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团场部分开荒的条田土质差、盐碱度高,土地平整度相差较大。为了改变条田土质,团场对条田实行土地平整,通过种植水稻来改善土壤质量,每个连队年初都有水稻种植计划,每名职工都被划分了管理水稻地的任务。
水稻种植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平整地块的标准是“高差不过寸,寸水不漏泥”,这对平地水平的要求是很高的。连队用机车打好引渠和埂子后,先用55拖拉机、平板刮地车把每块地大致刮一遍,之后就由职工人工平地,还规定了平地验收进水的时间。
为了平好水稻地,连队库房准备了很多的独轮车,方便职工借用。我分的水稻地任务是21号地和23号地各一块,刚开始平地的时候,我不太会看地,蹲在地块里,看了半天也没看出哪里高哪里低。看到别的职工干得热火朝天,扬起坎土曼挥甩着土,我却不知道从哪里下手。于是我虚心地向老职工宋红兵请教,他教我蹲在地块的一角,以其他三个角为点观察地块的水平面,就可以看到地块中的高低。近点的地方采取甩土方式取高填低,远一点高的地方取的土放在独轮车上,推到矮的地方打平。推独轮车看似轻巧,其实大有学问。首先马步要扎稳,双手要把握好平衡度,水稻地大多较虚,所以推独轮车还要有劲,否则独轮车推翻现象时有发生。有的老职工总结出推独轮车的诀窍为“马步扎得稳、屁股扭得好、手劲力道足”。经过多次实践练习,我很快学会了平水稻地的技巧,在地块里边看边平,经过两天时间的平地,地块通过了连队技术员的验收,我大大地松了一口气。技术员何茂云告诉我,通过放水超平后再到地中看看,不平的地方再细化平一下,确保达到高差不过寸的平整标准。
那时水稻种植一般采取条播模式,土地平整结束后就开始播稻种,播种结束后,负责放水的职工开始放水,稳定水层工作。水稻生长过程中,我们要干拔草、洒肥料、喷施农药等工作,每次到水稻地干活,都是职工一起集中去干,要求一天之内结束拔草工作或是施肥工作。水稻地杂草以稗子草为主,和秧苗有点像,还有三棱草、芦苇草等其他杂草。每次去拔草时,职工在水稻地跟逛巴扎(集市)一样,人来人往、川流不息,说话声、哈哈大笑声此起彼伏。水稻地的管理工作一直持续到水稻收割才算完成任务。
水稻种植还有育秧插秧模式,先在育秧条田里把秧苗育好,管理至秧苗可以移栽时再拔秧苗进行插秧。那时劳改队的水稻地大多采取的插秧模式,连队也分有插秧任务,每次插秧都是提前通知,带好装秧苗的袋子和打饭的盆和碗,大清早坐上55拖拉机赶到劳改队,开启插秧大战。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尽快完成插秧任务,连队副连长把职工分成三批,第一批负责拔秧苗,第二批负责运秧苗,第三批负责插秧。接到任务分工,大家挽起裤腿,撸起袖子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插秧的职工也先去了秧苗条田拔秧,待装满一车后拉到插秧的条田,把秧苗抛丢在地上,手拿秧苗一字排开开始插秧,负责拔秧的职工继续拔秧苗,拉运秧苗的负责把拔好的秧苗扛出地外,运到另一个插秧的地中。一时之间,大家各司其职、团结协作。插秧的职工一手拿秧苗,另一只手分出秧苗快速插入地中,大家你追我赶,连头都不抬一下,弯着腰一个劲地插秧。拔秧苗的职工手咻咻地不停拔着秧苗,一会儿拔好一把,绑好扔到地边,运秧苗的职工不停地扛着秧苗袋子往插秧地中运送。真是人多力量大,不一会儿就插了好几块地。
不知不觉到了中午,连队送饭的职工远远地开始吆喝着“开饭啰,开饭啰”,大家走出地块洗洗手,排着队拿着碗去领馍馍和菜汤,坐在条田边的空地上吃午饭。男同志吃饭较快,有的吃了两个馍馍,女同志才吃了一个馍,菜汤一般都是白菜粉条豆腐汤,里面放有姜末和葱花,味道很是好喝,有的喝完一碗又去打了第二碗。
到外单位干活,尽管很累,但大家都不愿休息,都想早点完成团交给连队的任务,不愿意落在其他单位后面,也培养凝聚了大家的集体荣誉意识。于是大家吃好饭又继续忙碌起来,干完一块、一块、又一块,终于完成了两个引渠的插秧任务。虽然大家的手被水泡得发白了,腰又酸又疼,但看到满地绿油油的稻田,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副连长一声令下:“收队回家!”大家收拾东西坐上车,嘻嘻哈哈、叽叽喳喳一路说个不停,还有同志带头唱起了《團结就是力量》,迎着朝阳出发,踏着夕阳归家。
金秋十月,蓝天下一望无际的稻田泛着金光,沉甸甸的稻穗迎风弯腰摇摆,收割机轰隆轰隆忙着收割水稻,拉运稻谷的车辆装载着一车车稻谷奔驰在前往加工厂的路上。想着这些金灿灿的稻谷中也有我辛勤付出的成果,我的心里感到格外高兴。为了保证稻谷颗粒归仓,我们还积极地到收割结束了的水稻地去,寻找倒伏无法收割的水稻及掉落的稻穗,运回连队,人工晾晒打好后交到加工厂。
多年以后,这些美好的画面一直在我的脑海里萦绕,蓝天下,稻田里,微风中,一群朴实的人们在欢声笑语中辛勤地劳动!
责任编辑 王子倩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