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星星的故事

时间:2023/11/9 作者: 莫愁·小作家 热度: 12376


  正值盛夏,大中午日头正盛。村子里,一群精力旺盛的小男孩围在村中一棵大榕树下,变着法子打发无聊的时光。

  “我们来玩打鬼子吧。”一个穿着破布背心的小男孩挥舞着一根树枝,对着一群裸着上身、裤子打满补丁的小伙伴提议。

  “好啊好啊。”大家兴奋得振臂欢呼。

  领头的小男孩又发话了:“谁当鬼子?”

  “我不当。”“我也不要。”

  “我们抓阄吧。”

  抽到扮演八路军的小男孩,激动得小脸通红。一群孩子赤手空拳在村里打打闹闹,用手比出拿着枪的样子,嘴里“砰砰砰”唾沫乱飞……

  傍晚时分,玩得灰头土脸的孩子在各自爸妈的呵斥下被强行拽回了家。穿破布背心的小男孩回到家里,母亲静静地坐在餐桌前,看着满身是汗的小男孩说:“赶快吃,吃完洗个澡,衣服自己洗。”小男孩懂事地点点头,抓起馒头大口大口地塞进嘴里……

  二

  1963年,火车站。刚毕业的大学生接受国家统一分配,即将赶往分配点。

  一群又一群学生像浪潮一般往狭小的车厢挤,道别的声浪一阵又一阵淹没了整个车站。稚雏们满怀好奇想要飞出家乡看看外面的世界,父母们想顺着孩子又舍不得放开的矛盾纠结纏绕成一滴滴打湿衣领的泪。

  “呜——”火车满载着一车又一车火热年轻的心离开了车站。

  我的外祖父,也就是当年那个在榕树下穿着破布背心的小男孩,也成为了火车上的一员。他和同学们一样,对未来既期待又迷茫。

  “为什么把我们分配到内蒙这么远的地方?”有人很委屈。

  一名同学回答他:“国家要我们去哪里,我们就去哪里。”

  为了打发漫长的乘车时光,他们读诗,他们唱歌,相互鼓励,相互打气。

  三

  漫长的路途后,外祖父终于找回了脚踏实地的感觉。走出车站,外祖父抬头看了看天空,喃喃道:“内蒙古的天还真的有点不一样呢。”

  年轻的外祖父被分配到牧民家中。一进牧民家,外祖父就看到了一个年轻貌美的姑娘穿着袍子正在准备午饭。长期的风吹日晒没能影响她皮肤的白皙,手掌上的茧是她勤劳的印记。虽然整个身子都被袍子严严实实地遮住,却依然不难看出她曼妙的身材。

  外祖父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个姑娘。一段时间后,他鼓足勇气,在一个没有云的夜晚拉着姑娘一起看星星。

  此后两人时不时去看星星。外祖父跟她讲读书的经历,讲他是如何从山村走向城镇,又怎样考上大学,在大学学了什么。同样的,她也告诉外祖父和牛羊马的故事,告诉他在山里能挖到什么野菜草药,告诉他游牧生活是怎样的辛苦又是怎样的有趣。他们是对方最好的倾听者。

  时间不知疲倦地流淌,两颗憧憬爱情的心逐渐走到了一起。

  后来,这个勤劳美丽的姑娘成了我的外祖母。

  四

  1970年,外祖父和外祖母从内蒙古回到福建漳州。

  外祖父找了份工作。日子过得艰苦,但还算有滋有味。

  外祖父后来在行政干校上班。作为数学组的一员,他尽心尽力地培养干部。但作为父亲,又不得不为三个孩子的吃喝发愁。往往一家人早中晚喝米汤,米汤里几粒米静静地沉在锅底。一碗米汤就着咸菜三口两口下了肚,米味还没出来,锅就已经见底。直到小儿子也到了上学的年纪,我的妈妈辍学,在一家电脑公司做推销员,把读书的机会让给哥哥和弟弟。

  在一家人的努力下,两个儿子都念完了大学,日子也在一天天好转。

  五

  “外祖父的故事好听吗?”外祖母笑着问我。

  “好听,尤其是你和外祖父第一次约会那段。”我狡黠地笑了。

  “臭小子,都不听重点。你们的生活真是太舒服了,都不知道我们那代人的苦。”外祖母望着窗外陷入了沉思。

  “好啦好啦,我知道了。可惜外祖父去得早,我没见过他。”我低下头黯然说。

  “总要走的……”外祖母从沉思中回转过来,转身便要出门,“我要去散步了。你不要玩电脑,眼睛近视了就不好看了。”

  我点了点头,在外祖母走后立马打开了电脑,写下他们的故事。

  杨令贤: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高三(1)班学生

  指导老师:邬双

  编辑 张秀格 gegepretty@163.com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