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一个让人敬仰的称呼,母亲不仅给了我生命,给予我更多的是无私的、伟大的母爱。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工薪阶层,母亲生育了我们兄妹四个,我是家里的老四,但善良持家的母亲从没因家庭条件一般而亏待我们,总是想着把最好的留给我们兄妹四个。
母亲是位心灵手巧的女人,以前单位发劳保用品(肥皂、纱手套等),母亲自己舍不得用,会把手套一副副拆了,然后染上不同的颜色,为我们四兄妹编织不同款式的线衫。我印象最深的是母亲给我编织的黄色线衫,上面绣了只小鸭子。母亲还会缝纫,我上小学一年级,母亲亲手为我缝制了一件小碎花连衣裙,一个花书包,我是兴奋的直转转,走路都带风发飘的,那时同龄的小玩伴都好羡慕我。母亲很节省,编织毛线衣的棒针都是自己切了竹子,用玻璃和沙皮自己打磨出来的。小时候的我就会搬了小椅子,乖乖坐在母亲身边静静的陪着她。
我是家里老幺,母亲对我疼爱有加,我记得七岁了还骑在母亲脖子上逛街玩耍。
母爱永远不会因为子女的长大而淡化对我们的关心,那时候的我已成家了,但母亲知道我爱吃猪蹄,特地烧好骑着三轮车从东山大桥外给我送到蔡家埭,我刚特地导航了一下,现在路况好的情况下,差不多要6公里,以前还要绕道,母爱真的太伟大了,为了子女倾情付出不辞辛苦。
母亲心地善良,为人纯朴,从小就教育我们做人要脚踏实地,安分守己。母有副乐于助人的热心肠,我小时候由于条件关系,没能上幼儿园,是在母亲单位长大的。从我有记忆起就记得公司的人有什么困难都会来找母亲帮忙解决,母亲基本上都会有一个圆满的解决方案,所以母亲威信很高,到现在老一辈只要有人提起母亲,都会为母她竖起大姆指点赞。
母亲从小对我们的家教很严,不能说粗话,不能抖腿,吃饭时不能大声说话,见人要懂礼节,别人帮了我们要说谢谢。
母亲是位心胸豁达的女人,从不与人斤斤计较,有时宁愿自己受委屈,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吞下了委屈,喂大了格局吧。别人对母亲的尊重和敬佩也许就是缘于母亲的大度吧。
自小受母亲的熏陶,现在的我遇事经常会换位思考,与世无争,淡泊名利,只想做个平凡人,过简单的生活。
在父母亲的呵护下,我们四兄妹们都成家立业了,有了自己的宝宝,本想父母亲能享受天伦之乐了,但不幸的是父亲于1997年7月1号永远的离我而去了(后来才知道父亲的病与职业有关)。父母亲一路走来相爱相爱,从不拌嘴,父亲的离去让母亲深受打击,但坚强的母亲把对父亲的思念深埋在心底,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母亲重新振作起来。母亲的痛其实我懂,但她为了不影响子女的心情,白天强颜欢笑,晚上会对着父亲的遗照流泪。由于对父亲长时间的思念,母亲也不幸病倒了,本以为一个普通的感冒,挂着点滴就会好了,但去了医院后,医生告诉我们肺部有炎症,要住院,作为子女肯定希望母亲早日康复,给母亲办了住院手术。医院知道母亲公费医疗,各种各样的补药乱补,好好的一个活蹦乱跳的人进去,结果被医成了急性尿毒症,医院开始还瞒着我们,到最后实在瞒不住了才通知我们马上转院。转院途中可怜的母亲只有出气没进气了。到了医院,医院拒收,幸好提前联系了熟人,碍于情面,医院对母亲进行了抢救,我记得那是12年前的10月是1号,我一个永远无法忘却的黑暗日子。母亲经过三天三夜和死神的搏斗,鬼门关上转一圈总算回來了,但那时候的母亲已不认识我们了,母亲成了植物人。经过治疗,等母亲的各项指标正常后,我们转回海宁治疗,后医院床位紧缺,我们出院回家护理(那时候妈妈的住院费用基本以床位费和普通营养液为主)。
在陪伴母亲的六年半时间里,我白天上班,晚上照顾母亲,和母亲同住一室,也许是血浓于水吧,母亲虽然不会说话也不认识人,但我过去,她的眼神会有种异样的光芒。护理母亲的护工阿姨说——晓民,你母亲好像认识你耶。母亲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全靠护工阿姨和家人的照顾,帮她翻身,擦身,换尿不湿,喂饭。那段时间,我还学会了为母亲理发,现在想想,真的是愧对母亲,母亲在我小时候不知为我理过多少次发,洗过多少次澡,而我却无以回报,只在母亲生病时才去照顾她。后来母亲的病情越来越严重,靠输营养液为主了,还输上了氧气,生活质量越来越差。看着被病魔折磨的母亲日夜消瘦,而我却无能为力,只能每晚陪母亲聊聊天,在和病魔搏斗了六年半后,母亲还是离我而去了,那时候的我已心如刀割,从此我成了无父无母的娃了。
想起母亲我会泪流满面,特别是夜深人静的时候,那种思念痛入骨髓。现在的我很坚强,请母亲放心吧,愿天堂里的母亲没有病痛的折磨。女儿把对母亲思念的心弦融于此文中,虽然本文没有华丽的语言,有的只是女儿对母亲深深的思念。母亲对女儿的谆谆教导,女儿永记心头,请相信女儿一生只做个守信、热心、简单、与世无争的平凡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