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沿湖遇见俏渔娘

时间:2023/11/9 作者: 莫愁·小作家 热度: 11407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到万柳湖上時,黄成娟已经在船吧忙碌开来。每天,她都会早早地来到船上,把舱内舱外清理一遍,用清水把桌子、凳子和榻榻米上的灰尘抹干净,采点岸上的野花装饰一下,船舱内立马多了一份生机。忙完这些,再根据当天预约的订单准备食材和材料。

  对这几条船,她无比珍爱,虽然不像以前是用来出湖捕鱼,但它们是渔家生活的一种记忆,一种传承,是渔民乡愁的寄托,也是沿湖村的一张名片,已成为游客们体验渔民生活、享受渔家风情的网红打卡地。村里不仅为渔船拉来电线,为每条船配备了电冰箱、空调等硬件设施,下一步还将接通网络、在船下拉一张防护网,彻底消除安全隐患。免费享用着村里的这份关爱,她没有理由不珍惜爱护。

  她一边忙碌,还一边录制着视频,通过抖音让村外的人了解渔家姑娘朴实原味的生活,这成了她在岁月的磨砺中奋力追求美好生活的见证。

  一句话,成为她不懈奋斗的动力源泉

  沿湖村位于扬州市北郊邵伯湖西岸,别看现在村强民富,有着国家级最美渔村、美丽休闲乡村等众多称号,以前却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穷得叮当响,连村子的名字“渔业乡板河村”也没有现在这么诗意。黄成娟的祖上并不是沿湖村的,那时老家山东战乱加上饥荒,家里人饿得吃被子里的棉花,为了寻一条生路,一家人一条小船顺水而行,哪儿能捕鱼糊口就在哪儿停歇。

  他们追随着江河湖海生活,岸上无房,家中无地,上无片瓦遮日月,下无寸土可安家,小船像没有根的浮萍,漂到哪儿,哪儿就是家。一路漂到邵伯湖,发现这里渔民聚集,水产资源丰富,有鱼虾,还有菱角、芡实、浮萍等,是渔民安居的好地方。一家人不再漂泊就此扎根,汇入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渔民群。

  捕鱼人的日常生活充满着风险与无常,栉风沐雨、风餐露宿,正如范仲淹所说,“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渔船是典型的连家船,吃喝拉撒都在船上,生老病死也在水里。当我们问黄成娟他们家原来的船和现在船吧里的船一样大吗?她笑笑说,“差远了,这些船是船中别墅,那时想都不敢想。”记忆中她家以前的船是5吨位的,只有乌篷船一样大小,后来生活慢慢有了改善,换了一条水泥船,也只有7吨位,船吧里的船是15吨位的。黄成娟从小就和爸爸妈妈妹妹一家四口生活在渔船上,遇有大风大雨,都是外面下大雨,船舱里面下小雨,遇上夜里突发大雨,一家人都没办法睡觉,只能坐着等天亮。

  黄成娟告诉我们,每学期开学要交学费的时候,父亲脸上就布满了愁云。渔村的小姐妹们一般上到三四年级,就辍学回家帮忙,往往“认识的字还没有鱼多”。她硬是赖着上到初中,虽然考取了高中,但是父母实在无力让她继续上学,她哭闹了一个暑假,最终没能拗过父母,只能上岸到镇上一家玩具厂打工。决定辍学上岸打工的那个晚上,她一个人趴在船头的甲板上,那真是“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孤独悲寂的她暗暗下定决心:我一定要带着妹妹走出渔村。

  说到伤心处,黄成娟说,现在想想也能理解当时父母亲的无奈。那时候稍微富裕一点的渔民家都有两条船,一大一小,大船用于居家生活,小船用于平时的捕捞生产。有一次妈妈去邻居家借小船下网簖,不但没借到,还受了一肚子气。邻居的一句“太阳没打你们家门前过吗?”让妈妈无地自容,倔强的妈妈就站在水里下网簖,长时间的浸泡让她留下了病根。那句话,像一根刺扎在黄成娟内心深处,成为她不懈奋斗、努力前行的动力源泉。

  一个人点亮了心中那盏灯,成为她一生感恩的人

  玩具厂是她的第一份工作,她干得极其认真,半年后就被调到玩具设计室,做出口玩具的试样排版。后来,女儿早产,她只能辞职回家带小孩,不甘寂寞的她边带小孩边在淘宝上搞销售,先是小打小闹,销售镇上一家鞋厂的鞋子,有了一点经验后,她又做起微商。为了拿下一款黑糖姜茶在扬州的总代理权,她费尽心思硬是在一个月里将3万元的货全部销掉。如果不是妹妹的一次意外,也许她会继续做着自己的微商梦。

  2016年大年初八,一场车祸造成了妹妹骨盆多发性骨折,躺在床上一年多。黄成娟仿佛瞬间长大,她想着年迈的父母再也吃不消渔船上的生活,妹妹伤好后这样的身体,要找工作也难,作为家中的长女她必须挑起赡养父母、照顾小妹的家庭重任。她萌发了带着妹妹创业的想法。说干就干,黄成娟在女儿上学的学校门口租了一个小门面,开始做起简餐、锡纸花甲和奶茶的生意。

  俗话说人生没有剧本,总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也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人出现,还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机遇不期而至。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浪潮中,渔业乡板河村,这个祖祖辈辈从事捕鱼、养鱼、卖鱼的小村落,像一个世外桃源,也像一个亟待开发的处女地,即将迎来它的高光时刻:站上乡村旅游的风口,以独特的生态资源和渔家文化吸引着大众的目光,这颗邵伯湖畔璀璨的明珠,也即将拂去浮尘,撩起面纱,展露它迷人的风情,绽放它耀眼的光彩。

  面对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退渔还湖的转型,村书记刘德宝带领大家从2006年开始填塘整地,解决渔村无土地可用的发展难题,逐步实施以船为家渔民的上岸定居工程。2015年,一场扬州沿湖“欢乐渔家”金秋品蟹节吸引了黄成娟的目光,家乡乡村旅游发展的前景让她萌发了返乡创业的愿望,这个愿望就像一颗种子,在她的内心扎根、萌芽、生长。

  黄成娟是个懂得感恩的人,她多次提到时任方巷镇副镇长的崔卉,她说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能遇上崔卉是她的福分,没有崔卉,就没有她的今天。

  2016年9月,她第一次见到崔卉。崔镇长了解到她想和妹妹回沿湖村开个小店,售卖村里土特产的想法。崔卉没有忽悠,没有应付,而是客观地分析评估了这件事的可操作性。她认为当时沿湖村的旅游刚刚起步,游客量不大,黄成娟父母家的房子也不在村里的旅游线路上,房子改造和前期的启动资金对她们家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她觉得黄成娟返乡创业的时机还不成熟,让她再等等。

  2018年8月,崔卉主动找黄成娟,让她回村创业,经营和管理村里的渔家书房。黄成娟既激动兴奋又忐忑不安,激动的是崔镇长一直没有忘记她的事;忐忑的是渔家书房是扬州市第一家与扬州市图书馆、城市书房一样功能的乡村书房,自己只有初中文化程度,那么高大上的地方,自己能经营好吗?但这样的机会不正是自己一直心心念念孜孜以求的吗?不能放弃,必须抓住。她返乡创业的决定,改写了她的人生轨迹,让她融入了家乡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洪流,带领妹妹实现着自己的梦想,追求着自己的幸福生活。

  崔卉就像她生命中的贵人,点亮了她心中的那盏灯,在她不知所措时,为她指明方向;在她遇到挫折时,鼓励她勇敢向前,克服困难,引领着她不断成长,帮助着她不断刷新人生的多少第一次,成为她一生都值得感恩的人。

  一个梦想,萤火汇成星河,沿湖村成为人们的梦中水乡

  黄成娟说,自从回村创业,她就像打了鸡血,始终有股“没有后路往前冲”的勇气和决心,再苦再累也乐此不疲。村里把建设好的渔家书房免费交给她们经营管理,自负盈亏。黄成娟和村里的小姐妹从基础学起,从形象打造到微笑待客,从环境布置到图书借阅,从经营项目到运作模式……那时的黄成娟感觉每天都是新的。特别是被选派到城市书房学做甜品、学磨咖啡、学拉花,学会了再回来教给小姐妹时,她感觉自己肩负着全村人的希望,必须学好学精,取到真经。

  在崔镇长的鼓励帮助下,黄成娟和村里的四位小姐妹联合成立了俏渔娘文旅公司。她不放过任何一个外出学习的机会,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处处都留下她求知若渴的身影,亲身体验感受着成熟的管理模式和灵活多样的运营方式,寻找着与渔村相吻合的经营方式和文创新品。

  她们开发了带有渔村元素的植物敲拓染生活用品创客课堂,用荷叶、菱角加紫树叶做染料,拓印在白布上,细细琢磨,把白布做成小香囊包、做成各式流行的麻布包,黄成娟也化身为老师,带着来团建、研学的团队在布包上敲打、拓印出自己喜欢的图案,集中讲解、个别指导,每一步都一丝不苟。特别是遇到来研学的小朋友们,黄成娟讲解得更加仔细,孩子们的一声声“老师”,讓她收获着满满的喜悦。

  黄成娟开玩笑说,她们使出浑身解数把以前的技能都融入文创作品的开发中,她用当年在玩具厂学到的技术设计、制作出了渔翁、渔娘的卡通形象;同事做过玉器打磨,会一些绳子的编法,就将两者融合起来,编织成一些带有小鱼小虾小蟹等渔文化元素的玉石手链和挂件,还将莲蓬风干,编织成莲蓬车挂,做成莲蓬杯垫;她们还让村里年龄大一点的村民运用编渔笼的技术,编织各种形状的竹篓子用于插花;她们把花样面食和渔家面食融合创新,开发了“龙腾狮舞送吉祥”花馒体验课。这一个个创意、一件件极具渔村特色的文创作品深受游客们的喜欢。

  就在她们信心满满扬帆启航时,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她们一下失去重心,举步维艰。村里及时伸出援手,鼓励她们尝试直播带货。黄成娟说,自己是一个没有颜值的小白主播,一开始对着镜头不好意思说话,每天做事、骑车的时候都背着台词,希望能说得顺溜一点。村里还帮她们开拓线下市场,组织她们参加夜市地摊,到社区摆摊、组建团购等等。现在的黄成娟拍摄、剪辑、制作视频一手下,她的抖音里每天发的都是渔民最朴实的生活,渔娘们在家做的渔家船菜,研制的湖虾米豆腐圆、渔家安豆饼、渔家五彩水饺、麻菜蒸饺等渔家美食,直播间的人越来越多,线上线下购买的人也越来越多。至去年底她们已接待游客近5万人次,年收入达三百多万元,带动创业就业五十多人。

  自信的俏渔娘们也开始走上省、市各类创业大赛和民宿论坛的舞台,先后获得江苏省巾帼农家乐示范基地、扬州市三八红旗集体、邗江区五一巾帼标兵岗等荣誉称号,她们的创业故事也先后被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妇女报》等各类媒体宣传报道。

  从前,黄成娟是一个不爱讲话的人,她告诉我们,她第一次登台亮相是在长江两岸民宿论坛上,坐在台上紧张得两腿直抖;现在,她在创业大赛的舞台上谈吐自然,在课堂上游刃有余,为游客们讲解声情并茂。从前,她只是一个花甲小店的个体业主;现在,她既是文旅公司产品开发负责人,也是船吧的主要经营者,还是俏渔娘创客课堂的手做老师、渔村和渔文化博览馆的义务讲解员、网格员……2021年她光荣入党,被评为邗城乡土名匠,从一个土生土长的渔家姑娘成了一个时尚、充满文艺范的俏渔娘。

  谈及一路走来的创业历程,她颇为感慨地说,是沿湖村这个大家庭让她找到了自我,是村集体的力量帮她渡过了一次又一次难关。一个人的力量非常微弱,单打独斗根本适应不了新时代创业发展的需要,萤火汇成星河,她希望和更多的渔娘们抱团发展,共同打造“梦乡中的渔村”,在沿湖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中实现创业致富的梦想。

  陈静: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