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可疑的逃避者

时间:2023/11/9 作者: 安徽文学 热度: 12614
子不语

  显然,作家郁小简试图在《去温暖的地方》小说文本里,为我们塑造一位为了追求纯真爱情或人性之温暖而远离都市的反叛和不妥协的现代女性形象,力图为我们展示在物欲、金钱和资本对人性污染和摧残的残酷现状下,以及个体坚守精神纯洁所要付出昂贵的代价,这可能是作家写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小说创作的由来。应该说此类主题小说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已有众多作家写过,要想写出精彩和不落俗套很难,作家郁小简如此迎难而上的“向难度写作”精神是值得推崇的。当然,这不是我要评说的主要方面,我射向其文本的箭翎是对作品主人翁夏沫形象成立与否的讨论和批评。

  作家在《去温暖的地方》给我们塑造的夏沫是一位被“奶奶”在“一个冬天雪地”捡回来的弃婴,并被奶奶养大,在奶奶那里她感受了人间大爱和人间温暖。故此,她离不开奶奶,哪怕当自己第一个恋人——“他”的出现后,(“他”是“一个让她感受到温暖,想去亲近和永远拥有的人”)夏沫也不会因为爱情而离开故去奶奶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同时,她又是位待字闺中的“老姑娘”,她拒绝“韩总”给她优渥的物质生活,最终,选择离开,去寻找她自己心中的“温暖”。这是小说文本所提供给我们的人物形象和故事线索,但它让我怀疑的是小说人物成立的可能性,或者说是文本成在的可疑性。

  首先是夏沫的情感表现的可疑性,夏沫和第一恋人——“他”只见过三次,就爱上了“他”,而当“他”向夏沫求爱,并要求夏沫“你要不要来我的城市?”时,夏沫却反常的拒绝了,并一直到“他”成家有子时,还时时牵挂,或常常为了自己情感空虚无助时去微信于“他”,内心里渴望“他”“海洋般的包容和宠溺”。这种情感可以说是扭曲的,病态的,既然你拒绝了“他”,就不该再去打扰别人正常的生活,并且“他”对夏沫的微信只是礼节的回应。这时要做独立女性的夏沫就理应果断割断这个单相思的,然而她一直暧昧让它存在,或藕断丝连,这让人看得极不舒服,也有悖作者对主人翁形象设计初衷。此外,夏沫对“韩总”的爱情更是不可理喻,从一开始的勉强见面到第二次就关心“韩总”要把头发全部理去,并接受“韩总”从越南带回来的礼物,到最后的拒绝和没有告辞的离开,这也是不正常情绪个性的流露,为了让夏沫的离开有理由,作家设计了韩总让她不领证为自己“生个孩子”这个前提,使读者产生对韩总自私和贪婪的鄙视,对其丑恶灵魂的厌恶,以及资本对真爱侵袭的仇恨,但夏沫本不该暧昧的接受其礼物和说诸如“理发”的暧昧言语以及态度。即使不同意韩总开出的条件,为何非得离开奶奶生活过的地方,去小渔村寻找“温暖”。这里存在着一对矛盾体,因为“奶奶”生活之地不能离开,所以拒绝“他”或者是拒绝“真爱”,同时,因为拒绝“韩总”又离开“奶奶生活过的温暖之地”,去小渔村找温暖,这就有了说不通的自相矛盾。夏沫到底为何要离开、要拒绝,姑且我们先不说韩总的求爱,只说对“他”求爱,为何拒绝,仅仅是不能离开“奶奶”生活过的地方,那么最后,缘何又能离开“奶奶”生活之地,这地方不是夏沫一直自認为的“温暖之所”吗?这里有温暖干嘛还要去“小渔村”寻找温暖?那里真有温暖吗?一切变得不可理喻和可疑。

  去温暖的地方,这里的“去”不是“去往”,我认为是“逃避”或“逃离”,夏沫的形象给我的是逃避者,不客气的说是病态的逃避者形象。说其病态,是她看待生活和处理感情的病态,是她对待友情的病态,在她的眼里乐于助人的苏苏是粗鄙的,是势利的,是贪人便宜的,把自己介绍给韩总是有目的的,那么既然夏沫全知这些,为何还要和苏苏交往,这让人反过来看到夏沫真诚的可疑,或者是她的虚伪。说其逃避或逃离,是夏沫既不愿接受真爱,又不愿接受有附加条件的“假爱”,她认为这一切都不是“温暖”的,是“冰冷”的,只有回到“奶奶”那里才有温暖,才能得到爱,所以,她卖掉奶奶留给她的房子,去了“小渔村”,表面来看,她拒绝“韩总”是不向物欲和资本侵袭的抗争和不妥协。其实,她卖掉奶奶的房子,拿着钱无厘头的逃离,还是在有金钱的保证下,去实现自己所谓的高贵精神的抗争,而这钱是“奶奶”的房产所得,是“奶奶”的馈赠,却不是自己挣来的钱,这种假他人之财产去实现自己抗争目的,此时变得可疑、苍白和矫情。

  当然,我不会倡导所有人都去拜金,去向资本俯首称臣,而放弃对道德和爱情的坚守和捍卫,我对夏沫拒绝韩总的行为是赞成的,只是不赞成她的逃避和她拒绝“他”。我一直认可哈维尔所说的生活是一种有尊严的生活,有了这种对尊严的吁求,才有可能不屈服于对自己生活整体质量的放弃。人活着是为了有尊严的活着,夏沫的逃避从她的视角里是为了寻找“温暖”,其实是为了追求有尊严的活着,这也是我欣赏的,只是作者给予夏沫人物塑造变得扁平化和病态状;同时也是作家主观意识形态强加给小说人物的,许多方面是有悖于人物情感和内在逻辑的。评论家白烨曾说过文学作品“要用感性,写好理性”,理性的东西要有感性来注释、展示、刻画、形象的表达出来,作家郁小简希望通过夏沫追寻“温暖”来表现一个反叛的、不妥协的现代女性形象,出发点是好的。但在小说里展现给读者的是有着病态心理,处事方式互相矛盾,性格冷漠,敌视一切的冰冷情感怀持者和逃避者。因而,我只能说郁小简写出了一位病态的逃避者,其他,文本里我没有发现什么可赞的地方。小说的结尾设计是平常的,无力的,生硬的,无逻辑的。

  责任编辑 乔 霞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