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只是一味坚守珍藏,便如老舍笔下的沙子龙,一套断魂枪出神入化,何等风光。可当洋枪洋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古老的王朝怯怯跪下,他迟疑了。于是他开始踽踽独行,守着一阙残梦,那月夜下一声“不传”,断送了断魂枪法,也断送了一段文化。
传统文化必须见天光,必须创新地继承、发展,否则就像深埋地下的古物,终究会被时间剥蚀了朱漆、侵损了雕花。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评价国人“像怀揣珠宝,却沿街乞讨”。晚清怪杰辜鸿铭,在那个极力推崇西方文化的年代里,穿长袍留小辫,一生不遗余力地宣扬中国传统文化。他的《中国人的精神》德文版出版时,在西方引起一時轰动。怀揣珠宝却视若敝屣,是为不智;既怀揣珠宝,便应努力使其光泽照亮万千世人之眼。
只有文化自信也不够,在高铁手机取代了车马书信的当今时代,想要墨守成规地发扬传统无疑是天方夜谭。当此之时,文化的融合与创新便是调解文化碰撞的良方。享誉世界的建筑大师贝聿铭,参与设计的建筑遍布四大洲、十个国家,被称作“文化缝隙中优雅的摆渡者”。他的建筑风格融中国古典之美与西方现代艺术于一炉,于几何图形、材料运用上有着独到见解。法国卢浮宫与玻璃金字塔的完美结合,苏州博物馆的典雅清丽,无一不是他将中西文化融会贯通、各取所长的见证。
又如团扇匠人李晶,于传统工艺中融入现代审美,使团扇不再是阳春白雪,而是走进人们的生活,带着美好的寓意和祈念。一把小小的团扇,在英国古堡里,演绎了一出东方古典神韵,也惊艳了世人的双眼。
由此观之,身处文化碰撞的洪流中,我辈青年当继承传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真正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待我们拂去珠上薄尘,细细打磨,重绽光华。
顾文涵: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高二(15)班学生
指导老师:周伟
编辑 张秀格 gegepretty@163.com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