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两棵树(外一篇)

时间:2023/11/9 作者: 翠苑 热度: 16956
■周二中

  鲁迅先生说,“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两株枣树一定给先生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所以他才分开来说它们,并且饱含深情。

  而我家门前有两棵树,就在水塘边。一棵是梨树,一棵叫枫杨。枫杨这种树的名字是我到城里来才得知的,因为在公园里散步时看到这种树身上挂着牌子,上面有树的名字及习性介绍等等,以前我根本就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这种树在乡下很多,乡下人叫它“纽树”。(为了与柳树相区别,我这样写,我也不知道那个与 “柳”同音的字该怎么写。)我知道,它一定不叫什么“纽树”,它肯定有自己的名字。真正的柳树在我家乡并不多,若有一两棵,农村人管它们叫杨柳树。

  这两棵树,前者是我嫁接成功的,后者是我移栽成活的。现在,这两棵树都在我老家门前的水塘边长得高高大大、青枝绿叶,其中梨树还年年挂果。

  小时候,我家有一棵枝干旁逸,且高大的梨树,但因为处在更伟岸的树木包围之中,这棵梨树每年挂果很少。就是树顶处结了几颗硕大的梨子,又早早被鸟儿鹐了,我们还是没有口福。

  读初中时,有一门课是《植物学》,我学得很好。学了知识便心烦技痒起来,于是就拿家门口长在水边的一棵杜梨树做起了嫁接梨树的试验。我采用的是枝接法,将那棵有小孩胳膊粗的杜梨树距离地面1米左右给锯了,然后从梨树上剪下细枝,削平了作为接穗,插到已经剖开的杜梨树砧木上,最后紧紧地包扎好。

  我本对自己的嫁接技术不抱太大希望,毕竟所学的东西与实践是两回事。没想到时间不长,那两枝接穗居然生气勃勃地长出了叶子,然后便是日高日上、日上日妍起来。那年秋天,我轻轻揭开包扎接穗与砧木的塑料皮,嘿,它们已经长结实了,或者说融为一体了。至此我才放心了,我第一次开展的嫁接试验算是成功了。

  三五年之后,这棵我嫁接的梨树开了花,结了果。一棵在农村极为常见,且本无大用的杜梨树,经我手点石成金,成了金凤凰,惹得亲戚、熟人称赞不已。

  再说那棵枫杨吧。枫杨树在农村也是一种常见的树种,这种树适应能力强,不择地而生,种子落处便会发芽生长。农民们也不用特意去栽种它,它自然会长得随处都是。记得也是读初中时,我偶然在路边发现一棵半米高的枫杨树,它正长得青青绿绿的,像一个健康的阳光少年。我知道,因为这种树不稀罕,外加上它生在路边,时间一长,它若不是被牛羊践踏了,就是到了秋天被农民砍去当柴火烧了。与其这样,不如我将它换个安全的地方。我找来锄头,将它刨起,移栽到家门口的水塘边。这棵树也争气,几年时间,它便长得枝繁叶茂,在水边撑起了一大片绿荫来,让每每到池塘边洗衣、洗菜的邻居都交口称赞。

  若干年后,我离开了家乡,家里的老屋也渐渐倾倒了,以前鹅鸭喧腾的水塘也归于宁静,我每每回老家,看到我亲手嫁接和移栽的树却还在寂寞地生长着,我的心里总是涌起一股难以言说的情愫。

  乡愁是什么?乡愁其实就是你留在故乡的点滴记忆。我留在故乡时空中的那两棵树,它们每年的生叶开花,那都是我落在故乡的点点情思啊。

  立 秋

  8月7日,周五,临下班时,我在一个QQ群里留言,“明日立秋,夏天过去了。”随即关了电脑,这是一天工作的悄然结束。

  台历上有何时立秋的提示,我也是早早就注意到了。我得承认,在骨子里我依然是一个农民,或者说这是与生俱来的一种农民情结,虽然进城多少年了,但我每年仍然热切地关注着农历节气,关注着燕子归来与布谷鸟的啼声这些与农事息息相关的东西。立秋是24节气之一,且是个很重要的节气,它标志着两个迥然不同的季节就此握手告别。任何告别其实都带有一种悲壮的味儿,当我静静地打出“夏天过去了”几个字时,我的心里也涌上了一缕悲凉。我知道,与一个季节挥手,接下来就是与一年的告别,人生就是在这不断地凝眸、挥手之中慢慢缩短与消融的。而这些,细想想真是一件让人惶恐不安的事啊。

  我跟同事说,今年夏天好像很短啊,一眨眼就过去了。事实上真是这样,今年的夏天是被雨水浸透的,刚开始的时候,因为有台风,一直下着雨。入夏那一阵子,大街上洪水肆虐,让人感觉不到进入夏季了。人们穿衣也五花八门,有人穿短袖,那是清凉的夏装,有人穿羽绒服,似乎还窝在冬季,千奇百怪。其实夏天就是在这种乱象中来临了。每年夏天逼近,我总是早早洗好凉席等物,就等着随时派上用场的。然而今年不一样,当我说准备洗凉席待用时,妻子说再等等吧,还不太热,一等,就是立秋来了。

  秋天来得这样突然与迅捷,这样让人猝不及防。我真的感觉这个夏天还没过透,烈日啊,蝉声啊,以及夏天闷热环境中所特有的焦躁、烦恼等情绪,都遇得很少。一转眼,这一切都将谢幕,因为立秋是一声无情的断喝,已经上演的或来不及登场的场面和人物,都不得不黯然退出夏日这个季节的大舞台了。大幕沉重合上又徐徐拉开,接着便是秋天的人和事在凉风中隆重上场、抛头露面了。

  季节的有情与无情,都在这一转身间展露无遗。时光暗换,这是自然的铁律,其实也谈不上有情无情的。

  立秋,这是个很形象生动与鲜活的词儿,一个“立”字非常有动感与冲击力,它就那样稳稳地矗扎在你面前,如同一块高大的时光之碑。哪怕这一天仍是炎夏酷暑,但秋天也毫无畏色地告诉这个世界:这是我的天地了,我已经“立”在这儿了。这是一种鲜明的标志,更是一种庄严的宣示。节气也如同海上之波,一层推搡着一层,谁也不会等待谁,你错过了这一季的精彩也就永远错过了。每一个节气在这里没有延时的可能,没有商量的余地。你在自己的空间与时间里自由驰骋,尽情发疯,这都是可以的,但你要知道,下一个节气已经早已装扮好了,在帘外等待着呢,他们甚至是跃跃欲试,只等机会一到就轰然而入,上演自己的自然故事,展现与你不一样的季节风光了……

  起风了,风吹着我裸露的上身,似乎有点凉意了;太阳也自觉钻到云层中去了,收敛了夏日的威风;蝉声也减弱了许多,时鸣时歇,时紧时松,没有了夏天的高亢与激烈……这些变化并不是我自己的臆断,而是真实发生的转变。8月8日立秋,万物也应该都感知到了这个神圣节气的到来了吧。

  节气者,节令之气也。节令变化了,气也随之一变。气是什么?季节的气势、气氛、气焰、气度、气场等等。在这个立秋日的上午,我是真正感知到了这一切在暗中的嬗变的。

  人生其实不也是如此么?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