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沧海人生一狂夫

时间:2023/11/9 作者: 翠苑 热度: 17947
修丽丽

  在古城常州一条寻常的弄堂里,有一座参差错落的白色建筑群,洁白的墙体,绿色的琉璃瓦。弯弯的月亮门里,小桥流水,草木扶疏。静远堂是它的主楼,还有艺海堂,藏隆轩,存天阁。月亮门外,一块巨石仿佛天外飞来,上面镌着“沧海一粟”4个大字,器宇轩昂。这就是常州刘海粟美术馆。

  90年前的一个夜晚。风雨潇潇。潇潇风雨中走出一个17岁的少年,他为了反抗包办婚姻,深夜去上海。然后,上海《申报》上就有一条启事石破天惊:上海图画美术院成立。刘海粟任校长。

  17岁的少年刘海粟,只此一脚就踏进了中国美术教育史。在此之前,中国还没有一所正式的美术学校。也就是说,17岁的常州人刘海粟创办的是中国第一所美术学校。

  此刻,那份《上海图画美术院宣言》还静静地躺在常州刘海粟美术馆二楼的精品陈列馆里,那是一张已经泛黄的道林纸。道林纸说。第一,我们要发展东方固有的艺术,研究西方艺术的蕴奥;第二,我们要在残酷无情、干燥枯寂的社会里尽宣传艺术的责任。因为我们相信艺术能够救济现在中国民众的烦苦,能够惊觉一般人的睡梦;第三,我们原没有什么学问,我们却自信有这样研究和宣传的诚心。

  当时光荏苒地走过一个世纪以后,道林纸已经蔫然而倦。然而不倦的是刘海粟当年的豪气、狂放、胆识和率真。那个当年几乎一无所有的少年,就是凭着这些。为自己杀出一条血路。

  几十年以后,刘海粟的成就有目共睹。首先,他办好了他的学校。他的学校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上海美专,解放后更名为华东艺专,以后搬到南京。更名为南京艺术学院。当然,他更为重要的贡献是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艺术家,在中国艺术史上光华四溢。其次,他成就为一个有个性、有造诣,蜚声海内外的艺术家,先后获得数十项世界性荣誉,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页。再挺,他对中国美术教育功不可没。在20世纪20年代,当中国社会还是死水一潭的时候,是刘海粟率先在美术教学中实行人体模特儿写生,在社会上掀起轩然大波。“伤风败俗”、“艺术流氓”、“画妖”、“败类”,众口一词,讨伐之声不绝于耳,甚至惊动了大军阀孙传芳,遭到通缉。

  年青的刘海粟没有低下他作为一个有良知、有抱负的艺术家的头。作为艺专校长,作为画家,他依旧崇尚“力”、“美”、“大”的艺术风格。笔墨狂放而响亮,带着一种彻头彻尾的阳刚和雄健之气画自己的画,走自己的路。

  他走得艰难。走得坎坷。却走得狂放,走得一路高歌,充满传奇色彩。他1957年被打成右派,然后两次中风,缠绵病榻。可是,20年后,当文革结束,他却以83岁高龄又一次“沉渣泛起”,横放桀出。“狂”态勃发,创作了《江山如此多娇》等一大批有影响的作品,为世人瞩目。在华龄93岁之时。他“老夫聊发少年狂”。亲率弟子门人。浩浩荡荡十上黄山。他立于黄山之巅,看日出日落,云起云幻,挥挥洒洒地写下他的“海到尽处天是岸,山登绝顶我是峰”,成为一时之绝唱,在刘海粟的晚年,他多次无偿向故乡常州捐赠作品,表达他对家乡的拳拳深情。这些作品成为刘海粟美术馆的馆藏珍品,

  徜佯在刘海粟美术馆里,你会感受到另外的一种气息。隔着悠悠的时光,你会感受到刘海粟独特的“狂”与“壮”,你会听到黄钟大吕是怎样歌唱的。你会知道。在庸常的生活之外,有另外一种人生,一种世态,一种永远不会衰老的“狂气”和精神。而正是这种精神,才支撑和激励着刘海粟在艺术上、在生活中奋然而行,义无反顾。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