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矗立,白云悠远,伟岸天地间声息余缕激荡,响彻着一个古老高亢的回旋。
横刀立马,纵目北向。山间蜿蜒小路中,方维雄身着戎装,英姿飒爽,眉宇轩昂,英气勃发,目视远方。
遥远的地方枪炮齐鸣,响声震天,在群山峻岭间回荡飘扬,经久不息,仿佛一种地动山摇的巨响,连天地也随着颤抖摇晃。
此时,新四军的杨家屯支队在队长郑秀的带领下与日军的板垣师团战斗正紧。作战地点虽距离方维雄的驻地较远,他却闻讯后立即火速增援;距离作战地点较近的中央军在师长李欢的指挥下却按兵不动,只是大肆谈论战争态势。
尤其是当参谋邓贵通试探性的提出敌军是板垣师团,是否增援新四军时,师长李欢当即面容失色,惊恐万分,一年前与板垣师团两千余人交战的场面仍历历在目。
那是怎样的一群日军哦。虽然李欢集结了万余人投入战斗,可是,还是不得不立即撤退,却仍付出了伤亡几百人的惨重代价。
在李欢心中,那完全是一群疯狗野狼,只要板垣军刀出鞘,高高挥扬,带着野狗般的吼叫,那些家伙立即倾巢出动,似洪水猛兽般。那场面,让李欢想起,便浑身战栗,后背不禁渗出冷汗。
而此时,杨家屯的新四军只有一千多人。每次正面战场中,中国军队以一比一对日军作战都十分罕见,而人数处于劣势的情况更是绝无仅有的。但李欢也没少和郑秀的队伍打交道,深为这只队伍的能征善战所惊讶折服,更加相信方维雄肯定不会坐视不管,因此认定这必定是一场可摘入战争史的战斗。
战斗迅速结束,速度快得让李欢有些吃惊,方维雄派出的增援部队在团长李占奎的带领下虽以最快的速度行军。到达时,却只看到漫山遍野的日军尸体和满地狼籍的武器散乱的丢弃一地,郑秀队长正带人清理战场。
但鄭秀还是亲自随李占奎一起行至方维雄的旅部致谢,并且专门带了缴获的板垣的军刀作为礼物。
板垣虽然被消灭了,却又来了向野师团,不知出于何种目的,驻地竟在李欢师部极近的地方,这让他有些坐不住了,于是,邀了方维雄商量对策。
虽然处于特殊环境之中,方维雄欣然前往,只见三骑骏马,卷起青草与野花的芳醇,飞速奔来,在师部丈米开外处,才同时勒住马缰,三匹马一起长嘶,前蹄离地,身子立起,方维雄与两个骑兵稳稳立住,岿然不动,十分威风。
寒暄过后,李欢道出心迹:两军合作,先有方维雄部攻击日军,使得日军全体出动,再有李欢部从另一侧进攻,两面夹击,全歼日军。方维雄当即应允,并定下具体行动方案,尽兴而归。
但方维雄回到师部时,却掀起轩然大波,尤其是李占奎呼声最响,理由是:这只队伍从北伐战争开始,便享有盛誉,身经百战,让蒋介石十分器重。加上方维雄曾是黄埔军校学生,蒋介石便以师生之谊,多次提出让这只队伍加入中央军,由于方维雄一直想保持独立性,所以一直婉言拒绝,这让中央军既爱又恨,还很惧怕。
所以,不难怀疑是否别有居心,方维雄听后义正言辞道:我是堂堂正正的军人,不是道貌岸然的政客,我讨厌尔虞我诈,讨厌勾心斗角。即便是个圈套,我也没有遗憾,作为军人,报国杀敌实乃人生乐事,没有什么比战死沙场,革马裹尸体更加痛快的事了。
部署日期即将到来时,杜敏却到来了,她是中央日报社记者,父亲杜国威是方维雄在黄埔军校的老师,此时,杜国威正身居要职。两人关系却仍十分友好。
杜敏一个劲声称有方维雄的地方就有轰动性的新闻,所以专门采访来了,方维雄不置可否,只是摇头笑。
战争即将打响时,方维雄部早早部署完毕,却仍迟迟不见李欢部队的影子,于是,方维雄的参谋徐保国一次次催促接话员,再去催。
给出的答复却是一次次的正在研究,李占奎不耐烦了,骂道,妈的,早安排好了,还研究个屁啊?战机稍纵即逝,这连三岁小孩都懂,我就不信偏偏他李欢就不懂。
徐保国突然有感,讥讽道,高啊,高啊,李欢恐怕就连屁也真要研究一下,乃至两下,三下……
方维雄一直沉默无语,忽然回过神来,叫来李二牛连长,让他带人护送杜敏迅速转移,无法参与战斗,与兄弟共进退,让李连长很是不爽,方维雄几乎发了怒火,才很不情愿的同意了。可是杜敏却又不肯走了,理由是越是危险时刻,就越是要与大家在一起。最后,李连长带人强行将她拖走,却仍后头含泪道方大哥,保重。似生离死别般。
刚刚送走杜敏,日军已经出动,方维雄立即精神倍振,对众人叫道,兄弟们,准备战斗。
这场战斗虽然方维雄的队伍一次次打退日军的进攻,日军迅速丢下一地尸体,可是方维雄的队伍也损失很大,并且十分吃力艰苦。
突然,方维雄再也忍耐不住,提起大刀,对众人道,弟兄们,生死悬于一线,成败在此一举,杀敌报国,虽死犹荣,刺刀上膛,冲啊……
方维雄一个健步跃出战壕,立即有许多人随之跳出,应着呼啸作响的枪林弹雨,身手矫捷,快步冲上,左右砍杀,只杀得鬼子横尸遍野,血流成何。
这边战斗正激烈处,突然另一侧也响起冲锋号声与喊杀声,那是新四军在郑队长的带领下,迅速杀来。
于是,日军立即没了嚣张气焰,仓皇逃窜,两军又是一阵冲杀,大胜而归。
可是,李欢却抢先请功,虽经杜敏与杜国威的一再斡旋,国民政府还是置若罔闻,将军功给了李欢。
1940年10月19日,何应钦、白崇禧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名义,强令黄河以南的新四军、八路军在一个月内全部撤到江北;中国共产党从维护抗战大局出发,答应将皖南的新四军调离;1941年1月4日,新四军军部及所属的支队9000多人由云岭出发北移;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