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一峰杯’常州市第三届《翠苑》青少年美术作品展”辅导老师心得

时间:2023/11/9 作者: 翠苑 热度: 17682
编者的话:由常州翠苑杂志社、常州市美协和一峰饭店联合举办的“‘一峰杯常州市第三届《翠苑》青少年美术作品展”于2009年1月18日在刘海粟美术馆开幕。

  这些来自孩子手中的艺术作品在描绘着美好的人生,画面充满活力,稚趣横生,构成青少年书画独有的天趣,洋溢着他们天真烂漫的情感和大胆新奇的想象,表达出对美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

  这里选发部分美术辅导老师的点滴教学体会,以加强交流,将我市的美术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周平:少儿美术培养这是费尽心力的过程,它的结构似乎自然天成,有条有理。不过在前几年的时间都是一盘散沙,捏不成形。首先是组织结构散,少儿绘画内容散又广,加上教师又不能以涉及的“童心”入式、分章也。如何才能紧扣“童心”和“传承”?

  可喜市文联、翠苑杂志社、市美协,首先解了少儿美术的组织结构松散之难题,加强了美术创作者的素质和技能提高,并多次组织集中进行座谈“看童心找影子”,用心对常州少儿美术的培养和发展计划作几步棋方案。对常州美术事业的发展和全民传统文化艺术的素质提高起到关键的一锤,并开展多项少儿美术艺术展。

  作为美术教师在此良好沃土上寻找到一个平凡而快乐的培养少儿美术途径,让少儿学会走路,延墙摸壁的学习模式,在审美教育中发掘“童心”的方法论,从而,提高了少儿对美术兴趣和艺术修养的素质提升。使审美教育和传承又有更亲的碰撞。使少儿美术得以良性循环和发展。

  我在少儿美术培训中,通过艺术的熏陶感染,使人性最美好的地方得到发掘,思想得以启迪,认识得以提升,引导少儿思想、情感、理念的提高和追求的变化及善良。少儿美术是初学走路方法尚待完善和引“正”。作为少儿美术教师,使我错过了太多的机遇和发展,当别样而生龙活虎的画展那一刻,我没有快意,没有成就感,有的只是教师职责和夹杂着茫然。少儿的童心,让我知晓……

  朱建新:改革开放30年来,祖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教育日益得到重视,使学生们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从这次“‘一峰杯常州市第三届《翠苑》青少年美术作品展”足以证明这一点。通过展览,老师们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从中得到启迪,使我体会到,培养兴趣是关键,循序渐进是根本,从寓教于乐中得到陶冶,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美。充分发挥学生们的想象空间,激发其创作灵感,从类型性、趣味性、观察性、条理上着手,细心体味用笔用墨用色的技法,做到胸有成竹,思理为妙,神与物流。

  徐秋明:绘画能育人。如何使儿童在书法、绘画的实践中增长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是每个老师的职责。

  儿童艺术教育不是为了培养艺术专业人才,不是培养艺术家,儿童艺术教育的宗旨是育人,让儿童在艺术的天地里得到美的享受,陶冶情操。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出于这种目的,在教学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基础教育,让学生体会到中国书画的特色,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技法。

  2.加强基本功训练,为学生的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3.书法与绘画的结合训练,让学生在训练中积淀内在的素质。

  4.系统的培训。即分段教育法。所谓分段教育法是指从学生兴趣培养到基本技法的掌握,再到观察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

  总之,儿童绘画教学必须明确其目的,才能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李文君:在我的心目中,每个小朋友都是小画家。

  在课堂上,孩子们用心学习着中国画的各种表达手法,笔墨色彩加上水的魔力,在宣纸上幻化为每个人的心迹,探索着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真谛,感受着中西方艺术深刻神牵的思想境界,提炼着大自然和生活中的无限美意。我鼓励并启发他们学会欣赏,懂得感悟,并善于表达真善美的境界!

  孩子们的心灵纯净,他们的世界丰富多彩,他们在这里快乐地学习交流,这种美的追求和向往会让他们终生受益,这也是我在艺术世界的真实感受。

  诸建明:近年来,创立书画工作室,部分时间搞创作,部分时间辅导学生书画的传授,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对学生中国画辅导的同时,加强学生的书法训练,并对学生的书品、画品、人品重点教育,近年来很多学生在全国、省、市各级书画大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书画同源,国画、书法一同辅导的艺术特色得到画界同行及学生家长的赞许。

  朱锁龙:这两年,我教学生写毛笔字、画国画有点体会,全日制学校是分级、分班教学,我是以学生的年龄大小,进步快慢进行教学,有浅入深,有易到难。要想让学生写好毛笔字、画好国画,我的主要做法是培养他们写字、画画的兴趣,用考级、参加展事活动激发他们不断提高。

  王建兴:中国传统艺术是需要传承的,作为一个画家就是为了让中国画有所传承,让更多的孩子了解并且热爱中国画,而走上辅导教授孩子学中国画这条道路。

  中国画区别于西洋画,重要的是对身心的修养,对线描基础的培养,对动物植物的造型能力的练习,对于不同性格的孩子,要根据他们不同的能力和爱好,培养他们的兴趣,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热爱中国画,了解中国画。另外,在学习中国画的同时,我还注重培养他们的书法基础,书法与国画同源,绘画最重要的是线条、块面及墨色、水份等,而书法也是如此,像吴昌硕、齐白石等大师都是以书入画,所以书法的练习对中国画也是很重要的。

  陈彩萍:我们于2002年创办“点石画室”以来,聚集美术学员数百,举行绘画比赛多次,并与贫困学子结对,2008年5月15号,组织学生开展“小画家赈灾义卖”活动,将绘画作品义卖款三万元捐赠灾区。

  “点石画室”不仅是培养孩子的绘画兴趣,提高孩子的绘画技能,更重要的是引领孩子从小拥有一颗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爱心!

  播种希望,收获果实;播种爱心,收获幸福;播种思想,收获人生。几度春秋,几度耕耘,孩子们在“点石画室”的殿堂里快乐的成长着……

  赵一丽:我是母亲,主妇,然后才是美术工作者(美术教师)。在责任和义务的重负下,在矛盾和坎坷的干扰中,坚持十年美术教学,痴心不改!只想用对艺术的虔诚来教育孩子。十年里有挑战,有风险,更有欢乐!因为我能与我们的未来——学生们在艺海中日日相伴。

  目前,面对具有不同艺术个性和精神气质的学生群体,我们已经很难用一种统一的教学模式去进行教育,艺术本身是一种选拔性的精英式教育,更是一种审美价值观教育。任重道远!

  我坚信学院式的正规美术教育,是一切真正艺术教学的必然!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