略的一部分,对听力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是基础
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调整好变化的心态去克服英语听力学习中的焦虑情绪。听力学习是通过注意、记忆、思维、感情、意志等一系列相关的心理过程得以集中反映,树立战胜心里障碍的意识,增强学生学习听力的自信心是极其重要的。因此,教师一是首先要帮助缺乏自信易产生焦虑的学生保持乐观、平静的态度并鼓励他们能正确地在学习过程中评价自己;二是教师要学会理解学生,欣赏学生,要动之以情,成功时能让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并通过喜悦不断去寻找自己潜在的能力,受挫败时能客观地面对自己的不足,弥补不足;三是教师可以采取相关的情感表示法如表情、手势语和语言给予学生语言的反馈,必要时可以通过讲述自己的英语听力学习经历及一系列语言尝试而让学生得到学习体会。总之,最终形成消除学生的挫折感、焦虑、压抑这些消极的情绪,以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心情进入学习的佳境。(二)注重创设教学课堂语境是条件
课堂上的听力训练,教师不应是僵硬地操作机器,学生也不是被动的接收器,教师就要有效地调动学生,应尽力创设相应的语境,让学生能在宽松自如的语言环境下练习听力,做到教师指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机结合。为此,教师在课堂上可采用启发式、激励式、诱导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产生兴趣,快乐地学习,在老师有效的制导下和轻松的语言氛围下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消除学习中的消极因素,排除焦虑情绪,到达交流语言的目的。(三)采用听力学习中的听力技巧是重点
一是要养成做好记笔记,边听边记关键词和重要信息的习惯。二是培养学生听力的预测能力。这涉及到学生如何根据课文标题,就能知道材料的主题大意;还可以通过了解材料后的问题去听材料,尽而把握好文中的转折词如象 but,however,that is to say,namely,for example,on the contrary等;还可根据结束语等来预测文章的主题;三是使用相应的听力策略和推理技巧。在听力策略上,采用简单、直观、易操作的联想策略和记笔记策略;在听力推理技巧上,可了解背景声音、说话者的语气、语调话语态度来推测谈话发生的地点以及说话者之间的关系等。(四)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是关键
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是主观上战胜心理焦虑的有效方法之一。内心的紧张和恐惧是形成听力障碍的元凶,因此,首先学生自己要从心里消除紧张的情绪,主动树立自我学习的良好动机,形成最大可能为自己创设优化语境的学习氛围,利用好语言环境练好听说。具体讲一是平时要求学生有自己的听力学习目的,有效利用现代多媒体网络等听力资源;二是坚持持之以恒的听力习惯,主动地追踪学习,形成学习中坚忍不拔、知难不退的意志;三是参加英语角和英语活动,多练多说以克服紧张的情绪;四是不断总结出适合于自身的听力策略和方法。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