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与草木有“染”

时间:2023/11/9 作者: 安徽文学 热度: 18382
雅鱼

  初见黄老师

  或许是缘分,在满满一页表格的采访对象中,我选中了浆染,选中了黄勤茹老师。或许浆染二字于我而言实在太有吸引力了,尽管我对它是那么陌生,但就因为这种陌生才使我产生好奇,仿佛被一种奇幻的力量牵引召唤着,要走进植物的色彩世界一探究竟。

  因疫情的断断续续,我与黄老师的约见也一而再、再而三地往后推延。黄老师是安徽工程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的副教授,在学院里,她与她的学生有专门的染织实验室和工作室——芜湖浆染技艺传承基地。我很想去学院参观,想成为黄老师的一名学生,跟着她上一堂生动的实验课。但是黄老师不无遗憾地说,因为疫情,学院管控得很严,不给院外的任何人出入。我也只能遗憾作罢。好在不久就放暑假了,我再一次约见黄老师。电话那头传来一阵温柔、悦耳、好听的声音,如少女般纯澈透明,似一股山泉在心间流淌,浸润着我的心田。我一下子被这美妙的声音吸引了,不禁想象着黄老师会是一位怎样的人呢?

  电话里的黄老师非常亲切、热情,她邀我直接去她家见面,正好我们两家距离也不远,而她家里也有一些染织材料和作品可供我欣赏。于是,在一个烈日炎炎、蝉鸣阵阵的夏日午后,我来到某小区的一座楼前,按响了黄老师家的门铃。

  第一次见黄老师,她与我想象中的别无二致,我感叹,原来真的可以闻其声而知其人。黄老师气质优雅、知性,人也十分年轻漂亮,穿着却很简单低调,一件黑白条纹相间的短袖T恤,一条青色的半身长裙,整齐的黑发平梳向脑后束成一个小小的马尾,留着光洁的脑门,也没有化妆,但看上去却非常随意自然又干净利索。说话慢声细语的,和电话里的声音完全一样,一下子就拉近了我们的距离。

  这是一套装修十分考究且古朴的房子。宽大的客厅,暗色调的装修,简单的陈设,与我所见过的大部分客厅布置完全不同。在这间宽大的客厅里,没有电视机,没有沙发,也没有会客的小茶几。只有一架竹制摇椅放在客厅的中间,上面放着两个白色的靠垫;客厅的左边靠墙是一排宽大的书橱直接连到天花板,上面置满了书籍以及各种包装的茶叶;书橱的正前方置有一张长约两米、宽约80厘米的原木案几,看似有些粗糙,上面的树纹肌理清晰可见;案几上搁了几本图书,还放置了一些茶具。聪明灵巧的扫地机器人正自顾自地扫地拖地,进仓清洗,来来回回忙个不停,却几乎听不到什么噪声。

  黄老师让我在案几前的椅子上落座,她已用一把古朴的小银壶煮了一壶沸水,在原木案几上置好了茶具和两样小食水果,又拉开一个古色古香的小屉,里面放满了各色小杯,有瓷的也有紫砂的,造型各异,她让我自己挑选一个喜欢的来喝茶。黄老师为我们泡了一壶潮汕凤凰单枞,然后斟在我们各自面前的小杯里,手法和过程颇具茶道。我们的话题便在这袅袅茶香中慢慢切入正题。

  浆染尚芜湖——她是被选中的人

  黄老师出生于1977年7月,是土生土长的芜湖本地人,大学也是在安徽工程大学就读的服装设计专业。大学毕业后,她被留校任教。2013年,她又考取硕士研究生到无锡江南大学跟随崔荣荣教授(现为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院长)从事植物染色研究。崔荣荣教授长期致力于非遗技艺染织的抢救保护与传承创新工作。黄老师将研究方向定为茶染面料的创新设计,这是对古代传统染织技艺的挖掘与整理。

  说到浆染,黄老师笑着说,大概也是天意吧,不知道她算不算是被选中的人。初中的时候,有一次随外公外婆及家人去黟县老家南屏探亲,住在亲戚开设的菊豆酒家,姨母带着她去参观张艺谋拍摄的电影《菊豆》景点,看到从一口口大缸里变幻出色彩神奇的面料,就被那些美的颜色迷住了,染织的种子似乎就是从那一刻在她的心里悄然播下的。然而,那时候她还并不知道这意味着自己将来会走上染织的道路。

  初中毕业时她听从父母之言考取了省城的一所建筑中专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在芜湖的一家水利建设单位工作。但因为对这份工作实在产生不了热情,而是对茶艺充满了好奇,便顺应自己的内心瞒着父母辞掉铁饭碗,应聘到一家茶楼工作,但是不久以后她又跳槽到一家房地产公司。在这期间,又因为喜欢画画,她一边工作一边拜安师大的一位美術老师学习美术创作,这位美术老师见她颇有艺术天赋,就鼓励她重新参加高考。于是黄老师又重新拿起课本复习考试,结果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大学。研究生毕业再次回到母校,很巧合她又认识了芜湖高级工艺美术师、芜湖铁画研究会副会长沈涛老师。沈涛1983年毕业于芜湖纺织工业职业学校染织专业,在芜湖印染行业工作多年,又是近代芜湖染织大家族范家的后人,很多已经丢失的古法染织技法和技艺后来她都是跟着沈老师后面一点一点学习到的。

  黄老师说,这一路走来虽曲曲折折、兜兜转转,但正因为这么多的“巧合”,才使得她很顺利地走上浆染这条路,并将失传了至少三十多年的芜湖手工染织技艺成功恢复。

  其实,让黄老师更引以为荣的,是家乡芜湖的浆染业,在明代时就称雄全国了。凡了解芜湖的人都知道,芜湖浆染,早在明代就是这座江南小城的名片。被誉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的《天工开物》一书中就说:“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可见芜湖浆染业的历史地位。历史学大师翦伯赞也曾在他的《中国史纲要》中作过总结:明代时全国形成五大手工业中心区域,它们是松江的棉纺织业、苏杭的丝织业、铅山的造纸业、景德镇的制瓷业和芜湖的浆染业……

  说起芜湖浆染业的兴盛历史,黄老师说还和一个叫作阮弼的徽商有很大关系。明嘉靖年间,徽州人阮弼来芜湖经营浆染业,成立赫蹏局(即浆染局),把本名不见经传的芜湖浆染业从染纸发展到染纱、染布,一步步做大、做强,做到了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标准、一流的管理、一流的品质、一流的创新,形成了全国浆染第一品牌——浆染尚芜湖。

  那时候棉布经浆染后,大都须经过碾压。碾布所用优质碾石,就产于芜湖,即芜湖古八景之一的“荆山寒壁”石,所产一种石头性冷质细,无论怎么摩擦都不会损坏布匹,是做碾石的上等材料。碾石也叫踹布石,老百姓俗称元宝石,有几百斤重。当布匹染完后,为了使布匹更平整,颜料更好地渗入棉布纤维内,要把布匹卷成卷,放在一块大青石上,上面再压上碾石,人手扶栏杆踩在碾石的两边用力碾压,经过这样处理的布匹不仅颜色均匀,布匹显得平整光滑、紧实细腻,而且穿着更舒适,能够有效避免布料缩水等情况。

  这就是原始的踹布?我有点不太相信。黄老师笑着说,确实是这样,这也是当时芜湖浆染业为何出名和发达的重要原因之一。学院曾要求她恢复原始踹步的场景。场景模拟恢复很简单,但问题在于这样的踹布石也就是荆山寒壁石早已经没有了。唯荆山寒壁石踹布最好,另外它还有特殊的医用功效,在当时的价值每块多达十余两。没有这样的踹布石,又如何能恢复这样的场景呢?

  我所要染的,只是植物本身的颜色

  如今芜湖古八景依旧在,但荆山寒壁石和踹布却早已成为历史,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之中了。因现代染织技术空前发达,纱线结构早在织之前就已经处理得非常精细,所以早就无需了“踹布”这项环节和技艺。但数千年的传统手工植物染古法技艺已被完整地传承下来,并不断创新。

  世间所有的美丽都源于大自然的馈赠,植物染所赋予的天然色泽与清香的独特魅力,令人心驰神往。“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只因思念的那个人穿着绿色的罗裙,所以爱屋及乌,对随处可见的绿草也格外怜惜。因植物染料是从大自然的植物中萃取出的,所以植物染是一种纯净的、天然的染色方法。通过熬煮和媒染的方法提取植物根、茎、叶、果、皮、种子中的色素作为染料给织物染色,就是植物染。

  说话间,黄老师已为我拿来她的一些染织材料和作品与我讲解和欣赏。其中有她亲手缫的丝线和编织的围巾,也有她亲手染的布艺和服装,仔细抚摸和欣赏,每一件织物都是绝美的呈现,令人惊叹不已。我不啻为一名她课堂上的学生,为我打开了植物的斑斓世界。

  一条以天青色为主色调的渐变色丝织围巾,长180厘米,宽38厘米,重量只有18.89克,黄老师说这是她目前为止织的重量最轻的一条围巾。从缫丝到染线再到织布,黄老师只用红茶和蓝靛两种植物染料经反复浸染得到七十多种颜色不同的丝线,然后用多种织法织成,其整体色彩淡雅,却又变化丰富,轻柔丝滑如同云彩一般的蓬松质感,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亲手感知,是绝对无法相信,世间竟有如此美妙的织物,这是怎样的一双巧手织成的呢?

  一条淡咖色薄如蝉翼的长丝巾,其底色古朴素雅,是用红茶整体染成的,而后又在上面印满了细细长长的小叶桉树叶。另一条长丝巾,整体是用枇杷叶染成的,呈现的是淡雅柔嫩的粉色,而后又在上面拓满了尤加利树叶圆形图案,像缀满红彤彤的小柿子,瞬间就使它变成了时尚的流行物,美得让人爱不释手。黄老师说,这叫作植物热转印,通过高温将植物转印在织物上,形成美妙的色彩与图案。这是一场织物与植物的美妙约会,是植物与织物的完美交融,更是植物的灵魂在织物上的美妙延续。

  一件由亚麻和化纤混织的蓝染衬衫,黄老师叫我放到鼻子底下闻一闻,看是否还有蓝靛的味道。这件蓝染的衬衫虽然已经穿了两年多了,但颜色仍然清晰均匀,散发着蓝草的淡淡香味。这是两年多前黄老师带着学生一起建的蓝缸,也叫古法建蓝。草木染的最初是从蓝染开始的,第一步是建蓝。建蓝需要全身心地投入,通过观察靛花色泽、状态、气味,反复调整,直至达到染色最佳状态。当一切准备就绪,织物和丝线就该下缸了,夹缬、绞缬、灰缬等不同的染法,体现出蓝染深阔的内涵。

  蓝染工艺最大的特点还在于,染料都是自己种植的,收割的蓝草经过浸泡、沤制、发酵变成蓝靛,做成染缸,成为纯天然的染料。而纯天然的染料也只能染纯天然的织物,如棉、麻、丝、毛等,化学纤维就无法运用植物染。比如这件衬衫因面层为麻,底层为化纤,所以它的面层颜色染得很均匀,底色却有些泛亮的感觉,这是没有上色的缘故。因此这件衣服染出来就是夹花的花色。

  相对于人工合成染料,天然植物染具有安全无毒、色泽饱满、气质淡雅等特点,是人工合成染料所无法企及的。每一个从事植物染的人,久而久之,都会对色彩有一种奇妙的感知,行走于自然界中,每看到一种植物,都会联想到用它来染色的话会呈现出什么样的色彩。如吃葡萄时吐出的葡萄皮,竟然可以染出不同层次的紫色;洋葱皮煮一煮泡一泡就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黄色;枇杷叶可以染出温柔的粉色、茶叶能染出古朴的淡咖色、柿子可以染出饱满的大地色……而我所想要染的,只是植物本身的颜色。黄老师愉快地说。

  为什么是植物本身的颜色呢?我问黄老师。原来植物染色的特点还在于,它的神秘和捉摸不定,在进行面料的染制过程中,永远有着意想不到的惊喜。同样的染料染制出来的色泽效果、花纹图样不一定相同,那种自然过渡的色晕和随机产生的花纹,便是植物染艺术的动人之处。每一种植物都有它的性格和内在的特性,就和人类一样,它会选择它最好的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尊重它,顺应它的特性和自我表达,一切崇尚染料的自然效果。当我们穿着由这些植物染成的衣物,不仅有着一种经过时间沉淀后质朴的美感和天然的草木清香,而且这些从大自然中汲取的丰饶色彩,萃取于植物,又沉淀于织物,能使我们感知到我们的生活,与草木有染。

  茶染,一幅质朴的山水画

  什么是媒染?为什么要进行媒染?我提出这样的问题。黄老师告诉我,因为并不是所有的色素都可以轻易地染着在纤维上,纤维与色素的结合往往需要借助于媒介的帮助,这种媒介物就叫作媒染剂。媒染的作用除了具有发色效果之外,还具有相当程度的固色作用,在天然染色中极为重要。

  媒染剂除了天然的草木灰、石灰水、明矾、铁锈水、醋等物不会产生公害外,还会使用多种含金属盐的化学品,如醋酸铝、醋酸锡、醋酸铜、醋酸铁等物,这些化学品或多或少对环境有些影响,但比起化学染料来说非常微小。其中铝、锡、铜等金属盐因用量极少,且醋酸易于分解,故仍颇具使用价值。

  但除此之外,自然界还有很多含单宁的植物,它们不需要借助任何媒染剂,可直接用来给织物染色,比如茶叶和茶染。

  说到茶叶和茶染,黄老师说她从很早的时候就喜欢喝茶,对茶艺也颇精通。茶染也是她目前正在進行的科研项目之一,更深有体会。

  茶染其实是植物染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植物染深层次发展的产物。我国茶文化博大精深,茶染早在古籍里就有记载。因茶叶中含有茶多酚、咖啡碱、单宁酸和多种矿物质等成分,用茶叶给织物染色,不仅不用添加任何化学助剂,操作简单,而且其本身有一股淡淡的茶香,天然无害,十分安全。

  茶染的颜色虽然不够丰富,只能染出咖啡色,或者是淡咖色,用不同的茶叶和不同的方法,染出来的颜色只是深浅度不同而已,但它的整体颜色都比较古朴、素雅,耐人寻味,如一幅质朴的山水画,整个的色调给人感觉特别具有文人气息。

  茶染看似烦琐,其实不难,用日常泡茶的茶叶或茶包就能染布。红茶色泽最浓,普洱、铁观音也有不错的染色感,绿茶则可产生较淡的晕染效果,有时绿茶比红茶的染色效果更好。另外不同茶的交互运用,时淡时浓的渐层,会使色彩更加素雅有味。

  所以黄老师说,研究茶染,首先是因为特别喜欢。当她和她的学生团队穿着自己用茶染的服饰参加全国各地的一些雅集活动和茶艺大赛的时候,多次因为服装的与众不同吸引了众多评委的目光,给团队加了不少分,因而多次斩获金奖和一等奖等大奖。

  其实,黄老师决定做茶染研究的初衷,并不是为了获奖,而是为了惜物和不浪费。因为喜欢喝茶和研究茶艺,黄老师还是芜湖市茶艺协会的副会长。喜欢茶文化,对茶情有独钟,一直是刻在她骨子里的基因。我们安徽又是产茶大省,有着得天独厚的丰富资源,从十几年前开始,每年春天,她都会到黄山、泾县、歙县等这些江南茶场走一圈,去走访当地的茶农。在这些年的走访当中,她发现每年都有好多茶农因为做茶工艺失败,或是储存不当,或是因为自然灾害被洪水浸泡等原因,导致茶叶变质有异味,卖不上价或卖不出去,就浪费了,都当作垃圾倒掉了,非常可惜。茶农损失惨重,心痛不已,她看着也跟着掉眼泪,怜惜那一片片叶子,仿佛怜惜一个个小小的生命,想着能有什么办法帮助茶农减少损失,恢复它们的生命呢?于是她就想到了茶染,跟茶农说要将这些茶叶回收,尝试做一下染色实验,或许还有实现其价值的机会。

  那时候黄老师还从未涉及茶染,只是想尝试一下,并不知道结果会怎样。谁知拿回来以后,染色效果非常好,特别神奇,给了她意想不到的惊喜。也就是从那以后,她去江南大学攻读研究生,就把研究方向定为茶染面料的创新设计这一研究课题。如果能够通过专业知识,把别人丢弃的废物变废为宝,让它继续焕发新的色彩,恢复它的生命,黄老师认为她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当的,从此也一发而不可收。对于不同的天然面料,茶染究竟会呈现出怎样不同的色彩?在后来的研究中黄老师做了非常多的精细化的实验,也得出了重要的科研成果。由她带领和指导学生用茶染面料设计制成的服装,在每年的安徽省大学生纺织服装创意设计大赛上都获得了一、二等奖。

  芜湖浆染,助力乡村振兴

  第二次去黄老师家采访,已是二十天后的一个下午。我的稿子虽已完成大半,却不知道怎样结尾,所以这次想和黄老师联系能否让我再次登门拜访。但是黄老师告诉我,这几天她就要启程去西藏理塘县了,她和她的学生团队受当地县委邀请,为助推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去一个叫妈妈树的乡村,进行植物染织以及传统手工艺品纺织物服饰文创产品的培训。

  我犹豫了一下,问黄老师这次去要多久才能回来呢?放暑假还这么忙,芜湖这边不是才刚刚结束“三下乡”乡村振兴活动项目吗,现在又要去西藏了呀!

  黄老师说,大概要半个月的样子。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进藏了。早在2018年至2021年,她每年暑假都带领她的学生团队进藏去帮助恢复当地的植物染,助力乡村脱贫攻坚。此前的工作在去年就已经顺利完成。如今又受邀请,仍然是帮助当地进行染织技艺培训,寻找和开发更好的植物染材,助力乡村振兴。

  我突然灵机一动,“助力乡村振兴”,这真是一个再好不过的结题。可黄老师这两天就要出发了,而且要到半个月以后才能回来……我说明心意,心里正沮丧采访和写稿工作又要向后推迟半个月了,没想到随和亲切的黄老师在听完我的诉求以后,竟很爽快地回复我说,她一定会在走之前再见我一面的。我不胜感激。随即我们约定,就在她出发的前一天下午再去她家见面!

  这一次黄老师为我们泡了一壶保存了三年多的铁观音茶,我们的谈话仍然在袅袅的茶香中进行。

  关于西藏理塘“妈妈树”项目,黄老师说,由于那里的婚约习俗与我们这里有所不同,很多藏族女孩成年以后未婚生子,因男方不受婚姻约束,就导致出现很多的单亲妈妈,她们有的一个人要抚养好几个小孩,又没有固定收入,生活非常贫困。在当地有一种染织叫作“妮热”,汉语的意思是羊毛被毯,是藏族纺织老手艺,也是藏民族在雪域高原必备的生活用品,伴随着草原牧民从远古一直走到今天。2014年,理塘妮热制作技艺被列为甘孜州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当地政府为了解决贫困妇女的生活问题,用文化扶贫,非遗致富,带动民族手工艺发展,促进旅游开发,每年暑假都发邀请函至安徽工程大学,邀请黄老师和她的团队去当地帮助他们设计、改良和创新妮热的浆染、编织技艺等,然后由当地政府帮助销售。经过文创改良后的妮热产品式样比传统式样更加独特美观,也更符合当代生活的需要,所以销售非常可观,备受游客和消費者的喜爱与好评,使贫困妇女家庭每个月都增加好几千元的固定收入,解决了生活保障问题。

  那么这次芜湖的“三下乡”项目又是怎么回事呢?我问黄老师。黄老师没有直接回答我,而是问我,你听说过莲梗丝可以制成衣服穿在身上吗?我惊讶地摇摇头。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这是屈原《离骚》中的句子。古人以芰荷、芙蓉制成衣裳穿在身上,在今天看来,这虽是当时诗人的浪漫想象,但其实早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就有过藕丝织布的相关记载,只可惜,无论是相关纺织物还是纺织技术都早已失传。但不可思议的是,如今人类又千真万确将荷制成衣服穿在了身上,而且价格比黄金还贵。在缅甸,就有专门生产这种莲梗丝织物的工坊。有一年暑假,黄老师就曾去那里考察这项当地的传承项目,抽取莲梗丝搓成丝线制成织物,半个月,她才搓了900米。而如果想将其捻出的纱线织成一条围巾,恐怕要一个暑假的时间。自缅甸考察以后,就在去年和今年的暑假(明年暑假还将继续),为了助力乡村振兴,黄老师带领学院学生带着芜湖浆染技艺“三下乡”到湾沚欢乐桃园,深入乡村进行实地考察工作,对当地荷叶采集后进行莲丝纤维提取,纺纱织布,制成珍贵的莲梗丝纺织品,在带动乡村振兴发展的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专业提升。黄老师说,将莲梗丝制成织物,变废为宝,不仅具有文化传承的意义,而且很快会成为乡村振兴的一个新兴产业。但目前荷农对这方面的认识力度还不够,她和学院这边还要经过一些系统的实验,挖掘其中的应用价值,努力争取资源。这种莲梗丝纤维及其制品具有清凉挺爽、透气舒适、吸湿快干、贴身抗皱、健康环保等特点,可制成织物穿戴,也可开发新女性护肤产品,如果将来能推向市场的话,年产值将达上亿元。

  我惊叹不已,没想到一直以来心目中喜欢的荷竟还有如此巨大的价值。除此之外,这次的“三下乡”活动他们还发现,那些枯焦的荷叶、莲蓬壳、莲子壳等看似没用的废弃物,被荷农成堆地扔在那里当作废弃物焚烧,很是污染环境,但在这些染织家们的眼里,它们都是宝贝,是上等的天然植物染材。被他们回收以后,经过熬煮之后提取天然染液,染丝织布,既实现了废物利用,节约环保,同时又为荷乡人提供了一份收入。

  浆染传承,生生不息

  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又是好几个小时过去了。因第二天一大早黄老师还要坐长途车到机场,然后再乘好几个小时的飞机到西藏理塘。我与黄老师告别,希望她晚上能早点休息,养精蓄锐,因为每次到了理塘以后不仅要克服难熬的高原反应,还要在规定时间内圆满完成工作任务,非常辛苦,所以不敢多耽误她的时间,并预祝她一切顺利!

  这些天在写稿的同时,我还一直关注着黄老师的微信朋友圈动态。还记得她临走时跟我说过,叫我多关注她的朋友圈,在西藏的工作她会适时发朋友圈的,希望对我的写作有所帮助。看黄老师的朋友圈,就如同和黄老师一同飞去了西藏,一同翻山越岭,气喘吁吁地去寻挖藏地黑泥和紫草等新鲜染材;一同与藏族妇女在欢乐的歌声中纺线织布;一同去藏民家看多年收藏的宝贝;一同喝阿妈奉上的酥油茶;一同将纺好的羊毛和织物做天然植物染……

  在给这篇文章结尾的时候,又快过去半个月了,我想,这次黄老师在西藏的工作应该差不多结束要回来了吧。但是我不敢发信息打扰,或许此刻她正在和当地藏民依依洒泪惜别;或许她刚上飞机正在飞回来的路上;也或许她已拖着疲累的身体回到家里,正瘫软在床上……

  只是我感到非常抱歉,因为这一个多月来的采访和写作,我对自己并不感到十分满意,因我拙劣的文字不能写出黄老师风采与植物神奇色彩的万分之一,只能这样草草作结,真的是万分抱歉!

  但令我感到倍有信心的是,黄老师说过,现在关注植物染、喜欢植物染的人和机构越来越多,因传统植物染艺术与现代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环保理念越来越接近,虽然植物染制品目前具有较高的销售价格,但还是受到大众的喜爱与追捧。在传承和创新传统植物染技艺方面,虽然目前芜湖只有黄老师一人承担了传承的责任,但实际上她还有一届又一届的很多学院的学生,她早已把她热爱的染织的种子播撒在他们年轻的心田,无论是在聋哑学校的公益课堂上,还是在生活实践中,抑或是一届又一届的服装创意设计大赛的颁奖舞台上,都有她和她的学生团队们努力的汗水和收获的喜悦。

  而这些孩子们,将来无论是考研、考博,还是直接走上工作岗位,或是自主创业,但无一例外他们都会走上喜欢的服装设计道路,走进天然的植染世界,把精彩帶到生活的每一个地方和带给身边的每一个人。也相信终有一天植物染一定会真正融入我们的生活当中,让每一个人都能体会和感知到隐藏其中的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以及历史源流和风尚,且生生不息!

  责任编辑 黄月梅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