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尘封的记忆

时间:2023/11/9 作者: 翠苑 热度: 20800
陈雨婧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人类总是面对着未知的领域。我们不断地探索着未知———不断地探索海的最深,不断地寻找宇宙的尽头。然而,正因为这样,我们往往会忽略过去的记忆。

  ———奥丁

  当今世界,人类已经发现了太阳系的第九大行星———Planet X———并将它命名为尼比鲁。

  尼比鲁,是在苏美尔神话中的神,有“渡船”之意,本应该带给人类以福祉,但事实恰好相反。几十年前,尼比鲁曾经无限的接近地球,却又离开,就在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时,灾难来了———南极、西伯利亚、喜马拉雅山脉的冰川融化了。

  早在2015年,科学家们就在世界屋脊上的冰川的冰块样本中发现古老病毒存在的证据,其中28种病毒是全新的;原本不可能融化的西伯利亚的冻土层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有了融化的征兆,科学家们同样发现了远古病毒———深埋3万年却仍然可以保持自身良好的活性。不难想象,如果病毒真的失去了冰雪的覆盖,而重新出现在地球上,那么对于地球上的人类来说,绝对是一种灾难。

  可是,灾难终于还是降临了。

  在尼比鲁远离地球后的10年里,全球冰川面积急剧降低,再加之人类原本对于自然的破坏,没过多久冰川消失,随之而来的是漂洋过海来的古老病毒。

  33种从未出现的病毒悄无声息地登上了大陆。人们无措、沸腾、恐慌,但这无法阻止一切的到来。

  太迟了。

  海平面不断地上升,一些临海的国家消失;超大型台风、飓风、海啸等灾难降临,摧毁着一座又一座城市;极端的天气,扩大了疫情的流行。人们不得不离开居住已久的栖息地,开始向更安全的地方前进,寻找新的生存空间。

  于是,人们逐渐联合起来,建起许多基地,例如东方就建立起以四圣兽命名的四大基地———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加上一些小基地。我就在青龙———东方最强大的基地———从事着基因工作。

  《全球通史》的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曾说过:“从人类历史真正开始之日起,人类的活动范围就取决于它的技术水平。”就像早期的人类文明几乎被限制在大河流域和大洋流域,现在的人类依旧被限制在地月系。

  早在几百年前,人类刚发展基因编辑技术时,争议很大。技术是否足够成熟?是否违反了自然与社会的客观规律?这些人们都不得而知。更令人担忧的是阶级固化———富人愈强,穷人愈弱。即使是现在,在技术足够成熟,制度足够完善的基础上,人们对于基因编辑的“人类”依旧带有偏见。

  我同样是基因编辑后的人类。从小我便处于各种目光之下———好奇、疑惑甚至是恐惧……我不明白,为什么世人会对新事物有这么大的排斥心理?我们同样是人类,可是世人似乎更相信我们是“机器人”。为什么?为什么?我和正常人一样,有血有肉,会喜会怒,却依然要忍受排斥与恐惧呢?即使现在,我成了基因研究中心的博士,我受到的不是尊敬而是冰冷的防备与命令。

  “Doctor,我希望你能尽快研制出对抗古病毒的药剂。”

  “基地长,你明白,这不是尽快就可以完成的。”

  “Doctor,你也要明白,我不是在通知你,而是在命令你。”

  “……是,但或许,我会选择尝试基因编辑。”

  “为什么,你知道人们多么反感这项技术吗?”

  “我明白的……没有谁比我更清楚那种感觉,被人厌恶、防备。”

  “那你为什么要选择基因编辑?”

  基地长没等我说完就离开了,但我清楚,他同意我的做法了。

  “因为……也没有人比我更清楚,它能带给人类的好处了。”

  走上基地周边的防护墙,巡逻队见到我无一不退避三舍,我也早已习惯这样的对待,并没有什么愤怒。习惯性地走向瞭望塔,看着落日的余晖,壮观却也令人惋惜。由于气候环境的恶劣,时常会有冰风暴、沙尘暴等灾害的发生,基地只好建上玻璃制的超级防护罩,可是这样,基地内的人们却是再也没有看到过真正的阳光了。

  “Doctor,实验有了新的发现,需要您尽快赶回来。”

  有些扭曲的声音从光脑中传出。我没有太多的时间了,肩上扛着整个世界的压力。古病毒的传播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33种病毒完全不同,也从未出现过,其中21种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疫苗也研制出来了,可剩下的12种异常的“顽固”,从爆发之初到现在,已经感染了上百万人———现在人类总共也只有七千万人左右。

  “我立刻就到。”

  說完,就立即前往研究中心。

  “怎么样了?”

  “Doctor,你看,化合物1、3、4、6、8、9、10、11、14、16、18均未能杀死病毒。”

  “化合物2、5、7、12、13、15、17均造成宿主死亡。”

  听完我走向十八个玻璃箱———里面是小鼠,确切地来说是感染了病毒的小鼠。在那之前我将研制出的疫苗注入小鼠体内,只可惜……没有成功。

  “Doctor,等一下。”

  “6号化合物似乎……”

  “减少攻击性,色素沉着,瞳孔收缩…”

  “进一步更进。”

  “是,Doctor。”

  后面几天,我们一直在实验室,实时更进,只是结果依然是失败的。一时间,研究院里气氛很低迷。

  我走到一个拐角,隐隐听到了几位研究员在说话。

  “……怎么办……跟着……还有前途吗?”

  “是啊,隔壁实验室早就……我们还是止步不前……”

  “要不……我们……”

  我没有继续听下去,只是离开。一路上,我想了很多,究竟要不要继续呢?让研究员和我一起耗在这里,值得吗?

  那夜,我想了很多,在天台上,直到天明。我走进实验室,对着跟着我许久的研究员们说:“很抱歉,实验又失败了。我也数不清是多少次了。如果你们有人想走,就……”

  “就走吧。”

  有几人互相看了看对方,朝我鞠了一个躬,离开了。

  看着剩下的人,我轻松地说道:“还是有‘傻瓜’的嘛。”

  “Doctor,我们不是傻瓜,只是知道,在整个基地,只有您的实验室能让我们真正做想做的研究。”

  “是啊,我们为什么要研究疫苗呢?还不是为了人类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Doctor,其他的实验室我们也都清楚,里面有什么弯弯绕绕大家心里可跟明镜似的。”

  ……

  “我一直没有说,其实我一直有一个B方案,这是不到万不得已不会用的方案,现在我想是时候把它拿出来了。”

  “Doctor,是什么?”

  “基因编辑。”

  之后,我的实验室公布了我们正式进行Plan B———基因编辑治疗病毒。虽然群众并不买账,但基地长帮我压下了那些言论,只叫我安心研究。

  实验失败是很难受的,但用另一个方案重新开始更是困难重重。

  “你们应该选择相信我,因为我坚定不移地相信自己。”

  “我行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为此付出任何代价都在所不惜。”

  我只来得及在星网上发表了两句话,便投身于实验中了。

  几个月后我们得出了正确的公式,那时唯一要做的就是等待超脑运算出结果。基因有无数种组合方式,要找出其中最正确的组合方式无疑是大海捞针,即使是用现在最先进的超脑也需要十几年的时间才能运算出来,更不必说我们现在用的是次一级的超脑。好在实验团队中有超脑高手,加之基地人才的配合,相信半年时间应该足够了。

  这几个月里,研究员们和我一样,一直泡在实验室。饿了就打一针营养剂,困了就和衣而睡,两三个小时后继续工作,甚至几天几夜不睡也是常有的。其他实验室的人说我们是“机器人”,我想确实是这样吧,因为我的研究员们和我一样都是基因编辑后的人类,我们不仅希望病毒可以被治愈,更希望能够摆脱人们对我们的偏见。

  我正在进行DNA测序,其他的研究员在一旁进行着他们的工作,每个人都蓬头垢面,我也不例外。我慢慢地收拾仪器,走向洗漱间,紧紧地关上门。

  弯腰,屈膝,喷出一大口鲜血。

  我像是没有感觉,将血冲走,又清理了一下洗漱间,整理了一下自己,一切如常才走出去。其实我也很奇怪,为什么我能像个没事人一样,或许这就是我的代价吧。

  实验室里的超脑没日没夜地计算着,已经成功了百分之八十。我直起身,有些松了一口气,但突然实验室的灯光闪烁了两下然后彻底熄灭了。

  “怎么回事?不是说了实验室决不能停电吗?”

  我有些凝重,立即出了实验室,去找高层。我们的超脑虽然计算速度很快,但一天只能保存一次數据,也就是说,这时候断电,今天的工作算是白费了,我曾一再强调断电的危害,可那些高层显然没有放在心上,或许在他们眼里,一天的工作量不值一提,可只有我们知道,我们多么盼望成功的那一天快些到来,即使是一天也无法容忍。这个世界早已满目疮痍、遍体鳞伤,我们又还能撑多久呢?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是啊是啊,风暴又来了,我们不得已才停的。”

  “Doctor,也要体谅一下我们啊。谁都不容易不是?”

  听着高层敷衍我的话,有些讽刺,也有些悲哀,奋斗了这么久换来的只是一片漆黑,任谁都无法接受。我离开了那个是非之地,回到了实验室。就在我回到实验室没多久的时候,巡逻队队长来了。

  “Doctor,已经查明,这次停电是有人蓄意破坏导致。你们实验室的输电线,被剪断了。”

  “谢谢,我,知道了。”

  我艰难地回答道。

  是啊,如果不是这次,我已经忘了基因编辑是多么令人恐慌的事了,怎么可能会有希望我们成功呢?

  “对不起,上面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来电。”

  真的太悲哀了。

  等待的时间似乎遥遥无期,我又走上了天台,望向夜空,那个已经没有星星点缀的夜空,耳边突然响起基地长的声音。

  “你不会放弃的,我知道。”

  我沉默着将视线从夜空中转移,看向基地长。

  “那是你的信念,同样也是我的信念…”

  “可能吗?”

  我说了一句没头没尾的话。

  “当然,你说过的,你会坚定不移地相信自己。”

  说完,他离开了。

  我坐了许久才回到实验室。

  “我们自己算。”

  众人都觉得我疯了。只有我知道,这个世界等不起了,而我同样等不起了。

  当灯光重新亮起,我打开了超脑,输入了我的计算结果,十分钟后,进度条停在了百分之八十二。我平静地走出实验室,向自己的房间走去,却在门口发现了一个熟人———消,隔壁实验室的负责人。我知道,因为他之前研制出了几种病毒的疫苗而受到高层的广泛关注。

  他看到了我,直起身子,对我说:“Doctor,大家的工作都是为了人类,我的项目已经有了重大进展,不如你停止你的项目过来帮帮我,保证给你一个副组长,怎么样?”说完,他把他的实验资料给了我———在基因水平上对麻疹病毒进行改造,使其对人体有益,从而治疗病毒。

  我皱了皱眉:“你们疯了,人类因为古病毒而陷入绝境,你们不想着怎么解决,反而弄出又一个病毒,你们的行为无异于饮鸩止渴,迟早会把自己害死!”

  “我想你不必担心,因为我的实验成功率为百分之百。”

  我并没有继续听他说话,直接推门进房,我太累了。

  两个月后,一位研究员坎坷地走进实验室,嗓音都在发颤:“Doctor,我们已经找到正确的位置了,你,要不要现在就去看看效果?”

  基因编辑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基因工程改造的核酸酶作为“分子剪刀”,对目的基因进行编辑和定向改造。我先在基因内选择适合的靶点,然后要把有编辑功能的核酸酶带到靶DNA区域,引起双链断裂、碱基替换、修饰……

  几个月后,那个婴儿出生了。不会再被感染古病毒了。

  人类终于还是战胜了病毒。

  我爬上了天台,在原来的位置坐下。现在是黎明,阳光从地平线上射出,人类又迎来了新的一天。成功的消息早已放出了基地,到处都可以听到人们欢呼的声音,我默默地看着这一切,留下了一滴泪。回过头,基地长已经站在不远处看着我了,我听到他轻声地对我说:“回家吧。”

  家,多么温暖的一个字。从我出身开始,除了父母没有人再这么对我说了。这个字就像是对我的认可,对于我们基因编辑人类的认可,心头涌动着一股暖流,我意识到:我们终于还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部分了。

  “好。”

  渐渐地,我失去了意识。最后一眼看到的,是冲上来的人群、研究员们还有基地长。

  我早就知道,我的身体已经破败不堪,只是一直硬撑着。现在,希望的曙光已经普照了这个荒芜的大地,终有一天,人们可以再次走出基地,那些尘封的记忆终究会被唤醒。

  我叫,奥丁,一位普通的、基因编辑人类。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