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前苏联重要的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的钢琴音乐体现了西方美学“悲剧美”与东方美学的“意境美”与的统一。并且他在钢琴音乐创作中表现出浓郁的抒情气息和浪漫主义的诗情画意,把俄罗斯音乐传统与浪漫主义的音乐风格相结合,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本文从悲剧和意境的角度来分析肖斯塔科维奇钢琴音乐风格中的美学特征。
一、悲剧美特征
悲剧从一诞生起,就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悲剧”一词起源于古希腊,因此我们如果从古今中外对悲剧一词的理解来看,可以概括为三种含义:首先是指一切能引起悲的感觉的事件;其次主要反映一定的精神境界,是指一种美学范畴;最后是指一种描写悲剧故事的戏剧种类。一般来说,审美意义上的悲剧范畴所注重的在于它作为一种艺术或艺术作品,不在于艺术作品是不是有特定的戏剧形式,在于是否具有悲剧性的矛盾冲突,以及其中所反映的实质性的内容,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悲剧性的矛盾冲突,无论是诗歌、小说和音乐,还是绘画、电影和雕塑等形式,都同样可以反映出这种悲剧性的美学意义。音乐有唤起形象的能力,而且音乐表达情感的直接性特点,直接促成了这种悲剧快感的形成,因此来说,悲剧是音乐情感的形象体现。分析肖斯塔科维奇的钢琴音乐,他的钢琴音乐具有这样的美学性,下面我们来仔细分析。(一)钢琴音乐的深刻的戏剧性
音乐反映悲剧冲突没有文学那么容易,而悲剧强调的则是由人物的悲剧性格导致的悲剧冲突,由于钢琴音乐的非概念性,通过调动了一切可能的表现手法,肖斯塔科维奇在钢琴音乐中激起戏剧性的审美体验,虽然它不能直接描述人物的性格冲突,但它却通过更直接地触动人的情感来唤起类似的感受。他在力度与音区上产生巨大的对比,形成强烈的反差,既戏剧性的表现因素,又是造成强大的张力,仿佛不同性格的人物之间形成的矛盾冲突,引起音乐情绪的极度变化;他用织体对比具有矛盾的内在性,这种对比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对比,使类似的旋律产生出截然不同的效果,不仅反映了这种冲突与社会的有机联系,也反映了矛盾的不可调和。使悲剧的发展具有必然性,并且以达到最强烈的感情顶峰。肖斯塔科维奇在不同高度的音的数量,用音的总量,都使音乐作品的音响表现出复杂性,特别是织体密度及不协和音程的数量等等的运用上。如《第一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的开始主题,高音半音使人产生了紧张感,低音首先使人产生了“沉思”、“深奥”的联想,随后用很多的分解音型织体逐渐加强复杂感。音乐是否“深刻”也就往往表现在以上因素所形成的复杂性上。他使用的分解和弦是“深刻性”的主要原因,也是和弦外音极多,低音深沉的典型。由此可见,肖斯塔科维奇音乐中在文化精神的照耀下凝聚了时空深度的巨大能量,张力场形成的实质与其深刻的戏剧性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样一来就直接为他的音乐悲剧美的形成进一步奠定了基础。在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在美学上实现的中西方美学精神的融合正是通过压抑的悲剧气氛中透着优美的意境来表现的。意境美与悲剧美一样,最终走向追求理想的光明,走向超脱虚幻的浪漫境界,走向了实现生命的超越。这种融合不是实质相同,是一定程度上精神追求的统一,这种融合在音乐表现手法上是客观的,并且融合明显带有着个性特征和民族特征;在肖斯塔科维奇音乐风格形成上又有其历史现实和深刻的文化背景作为基础,是真实的,要是在理解肖斯克维奇的钢琴音乐中所要表达的真正思想,就必须去聆听和感受到这一点。
(二)钢琴音乐的强烈的张力特征
悲剧美的产生要构筑一种张力场,这是毋庸置疑的。这种张力由三个维度造成:音量、音高以及节奏、速度等构成,从而形成音量张力、音高张力以及时间张力。库克认为,音乐作品正是由音的张力构成的,而且音乐的基本原材料是有固定音高的音。在这个表现整体中,起决定作用的是音高—即音与音之间的张力。这些张力构成了音乐的全部的表情因素的整体,又是由音色和织体所润色和渲染的,,肖斯塔科维奇的旋律特征所表现的却是忍受命运的悲剧。其次,“只有当音高被注入了独特的节奏生命时,它才真正地被重新创造。”也就是节奏的稳定性和流动性特点使音乐的音与音之间展开的时间受到限制,使旋律音型获得了节奏生命,一种令人激动的节奏冲力。节奏张力与旋律张力彼此影响,相互融合,使音乐形象具有典型性。二、意境美特征
音乐主要作为一种用音响表现境界的时间的艺术,钢琴音乐不仅作为纯器乐形式抽象而多义,而且更易于超出空间的有限而无形,并且这其中也包含为数众多的无标题音乐,西方艺术也有“意境”,把“意境”肯定为一个普遍的美学范畴的前提,特别是在创作“意境”上更是无限丰富和广阔的。正是源自于这样一种特殊的理解和认识,肖斯塔科维奇的钢琴音乐具有了迷人的意境美特征。(一)精神个性的风格美特征
肖斯塔科维奇钢琴音乐的意境美是风格化的意境,同时也是是他的精神个性风格化的体现。风格化的意境,是一种宣泄情感的精神状态,也是一种表达美感的抽象形式。肖邦多愁善感,具有民族精神,而贝多芬音乐意境崇高而风格独具,其追求的是人类自由、平等以及博爱的理想,因此音乐意境表现出比较浓郁的抒情。在这一点上,人们的精神境界往往来源自意境的情绪感染力的提升,肖斯塔科维奇受肖邦音乐的影响更大,《第一钢琴协奏曲》就是肖斯塔科维奇心路历程的写照。从第一乐章由钢琴奏出既冲动又安静的段落,开始便突破了协奏曲由乐队开始的常规形式,而改成极富有哲理性。肖斯塔科维奇钢琴音乐之意境非情景交融的简单相加,显然是一种风格化的意境,而在深度、广度以及高度上都进入了一个相对诗化哲学的较高审美境界。特别是意境也必然表现出作曲家自己的精神个性,当作曲家倾注全身心的力量去创造音乐意境的时候,其思想气质和审美追求也表现无疑。最终,以审美的形式支配作曲家选择意象的取舍,而人格渗透进理想和风格渗透进想象,创造意境的深度,都是运用音乐材料的方式。(二)情景交融的诗意美特征
真实的情感具有典型化的气质,它直接决定着创作者进行的艺术思维活动,是否能够产生一定的审美化的意境。作者的真情实感一般都会呈现在有意境的艺术作品中。艺术形象正是客观的物与主观的情相统一的产物,而音乐艺术的情景交融,就是作曲家客观自然景物与主观情思相互融合的结果。鉴于此,我们不难发现肖斯塔科维奇的钢琴音乐富有民族风俗画的意味,是表现情景交融的典型,他以钢琴音乐的形式抒发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并且怀着诗人一般敏锐的情感发现了自然的美,因此较少使用那种非主题化的一般性进行,而相对运用主题特性和音乐材料较为鲜明。构成的特点及相同的构成,实际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艺术形象,同时也是那么意境的情景交融之形态。由于意情景交融才会使音乐与人浑然一体,才会产生与主题情感体验相投合的境界,因此肖斯塔科维奇的钢琴音乐能直接动人心灵,正是这样展现富有风格化的哲理性的意境。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