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桑木扁担轻又轻,我挑担茶叶出山村。船家他问我是哪来的客哟,我湘江边上种茶人……
这是老一辈歌唱家何纪光唱的著名湖南民歌《挑担茶叶上北京》。歌词的首句唱的就是一种劳动工具——扁担。
顾名思义,扁担是扁的,便于放在肩膀上承担东西。它长约一米多,扁形,中间粗,两头细些。之所以中间部分粗些,是因为这样放在肩膀上受力面积宽些,挑起东西来轻松些。如果是圆的,一则压在肩上很痛,再则会滚动,所以扁担的形状是老百姓经过数千年的摸索实践而后形成的。
扁担一般分木制的和竹制的两种。竹制的,就是将楠竹剖成两边,将其中的一边锯断,稍作加工,两头利用竹节各留一个“坎”,用于挡住箩筐绳索等不外滑。这种扁担加工简单,使用方便,但承载不了多大重量,最多就一百多斤,东西重了会把扁担压“爆”,即开裂绷断,所以这种扁担一般适合女性用。
男性壮年劳力喜欢用木扁担,而且要用上等的杂木扁担,这种扁担承载力大,可以挑两三百斤,而且比较软,挑起东西晃悠悠的,人也感觉很轻松。
这种扁担加工要难一些,一般先到大山中找上等的杂木,砍回来,削皮,放在火炕上面熏干。同样,楠竹砍下后,也最好放到火炕上熏一年左右,一则可以熏干水分,再则可以防虫蛀,最重要的是经过火炕熏后,结实耐用得多。这也是老百姓多年总结出来的经验。熏干后,再叫木匠加工。木扁担加工好后,要在两头钻眼,用熏过的竹子各钉一个竹钉,防止东西滑落。俗话“扁担无扎,两头失塌”,就是说的这个,意思为做事不牢靠,两边滑落。
2
曾经有一首《黄杨扁担》的民歌,“黄杨扁担软溜溜,挑担白米下酉州。人说酉州姑娘好,个个姑娘会梳头……”这是渝东南酉阳、秀山一带的土家族民歌,是一首充满着泥土芬芳的土家风情歌谣,曾被广为传唱,甚至唱到了央视春晚。
山中的树木,大凡生长期长的,木质都比较好,而那种速生的树木,木质相对差一些。黄杨木长得慢,有千年黄杨之说。还有一种小叶黄杨,又叫“千年矮”,长多少年都一样,我们那里形容孩子不长高,就说“长得像黄杨木一样”。小叶黄杨现在是园林中的景观植物。
大叶黄杨木硬扎柔韧,最适宜做成扁担挑载重物。用黄杨木做成的扁担,应该是最好的,刨光之后,呈金黄色,木质细腻,花纹好看,简直就是一件工艺品。在渝东南乡间的田埂或山道上,时常能够碰见一些用黄杨扁担挑着稻谷或几只猪崽的山民,沉重的担子经由黄杨扁担挑起来,一上一下地在肩上晃悠,很有一些音乐或者舞蹈的韵律。但黄杨扁担自身有点重,挑起来沉甸甸的。桑木是一种速生树,木质轻,按说做扁担挑不起多重,好在它挑的是茶叶,茶叶是很轻的,所以刚好派上用场。
我上小学时,曾经学过一篇《朱德的扁担》的课文,讲述的是朱德、毛泽东率领红军在井冈山会师后,由于井冈山上出产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去挑粮。朱德也跟着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白天挑粮,晚上还常常彻夜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又找来了一根扁担,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大字。大家见了,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也越发敬爱朱德了。
一根扁担,成为部队指战员与普通战士联系的纽带,成为我党我军高级领导干部与群众同甘共苦、共渡艰难的典范。这确是一根不同寻常的扁担。
3
我的故乡位于湘西南的大山里,旧时代因为地广人稀,交通蔽塞,便产生了一种专门挑脚的特殊职业,他们天天使用的,就是扁担。
挑脚的是指肩挑背负,搬运东西的人,简称挑夫或脚夫。挑脚是一种体力活,其实是卖苦力,只有那种家庭特别困难,又没有其他特长赚钱的人,才肯干。他们每天挑着上百斤的货物,奔走于湖南与广西边境,往往形成一个群体,也就是货运大军。
挑脚的经常挑担子来回奔走,锻炼出一身好力气,一脚好腿力。一般人是走不过他们的。我们乡里还有句俗话说,练武的把式,跑不过挑脚的腿子,就是说的这个。
在湘西,我认识一个叫吴伯的苗族拳师,他旧军官出身,一身好武功。“文革”时受管制,做些小生意,挑担到附近赶场谋生。某一天,正挑着担子去赶场,遇到十几个男青年手持扁担、木棒在追打三四个人,下手很重。那三四人无力招架,受伤严重。
路见不平,怕出人命,老吴放下担子,提着扁担,前来解劝。他钻进人群,大喊:“莫打了,有话好说。”那群人以为他是被打一方来帮忙的,挥动木棒就来打他。只见他眼明手快,扯起扁担就把那些木棒挑开了。那群人不服气,一齐挥舞棒子向他袭来。他只得严阵以待,全力招架。只听得“噼噼啪啪”,一阵棍棒声音,一些人倒在地上,喊爹叫娘。老吴因为出手太重,对方十几个人中,前面的几个已经倒地,不能动弹。后面的渐渐招架不住,不得不停下来。
这时,有人将打群架的消息告到公社,武装部长带着枪赶了过来。一见这场面,将双方带到公社问话。问老吴是干什么的?围观的有人出来说,他是县城的吴拳师。这时,大家才明白过来,难怪那么厉害。
老吴用一根扁担,竟然使十几个操棒舞棍的人近不得身,原来他舞的是一套扁担拳法,这拳法类似于舞棍,是旧时挑脚人的一种防身手段,所以千万别小看了挑脚人。
以前挑石灰、运肥料、送公粮等等,都用扁担挑。偶尔休息时,大家就把扁担翻过来,搭在箩筐上面,当临时板凳坐,说说白话,讲讲故事。孩子们看到大人的扁担好看,有时喜欢拿来把玩。大人们就说,别看这扁担小,可以担起两三百斤。你们要是能挑百斤担子了,就算长大了,也就能担当了。
故乡还有一句俗语:“穷人的扁担,富人的马。”对穷人来说,拥有一根心爱的扁担,就像富人拥有一匹好马一样,也像现在城里人拥有一辆好车一样,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
我上大学时,父亲给我准备了一根扁担,一口樟木箱子。母亲给我准备了一大捆铺盖行李,就用扁担挑着,坐汽车,爬火车,一路走来。
现在虽然不用扁担了,但肩膀上承担的似乎更多,总觉得有一根扁担在无形地支撑着。
范誠: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广播电视台高级编辑。已出版散文集《崀山走笔》等。
编辑??? 沈不言?? 786559681@qq.com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