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任教的第一所学校是甘肃关山林海深处的一所小学,当时只有一年级到四年级,全校32名学生,两个复式班,两个老师。教室是土坯房,黑板是用几块木板相拼,刷上锅底的黑灰而成,所谓的板凳就是两个泥墩墩上搁一块长木板。当时,西部农村小学绝大多数都如此,正如娃娃们吆喝的:泥墩墩,土台台,木板板。
两年之后,我被调往山外的学校任教。在土墙上泥一块比较平整的面,涂上锅灰就是黑板。不管是木黑板还是土黑板,一节课下来,老师不仅两手沾满锅灰,甚至脸上都涂上了,学生擦完黑板也成了花脸猫,师生相望,面面相觑。锅灰脏了手,涂了脸,洗一洗就能解决,最考验人的还是上课时:突然一声倒塌声,搁木板的泥墩墩倒了,木板一头着地,学生跌坐在地上,几声惊叫,一片惊慌,课堂只好中断;长条凳腿上的楔子松动,动辄腿掉了,尤其是同桌中一个起来回答问题,条凳一头随即翘起,坐着的那个学生屁股着地,课堂上又是一阵喧闹;土黑板用不了多久就会因为泥皮的脱落而凹凸不平,坑坑洼洼的,板书起来很不流畅,也影响学生观看。但没办法,学校没有钱买墨汁涂黑板。
2
1985年,我们县在甘肃省率先实施农村小学“一无两有”工程,即“学校无危房,学校有厕所,学生有课桌凳”。采取村民投工和政府拨款相结合的方式,修缮或新建校舍,修建厕所,修理或者制作课桌凳,到1986年末结束,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村小学的硬件设施,尤其是黑板,由木板的、泥抹的,变成了水泥抹的。但由于各乡镇的经济条件和投入参差不齐,学校的改造结果也不相同。
农村小学的校园,院子是土院子,操场是土操场,微风过处,尘土飞扬。娃娃们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遇到大雨,上厕所都是愁事——泥泞难行。倘若遇上多日的连阴雨,外面下大雨,校舍内下小雨,真是“教室屋漏无干处”。
水泥黑板仍然要刷黑,大点的学校买墨汁刷,小学校只能继续用锅灰涂,每隔两三周就要涂刷一次,师生们头疼又无可奈何。水泥黑板看似平整,实则粗糙,假如板书内容多,一节课下来,老师手腕疼胳膊累,甚至肩膀都酸痛难挨。水泥黑板还费粉笔多粉尘,几节课下来,老师手上沾满了粉笔灰,黑板下端积了厚厚一层灰,打扫卫生的时候,粉尘飞扬。
进入新世纪之后,西部农村中小学校借助政府的“危改工程”(学校危房改造),硬件设施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善。校舍彻底消除了土坯房,取而代之的是红砖瓦房,红砖铺地,宽敞明亮,课桌凳也换成了单人单桌。中心小学建起了教学楼,鸟枪换炮,窗明几净,令人振奋。最令师生们开心的是,沿袭了几十年的水泥黑板被磁性黑板替代了。
记得教室换上磁性黑板后的第一节课,我刚贴上一个苹果图片,教室里就不约而同地响起了“啊”声,一张张小脸上写满了惊讶和好奇。我招呼学生一组一组上讲台,自己动手贴图片,体验了一把磁性黑板的神奇。更令人欣喜的是学生自己动手摆拼之后,识记效果大大好于老师单一的讲解。
墨绿色的磁性黑板板书很流畅,没有木黑板泥黑板凹凸的阻挠,也不像水泥黑板那样费力,最大的好处是彻底告别了涂刷锅灰,干净卫生,算得上农村小学校黑板的一次革命。
我在退休前的九年多时间里,一直在寺沟小学任教。最开始,校园的院子和操场还是土的,经过一个暑假,校园内杂草葳蕤,蒿草成林。幸亏有不少家长自愿帮忙,加上五十多个师生,用了两天时间才铲除了校园内的杂草。平常还要不定期地组织师生劳动,清除校园内不断滋生的杂草。到了第二年,寺沟小学被列入“义务教育阶段农村薄弱校改造”项目,不仅硬化了校园、操场,还配套了音体美器材和学生营养餐加工设备,单人木桌凳换成可调节高度的钢木单人桌凳,玫红色的琉璃瓦,平整光洁的水泥地面,整个校园焕然一新,成了村子里最引人注目的建筑。第三年,学校教室全装上了磁性黑板。不等師生们从惊喜中回过神来,电子白板又装到了每个教室,教学手段实现了多样化。
电子白板的普及,不仅使西部乡村中小学实现了教学手段多样化,还实现了线上教学,资源共享。远在西北一隅的我们,可以和天津、山东的友好学校同课异构,师生们可以在线上交流,为开阔学生视野,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不再是传说。
除了教学设备和硬件性能的提升,学校也更加重视学生们的饮食健康和营养状况。自2010年开始,我们县陆续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农村中小学免费营养早餐计划,到2013年覆盖所有农村中小学,全县数十所农村中小学校的数千名学生吃上了免费营养早餐,结束了啃干馍馍喝凉水的境况。营养早餐有食谱、有固定的加工点,主管部门不定期抽查,各学校专人负责接收和发放,有专门的台账记录。早餐荤素搭配,营养均衡,有鸡蛋、牛奶、包子、稀饭和牛肉小炒,还有时令水果。学校周围的老人们看娃娃们吃得津津有味,不住地啧啧赞叹:“日子越来越好了,老祖辈手里,哪有念书不要钱还管饭的事呢?”
3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四十年,沧桑巨变;一百年,初心不变。一滴水可以映射出太阳的光芒,一张张黑板,一座座校园,也映射出了我国西部农村教育的巨大变迁和党和国家探索乡村教育出路的步伐。中国乡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始终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脉络之中。在百年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出发点,使乡村学生从“有学上”转变为“上好学”。作为一个亲历者,我深感幸运,也倍感自豪。
刘杰:甘肃华亭人,高级教师退休,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在《人民日报》等多家报刊发表作品六十余万字,出版散文集《三友行吟》。
编辑 闫清 1453337028@qq.com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