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大家的推荐、投票,小组达成研究活动主题——观察昆虫的生命周期。有了想法,我们继续讨论具体的劳动过程,包括怎么养、养哪一种昆虫等。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队里的“昆虫小博士”梁幼安拍着脑门说,玄武湖边上有一家虫子书店,那里有很多科普书,可能对我们有帮助。说走就走,小分队立刻上路,前往玄武湖边寻找答案。经过查阅资料、仔细讨论,我们最终选择饲养蝴蝶。
确定目标后,我们来到中山植物园,一名十分了解蝴蝶生活习性的研究生姐姐给我们上了一堂课,我们知道了蝴蝶是鳞翅目、锤角亚目昆虫的统称,蝴蝶的身体结构包括前翅、后翅、头部、胸部、腹部、触角、复眼、尾突等部分。蝴蝶种类繁多,很多还是国家保护动物,比如南京的名片虎凤蝶,就是国家重点保护物种。此类蝴蝶不能饲养,我们决定饲养它的表兄弟——灰绒麝凤蝶和红珠凤蝶。
枯燥的理论授课结束后,姐姐带着我们到来钟山脚下,开始了激动人心的寻虫之旅。姐姐教我们寻找一种叫马兜铃的植物,真是“大海捞针”,寻找虽然辛苦,却没有一个人抱怨。我率先发现了一株马兜铃,姐姐过来翻开叶子,我一眼就发现了叶子下面藏着的黑乎乎的小家伙——蝴蝶幼虫!
我们每个人分别领养了两三只幼虫,有的用相机记录它们的生活点滴,有的用画笔描绘它们的饮食起居,有的用文字描述它们每一天的变化,还有的用图表记录它们的各种数据。
蝴蝶的繁衍,最怕被寄生。通过试验观察,我们的饲养也未能幸免。我们总共有六只蝴蝶被寄生动物迫害了,这真是一件让人伤心的事。
除了观察饲养幼虫的主要步骤外,小队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还开展了一些延伸活动。深秋时节,落叶纷飞,我们设计了环保宣传页,制作了树叶贴画,带到公园进行环保宣传;我们还通过“老师—小组队员—班内同学”这样的一个层级循环,学习并教会了大家蝴蝶折纸。
2022年3月18日,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经历近四个月的化蛹期,我们小组的第一只灰绒麝凤蝶破蛹而出!看见新出来的小精灵那扑闪的翅膀,那灵动的身材,那长长的触角,我们都开心地跳了起来。
在蝴蝶的羽化之路中,我体会到了生命过程的艰辛,蝴蝶生存环境的艰难,加深了对保护大自然、保护每个生物的自觉性;体会到了做任何事都要讲究方法,需要耐心、等待和付出;还体会到了齐心协力和团结一心是非常可贵的精神品质。
点评:
从黑乎乎的小家伙,到活泼泼的小精灵,小作者用充满爱的文笔记录下一段蝴蝶生长的历程,将四个月的付出和期待都凝练在这篇一千字的习作里。有最初的迷茫,有发现的惊喜,有失败的遗憾,也有成功的满足,从文中每一句质朴的叙述里,我们感受到小作者情感的变化,我们的心情也随之起起伏伏。传统课堂有时候就像一座“茧房”,孩子在教室里,知识在书本上。但丰富的课外活动和充分的动手实践可以带给孩子丰富的成长养料,激发起他们对自然万物的热爱。也许过程辛苦,却无人抱怨;也许遭遇失败,却无人放弃。在这个过程中,小作者也经历了羽翼丰满、破茧成蝶的成长。直到看到新生的蝴蝶“那扑闪的翅膀,那灵动的身材,那长长的触角”,一切都值得了!
张家鸣:江苏省南京市赤壁路小学六年级(4)班學生
指导老师:刘宙彤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