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是时间,不平凡的是在手工里找到安顿生活和心灵的追求。周瑜敏在当地算不上是紫砂界最有才华的,也不是技巧最出众的,但他却是这个行业最不可少的那类人。他像吹过南街的一阵风,给行业带来活力,给人提供情绪价值。在江苏宜兴丁蜀镇上,他是第一个运用现代理念来传播紫砂文化的人。他指导女儿拍摄的短视频《紫砂文化之旅》,在网络上引起一股紫砂热,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关注起紫砂。
周瑜敏从小家住江南的茗岭山下,跟着邻居学画素描。父亲是当地一家企业的厂长,常年在外跑市场,见多识广,遇上好看的工艺品就给孩子们买回来,曾多次带周瑜敏到上海参观美术展。周瑜敏说,父亲让他从小明白,世上除了吃喝玩乐,还有许多值得去琢磨的美好事物。
宜兴有重书重画重艺术的传统,是著名的画家之乡、教授之乡,甚至有“无宜不成校”之誉。生长在这种氛围里的周瑜敏,习书法,画油画,曾尝试着把书画艺术中的线条与紫砂结合起来,但要产生什么样的艺术作品,一时没想清楚。他只是感觉自己有满腹想表达的话,需要寻找一个东西来承载他的那些想法。
机缘来了,正好有同学在紫砂厂上班。他去看过几次同学,看了同学工作时的劳动场面后,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他要做紫砂。
1993年,他在镇上租了一间平房,老旧得很。每天一下班,就从西氿边上的单位里往丁蜀赶,踩辆旧自行车,路上得花一个多小时,风雨无阻。骑行时心头常浮起汪国真的那句诗,“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风迎面吹来,吹得每根年轻的头发里都是诗意,都是豪气。
租来的房子很小,只放得下一床一桌。桌子毫不含糊地花了大价钱,榉木,两百多元,比房租贵。这张桌子寄托了他的梦想,桌上摆着一套做壶的工具。
每天下班后从县城赶来,桌子前一坐,不再动身。一坨紫泥捧在手上,反复琢磨,拍来捏去。从他窗前一寸寸移过的月光,又瘦又凉,日日夜夜。
到了1996年,他终于把报社的工作辞了。说终于,是这个决心很难下定。要找一份有编制、稳定、体面的工作相当不易,这份体面的职业让父亲觉得很有面子。
早就知道辞职难过父亲这一关,他便先斩后奏。父亲得知他把饭碗丢了,气得要跟他脱离父子关系。幸好母亲从中三番五次打圓场,才让这场不小的风波慢慢平息。
辞职是不是一种冲动?有没有为此后悔过?这些都很难回答。冲动,也不是能发生于人生的任何一个阶段,有些行动就得趁着青春的热情才能顺势而为。
辞职后的生活,确实难过。女儿才3岁,妻子眼巴巴地望着他,不知接下来这日子怎么过。好在他有书画功底,可以先做些出手快的紫砂杂件挣来生活费。同时,在川埠开了家快餐馆,妻子带着几位亲戚在那里起早贪黑地干,总算将衣食问题解决了。
2
到这时,周瑜敏开始思考一个从没想过的问题,为什么会这么穷?
有这么好的手艺,读过那么多的书,懂得那么多的知识,自己怎么还是个穷人呢?怎么就没有办法将这一切变现呢?
是不够勤奋吗?是比别人笨吗?都不是。他很勤劳,勤劳得令人惊讶,他抓紧一切时间做砂器,还利用点滴时间接过配钥匙的活,顺带着做过凌晨四点多钟就得起床劳动的送奶工。他还卖过奶茶,给皮带打过孔。甚至谁家要往墙砖上钻个洞,他携个电钻骑个自行车立马就赶过去。为了挣钱,再小的活,他都舍不得落下。
他有着江南人普遍具有的勤劳和聪明,但为什么收益与期望值相距那么遥远?他翻来覆去地琢磨,又想起汪国真的那句诗。他懂了,只有努力还不够,如果没有智慧和方法,拉车的背影即使弯成弓,也射不出一支击准靶心的利箭。
某个月夜,他重新走向曾经租下的那间小房子。房子已经很破旧,周围也早不是当年的景象。他站在夜幕遮掩下的暗色里,于万籁寂静中思绪万千。
这几年来自己确实在忙,手脚不停,但忙得只顾奔波,根本无暇顾及路上的风景,也顾不上打量四下里别人的步履。
此时,浮上一个念头,自己是不是应当稍作停顿?是的,应当给绷得很紧的生活适当留白,应当保持一份空山听鸟语的心境,更应当打量一下自己的初心、理想是否变形,看看自己日夜牵挂的诸多事项是否已背离初衷。
思想上通了,行动就没有障碍了。他行动极快,把房子卖了,把自己从琐事中解放出来,腾出了外出游走的时间。当年义无反顾踩着自行车奔向出租屋做紫砂壶的劲头,重新回到了身上。艺术的梦想,让他重新回归青春。
学习,是种输入,还得输出。有来有往,人的思维才能活跃起来。杭州市残联、浙江省残联在浙江开办职业培训班,周瑜敏报名成为志愿者,前往杭州给学员免费传授制壶技艺。
在杭州教课的第三年,最后一堂课结束恰好是过年前几天,开车回宜兴的路上,大雪弥漫,飘飘洒洒遮住了前方的路。高速公路上根本就无法回头,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开,头脑里一片空白,老天助他,终于看到前面有个可以下高速的道口,原来是湖州到了。
他毫不犹豫地下了高速,去了湖州。
这是一次预期外的逗留,但又是冥冥之中早就必需的一次逗留。既然老天让一场大雪将他引到湖州,一定是因为湖州与他有种缘分。也是奇怪,他到湖州不久,雪渐停,天放晴。湖州,是他命中绕不过去的一座城。
说到湖州,不得不提到赵孟頫。赵孟頫是吴兴(今浙江湖州)人,为宋太祖赵匡胤的十一世孙,是南宋末期至元初的著名文人,在书画领域成就很高,被称为“元人冠冕”,是元代画坛上的领袖级人物。他反对南宋院体画影响下的纤弱俗艳流弊,提出了“作画贵有古意”的“师古”主张,一扫前朝院体画末期的“萎靡柔媚”之态,书法上自成一家,创有楷书的“赵体”。
周瑜敏那天从高速上下来,开着车在路上四处张望,他是在看广告,他要从广告里找到他要的信息。他说,湖州有湖笔,湖笔非常有名。一个产好毛笔的地方,文化底蕴肯定丰厚。那天他沿着广告牌的指引,找到了一家书画培训机构。找到后,就跟人家谈上了,在培训机构坚持进修了差不多三年的书法,每周六雷打不动地从丁蜀开车过去。
谈及这段经历,周瑜敏说湖州的同行学艺“比我们用心”,“他们的書画水平高,比我们的好”,但“他们没有学以致用,怎么说呢,他们对书法对紫砂壶的认识可能比我们纯粹,但他们不像我们这么灵活,没有与产品做好融合,说白了,就是他们真的是没有市场意识”。
此后,周瑜敏还是来到了南街。到了这里之后,心里一下子踏实了很多。他知道,这才是他应该来的地方。多年前他就在街边不远处租了小平房做紫砂。现在他买下的这间房子比那时大多了,200多平方米,花了30多万元买下了紫砂老艺人吴云根家的老宅子。这座老屋据说建于1915年,门口还挂着吴云根故居的牌子。
有朋友听说他在这里投钱买了房,过来看他,见了面就喊,这是准备拍聊斋啊。
还真不是玩笑话,那时的南街,破旧,寂寥,与人们印象中的荒村古村相差不大。
周瑜敏把老屋简单翻修了一番。仅仅是种了些花草,摆上几块石头,挂了几道竹帘,景象就与之前有了天壤之别。阔叶芭蕉、兰草添了雅意,透漏瘦的太湖石增加了一份文趣,墙壁上的字画让房间里漾起书香。在这样的气息里,重新坐回泥凳前的周瑜敏,眉宇间多了份气定神闲。傍晚,南街上的灯火次第亮起,一坨紫砂泥在他的案头静静闪出清幽的光泽。
3
从此,周瑜敏开始了在南街上的艺人生活,一种既与传统艺人一样,又与传统艺人不一样的紫砂艺人的生活。一样的紫砂,被他注入了不一样的理解。他成了来南街开发紫砂文化的第一人,给南街带来了不一样的烟火。家族里的小辈们也受他影响,纷纷走上紫砂之路。
在大学里读书的侄子,在周瑜敏的指导下,也上网做起了紫砂生意。周瑜敏告诉侄子,要想办法在年轻人当中普及紫砂文化,可以借助网络资源,从年轻人接受度高的器型入手,试着经销一批紫砂小件。
侄子还真是听了他的话,做得不错,原先只是小打小闹勤工俭学挣点生活费,没想到毕业后就以此作为谋生立业的根本了。“现在可是做大了,开起了文化公司,早几年就把一个村子里的人做的壶都拿到网上去卖,卖得很好,乡亲们都感谢他呢。”
周瑜敏的女儿在江南大学学的是紫砂专业,他跟女儿说,不要去追钱,要让钱来追你。所谓“让钱来追你”,就是深挖紫砂的文化内涵,紧紧围绕文化来创意和策划产品。为了方便在网上免费教学,周瑜敏抽空拍了些短视频,在手作台子上放只手机,台灯拧亮,自己手上捧坨泥,打泥片,捏壶,整壶,一样不拉地全都对着镜头直播,自己配音讲解。
周瑜敏在当地比较有名气,不仅是因为手艺好,还与他的古道热肠有关。手艺人常年坐在泥凳前,一坐就是半天、一天,许多艺人颈椎、腰椎都不怎么好,腰疼腿疼。周瑜敏自己也有这种情况,后来接触到陈氏太极,从此就练上了,还动员周围的人都来学习,修身养性。几年下来,身边聚集起一帮太极爱好者,他也被大家一致公推为镇上第一位武术协会的副会长、秘书长。
对于太极练习,周瑜敏认为是在推广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前前后后已经影响到上千人。他希望大家都能过上健康的生活。学了太极,首先是提升了工作效率,太极有“三合”之说,即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三合达到了,才能达到太极真正的境界。中国紫砂承载的是中国茶文化和东方哲学,就像葡萄酒承载的是欧洲文化。作为一名紫砂艺人,若能将太极的智慧融入紫砂,那么紫砂的内涵会更丰富、厚重,意蕴深长才越发神韵十足。
周瑜敏创作的灵感随时会被点燃。朋友来玩,带来一只柿子。周瑜敏灵机一动,立即拍泥、打泥、围身筒,尝试着捏了一把柿壶,在壶坯上刻字,记录下友人赠柿的美好一刻。
周瑜敏没有考任何职称,他说,他做的许多事,都不是为了要单纯地富起来、发起来、大起来,而是要让手艺人能过上体面的生活。“我不是一个安于现状的人,我也有很多困惑,越来越觉得一个人的力量太小,如果不用智慧,不用团队的力量,要想实现目标,可能性太小了。”谈到今后的打算,他提到,“希望有更多人加入紫砂行业里来。”
春天,吴云根老先生的二女儿来看老宅,和周瑜敏说起当年父亲不让子女学做壶的一段往事,唏嘘不已。吴云根坚决不让两个女儿碰紫砂,说要是学做壶,用绳子捆住她们的手脚扔到蠡河里。女儿们说:“爸您这是吓我们的吧?您不心疼我们吗?”吴云根说:“扔到河里淹死了,我不过心疼一阵子,但你们做壶,我会心疼一辈子。”所以吴云根的两个孩子至今都没有学做壶。
论起这节往事,周瑜敏感叹,手艺的传承始终需要大家去关心,现在的南街上,年轻一代的紫砂艺人都已成长起来,有些紫砂名师的孙辈也都在从事紫砂行业。但这还远远不够,紫砂若要走得更远更好,就必须在民间里扎下很深的根。
所以,隔三岔五的,周瑜敏会招上几位紫砂爱好者,免费教人家做小件,目的是培养大家对紫砂的热爱。技艺的传承固然重要,但开拓大众的眼界,提升全社会对紫砂的认识,这是更有价值的传承。
韩丽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作品多部。散文集《意思》获第七届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
编辑??? 肖玉??? mcxiaozuojia@163.com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