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大鱼塘

时间:2023/11/9 作者: 莫愁·小作家 热度: 10837
1

  江苏响水黄海农场老场部后面有个大鱼塘,近似一个圆。塘东边高高隆起斜坡下去,有棵棠梨树,还有两座老坟,一片苜蓿地。塘里有个岛,长着茂密的野草,塘里不光养着鱼,还养着玉饼一样的月亮和走马灯似的天光云影。

  那时鱼塘是活的,北边有口子连着后排河,后排河连着小中山河,翻过小闸口就连上了大中山河,大中山河通洪泽湖和废黄河、黄海。大鱼塘就接上了外面的世界。

  大鱼塘是被圈住的河流,不再迎送千帆舟楫,它安守一方,平心静气,呵护一塘鱼儿虾女。水终于停下奔腾的脚步,做一些沉淀和反思,塘底悄悄缓行着河蚌,河蚌欲结晶莹的思想。岸边镶着野花草,一花一草以塘为镜,摇曳梳理着怀春的心事。

  大鱼塘南边住着戚叔一家,一排房,门前板结干净,门口有楝树和香甜味的合欢。鱼塘和前边的菜地归戚叔管。那时冬天很冷,大鱼塘就成了天然的溜冰场。小孩子扛了板凳来,你推我拽,在冰上飞快地“哧溜”着,哄闹和笑声一堆一堆地被甩在身后。戚叔会到塘边大声喊,胆大的,溜到岛上,撅着屁股与戚叔捉迷藏。有时大人也参与在里边,戚叔就不好意思喊,只是一会从家里出来望望。有一年大鱼塘淹死人,就少有人来玩了。

  2

  我父亲离休两年后,家搬到了大鱼塘的东南边,农场在这里盖了房,外称老干部八大家。那时我刚二十出头,在西边的学校教书,这是我最幸福快乐的一段日子。

  20世纪80年代,以梦为马,理想开花,一切都在苏醒渴望,蓬勃绽放。那时夜里成群结队出来的年轻人,一定是刚上完课的电大、夜大、职大的学生。我工作半年就考了函授大学,白天教学,放学后打球健身,晚上在教室,学生在底下上晚自习,我在讲台上批改作业、备课和函授学习。我住在校长办公室的后半间,看管学校最值钱的索尼彩色电视机、录音机、扩音器、大广播……父母给我配了钻石牌手表和铮亮的凤凰自行车,每天从学校穿过场部“滴铃铃”下班,很是招摇。青春少年光鲜驰过,风都是甜的。中午、晚上我就回家吃好吃的,衣服脏了妹妹洗,什么事都不问。用母亲的话讲,我就是一油瓶倒了都不扶的公子哥。有时候我步行回家吃晚饭,出校门向东顺后排河走,跨过河沟就到大鱼塘,沿鱼塘边走回家。塘东边像个小山坡,我曾疑惑它高出一截的来路,其实泥土是大地的筋肉,剜了一个深坑鱼塘,自然就会填补出塘边的新高度。棠梨树站在坡上,结着指甲盖大小的果子,又酸又涩,再馋嘴的孩子都不愿亲近它,显得落寞寂寥。在它的四周百米开外却有树成林,像蒙眼游戏的孩子突然面对四散的同伴。有时父亲会拄着锹在棠梨树下等我,很远就能看到晚霞染红的树和人……

  春天时,我们会去鱼塘边采嫩苜蓿头做菜吃。新绿一簇一簇拱出,暖风一波一波吹来。小鸟鸣叫着一个猛子扎下来,再一漾一漾飞高,好像在透明的波浪里起伏。油菜高过半人时,遍地明艳黄花,花朵轰轰烈烈地开,在风里俯仰,深远广大,缓慢波动。回家的路被埋在花里,人就像浮在黄海里一晃一晃的气球,回家后一身花香袭人,小妹还以为我用了什么牌子的香水。夏天雷暴雨过后,鱼塘里的青蛙开演唱会,走上去,就踩灭几句,点个休止符,走过去,后面再发声衔接连响,鱼塘箍了一圈蛙声的“项链”。鱼塘边发起大片地皮菜,像泡好的木耳……

  3

  大鱼塘的盛事就是起鱼塘了。年前,柴油机架在北边,日夜不停地向后排河抽水,水尽鱼出就是最热闹的时候,人们闻到了鱼鲜味,一拨一拨地来,给大鱼塘围了一个以人为珠的“项链”。十几个穿皮裤的人,在淤泥里拔腿前进,赶鱼下行。大鱼不愿束手就擒,贴水“噼啪”逆流上行。赶鱼人随手一抓扔到岸上,就爆发出一片惊叫和笑骂。鱼塘大丰收,是按吨来计算的。各单位大多是会计带人来车拖回去。会计掌管一个单位的工资和粮油,熟悉户口,他们按大小搭配过秤,重量等同,一摊一摊摆好,再一传十,十传百地发布消息。女人和孩子拎着篮子或水桶,一群一群,说说笑笑,把欢乐领回家。

  那時,有鱼有肉就算是丰盛的年节了。

  没有水的鱼塘开胸破肚,树枝、石块、河蚌壳、烂淤泥……一塘凌乱和衰败。有食鱼的鸟飞上飞下,搜寻残存的小鱼小虾。一场大雨过后,大鱼塘就气血充盈,丰满铺张。雨来自云,云在天堂,塘里蓄了水,鱼虾藏进去,偶尔翻个水晶泡泡,云走过来,走过去,像刚得了面新镜子的小女孩。塘又活了。

  鱼塘不只是黄海农场老场部独有,农垦的每个农场、分场和连队都有,在农场长大的男孩子都有一段关于鱼塘的秘密和故事。鱼塘和一圈猪,一圈鸡鸭鹅,是农场有规模建制单位的标准配置,为一群人的日子锦上添花。

  那些散落在盐碱地上大大小小的鱼塘像眼睛,芦苇是长长的睫毛,一昼一夜,一张一合,关注和检测着为官一任勤政亲民的纯度。

  农垦本就是屯垦戍边的延续,国有的性质、兵团的建制,让几代人有了独特的记忆。因为战备的需要,洪泽湖农场从鱼肥稻香的洪泽湖边上集体搬迁到黄海盐碱滩边,演变成了后来的黄海农场。一口鱼塘就是缩小版的湖,建在家前屋后,让黄海农场的泗洪人还有下湖的感觉,傍着鱼塘睡觉,做梦可以回到老家。

  吕焕刚: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做过教师、工人、编辑,现供职于企业。已发表诗歌、散文、新闻等稿件数千篇,多次获全国散文大赛奖。

  编辑 木木 691372965@qq.com

  3160501908287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