扦担是用竹子或者木材加工而成的,有点类似于扁担,但又不同。乡下人概括得很好,“扁担有楂两头扁,扦担圆圆两头尖”。扦担比扁担要长一些,两头是尖的,便于插进捆好的柴中,将柴挑回家。这里,“扦”,即插的意思;“担”,用肩膀挑的意思。
因为自幼跟着哥哥姐姐们上山砍柴,我很小就习惯了用扦担,并对这种工具情有独钟。
我出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那个时代出生的农村孩子,大都有过砍柴的经历,家家户户烧火做饭都要去捡柴或砍柴,而挑柴则离不开扦担。
有道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农村里,孩子们长到七八岁,砍柴的活便自然落在他们头上。哥哥大我7岁,我自小便跟着哥哥放牛、砍柴,扦担也是哥哥为我量身定做的。不仅如此,待我把柴砍好,他还要为我捆柴,用扦担把柴扦好,提起来,放到我的肩膀上,让我走在前面,慢慢挑回家去。
扦担其实还是一种好玩的工具。几个孩子扛着扦担,行走在山里,有时觉得无聊,便敲着扦担作乐,“帮帮帮,卖打糖;有钱的,称八两;没钱的,望光光……”
到了一些阴森恐怖的地方,为了驱赶毒蛇猛兽,给自己壮胆,也用柴刀猛敲扦担,发出“梆梆梆”的声音。那声音清脆、悦耳,敲的人多了,就汇成一种乡村打击乐。有时隔着远山,通过敲击扦担,可以互相招呼,传递信息,虽然远隔数里,但彼此心领神会。
夏日里上山砍柴,常常找不到水喝,口渴得厉害。哥哥会想办法,在竹制扦担的竹筒上钻上一个小眼。砍柴出发前,在路边水井里将竹筒里灌满井水,用塞子塞住,带到山中。待到口渴时,打开塞子就喝。虽然那水会变热,不好喝,但“动口三分力”,总比干渴要好呀。
砍了多年的柴,我一直认为“扦担”只是我们小地方的一种说法,难登大雅之堂,其他地方或许有更文雅好听的名字。后来经了解,全国很多地方都是叫扦担的。有一次看花鼓戏《刘海砍樵》,里面的唱段里,就多次提到“扦担”:
小刘海在茅棚别了娘亲
肩扦担往山林去走一程
家不幸老爹爹早年丧命
丢下了母子们苦度光阴……
放下扦担把柴砍
担起柴担转回程……
《刘海砍樵》的故事发源于湖南常德的武陵山中,刘海是一位靠砍柴谋生的青年,侍奉着寡居的老母。虽然家贫如洗,但他为人厚道,事母至孝。他经常上山砍柴,遇到山中狐仙幻化的村姑胡秀英,两人一见钟情。历经千辛万苦,最后成为夫妻。戏剧中,刘海是一个砍柴的樵夫,自然离不开扦担。随着剧情的发展,在刘海、胡秀英联手对付石罗汉和金蟾的激烈搏斗中,扦担和斧头作为戏剧道具,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后来,随着阅历的增加,眼界的开阔,我还知道湘西侗族地区有一种舞蹈,叫“扦担舞”。这是流传在湘西侗寨的男子群舞,是侗族人民在长期劳动生活中創造出来的,以扦担为打击乐器和表演道具。在福建,还有一种叫“打扦担”的原始舞蹈,它最初是闽北山区村民上山砍柴时,用手中的柴刀和扦担击打发出有节奏的声音,彼此告知自己砍柴的所在地,以便有个照应。后演变出一种载歌载舞的表演方式,原汁原味,芬芳四溢。
在我的故乡,至今还保留一种乔迁的习俗,也要用扦担。
2008年,为了给年迈的父母改善居住环境,我将破旧的老屋拆除,修建了一幢简朴的新居。乔迁时,按照故乡的习俗,父母准备好柴米油盐鱼等生活物资,搬进新居。这意味着居住新房子后,油盐柴米充足,鱼则表示年年有鱼(余)之意。
除此之外,当农民的哥哥专门备有一担稻谷,用平常挑柴的扦担挑着进屋。为什么用扦担呢?因为“扦”同“千”,用“扦担”挑谷,寓意为“千担谷”,因为旧时农村计算稻谷,是以“担”为单位的;计算稻田,也是以“担”“亩”为单位的,“千担”稻谷进门,意味着居住新居以后,会兴旺发达,五谷丰登。
我为老祖宗们的奇思妙想而赞叹,他们把吉祥文化发挥到了极致。
我永远记住了这个民俗,也记住了扦担,这个承载着千年薪火的古老工具。
范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广播电视台高级编辑。已出版散文集《崀山走笔》等。1F7C38DF-ECFD-464B-959B-DDBE3647E797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