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色彩的规划与设计
詹旺 周媛媛
城市色彩反映着一个城市的历史与文化,是在这个城市的发展历史中不断积淀而来的。一个城市的色彩,既可以塑造这个城市的整体形象,同时也可以增强这个城市所居住的人们的心理认同感。城市在面对未来发展的同时,需要关注色彩的整体定位与规划设计。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城市都在关注自身色彩的规划与设计。在中国,面对城市的超高速发展,由于规划滞后造成了城市审美千篇一律,各城市之间相互模仿,使得许多城市失去了各自鲜明的特点。看似色彩斑斓的城市景观,造成严重的视觉污染,加剧了城市的嘈杂与纷乱,甚至影响到了市民的身心健康。
城市色彩是指城市公共空间中所有裸露外部被感知的色彩总合。这里所要提到的是,对于城市地下设施、地面建筑的内部装饰、以及建筑处于隐藏状态的里面来说,由于其色彩不外露,因此暂不属于城市色彩研究的内容。一个城市的色彩主要分为自然色与人工色两大类。像土地、山石、草木、河流、天空等,均属于自然色。而城市中的建筑、硬化路面、交通工具、街头设施、行人衣着等,均属于人工色。
在城市人工色构成中,还可再按物体的性质,分为固定色、流动色、永久色和临时色。城市各种永久性的公用民用建筑、桥梁、街道广场、城市雕塑等,构成固定的永久性色彩;而城市中车辆等交通工具、行人服饰构成流动色;城市广告、标牌、路牌、报亭、路灯、霓虹灯及橱窗、窗台摆设等等则构成临时色。这仅是对城市色彩概念性的分析,真正的城市色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与光的原理、材料的表面肌理、环境色彩、建筑位置都有关系。完整的城市色彩规划设计,应对所有的城市色彩构成因素统一进行分析规划,确定主色系统和辅色系统。然后确定各种建筑物和其它物体的永久固有基准色,再确定包括城市广告和公交车辆等等流动色,包括街道点缀物及窗台摆设物等等的临时色。
一般人们对色彩的审美认识是五颜六色、多彩缤纷。其实色彩的美主要取决于色彩与色彩的组合关系。如果个色彩之间的关系缺乏整体感,就会产生凌乱与嘈杂的感觉。这就需要有一个色调来统领一个城市的色彩体系。世界上许多历史悠久且富有特色的城市都有自己的城市主色调。比如法国巴黎,整体色彩定位是以米黄色作为该城市的色彩基调。古都北京是以灰色调作为主色调,英国伦敦以红色调作为城市的主色等等。
一个城市的主题色调,首先要通过分析这个城市的具体情况及因素而获得。这些因素包括地理、气候、人文、历史、审美习惯、传统习俗等。其次是要确定城市主色调在城市空间上的体现。城市色彩是城市总体设计的框架中的重要核心,需要强化和体现城市的结构特征。在进行城市色彩设计的过程中,要找到色彩对比与协调的规律,设计出一套既统一又有变化的整体协调色彩体系。通过对影响城市主色调的因素进行分析,将各因素扫要求的色彩进行叠加,根据各因素的重要性,确定出主色调的色域范围。
在做具体色彩设计前,首先应该到实地进行色彩调查,获得一手色彩数据,为今后进行深入色彩设计提供基础数据。城市色彩设计应该来源于自然,任何一种在自然界中无法找到的色彩运用在城市色彩设计中,都将使人产生不舒适的视觉感受。由于色彩具有地域性,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自然色。我们需要从土地、大海、天空中,去广泛提取可用于建筑色彩中自然色。
建筑色彩体现着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传统,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本土化”建筑色彩。抛弃传统色彩就是抛弃历史,背离传统的城市色彩设计是难以立足的。城市色彩设计必须继承传统,从传统服饰、建筑装饰、饮食文化等方面去提取“本土色”,并在城市色彩设计中优先选用这些具有“优越感”且不容易造成观众反感的传统色彩。
当代城市色彩设计也需要敏锐的感知时代的脉搏,从所有有关当代时尚的元素中,包括音乐、绘画、网络和零售场所中,收集流行文化的信息。流行色不是一成不变之物,它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它与传统色彩并不矛盾。传统色彩是经过多年自然选择后留下的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色彩,它代表着一个民族或地区的色彩主流,在城市中占主导地位。而流行色则因时而异,由于经常变换,所以一般只会在点缀色和装饰色中出现,难以成为建筑色彩的主流。但它对城市色彩却有画龙点睛,展现城市活力的重要作用。
城市色彩是传承历史文化的载体,我们现在仅从城市整体外观上看,根本无法看得出我们生活的城市所传承的历史与文化。这正是因为我们在过去城市建设中,对城市传统色彩的保护不够所造成的。
城市色彩设计,是现代文明的体现。只有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产生专门的城市色彩设计。古人对色彩的运用,通常是出于对美的自然追求,是一种无意识状态;封建社会对色彩等级的划分,则是封建专制的腐朽产物。我们对城市色彩的设计,则应该站在“以人为本”的角度,旨在提高大众生活质量,这是一种科学行为。
城市色彩设计,是体现城市个性的重要手段。科技进步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使新型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能够在世界各地迅速普及。建筑风格的雷同、城市风格缺乏特点是当前世界各大城市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地域性是色彩的一个天然属性,将具有地域特色的色彩运用到城市色彩设计中,可使建筑色彩和地域特征浑然天成,充分展现城市个性。
城市色彩设计是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色彩对人的心理会产生影响。协调的城市色彩,透射出城市的和谐幽雅,使居住其中的人赏心悦目,心情舒畅。反之,躁动而不和谐的色彩则会使人心情烦躁,产生不安和暴力倾向。
城市色彩设计,是弥补城市规划不足的巧妙方法。像我国这样正处于飞速发展中的国家,城市规划持久性差,城市建设冒进现象明显是比较常见的。俗话说:“计划没有变化快”,所以城市规划常出现新老脱节现象。在完全改变这种现状之前,色彩设计不失为弥补城市规划不足的一种有效方法。我们可以对那些建筑风格和城市面貌相对混乱但在短期内又无法重新规划和改造的地区,进行色彩改造。这种方法成本低,易普及,后期可调整性强,而取得的效果却十分显著。
综上所述,城市色彩设计具有很大的功效,它能够弥补城市建设中的不足之处,是矫正城市建筑无序状态的重要手段。从事实上来看,目前中国城市建设中最严重的问题,并不在城市色彩上,而城市色彩出现的问题,主要原因也不在色彩本身,关键是城市建筑规划失范。由于对新建筑的体量、高度、风格、质料及环境协调等方面缺少严格控制,许多超大体量、超高层楼层到处拔地而起,伪古典风格与现代、后现代风格建筑并肩而立,这都给城市风貌造成了致命的、难以弥补的破坏。这种因建筑规划失控而产生的后遗症,显然不是靠城市色彩设计可以解决的。但换一个角度讲,正因为今天我们难以从体量、高度、风格上统一现有建筑,所以,我们所能做的,便是制定色彩规划,使某些杂乱无章的建筑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在色彩方面获得某种统一性。心理学试验测定,在视觉两大构成因素“形”与“色”之中,人类对色彩的敏感力为80%,对形状的敏感力约为20%,色彩是影响感官的第一要素。因此,从城市色彩角度寻找问题,采取必要措施,改变某些可能改变的城市色彩,规范新建筑的色彩,就一定能够弥补因城市规划失控所严重破坏的城市风貌。
詹旺,河北科技大学讲师;周媛媛,河北经贸大学讲师)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