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写好散文的第一步

时间:2023/11/9 作者: 安徽文学 热度: 15640
黄艳秋

  中国的散文是一派大气象,人人都可以为之,人人也都可以批评之,一句话,只要你心中有情,情之所致,你都可能写出一篇散文来。

  但是,自己写的“好不好”,写的“像不像”,那就由不得你了,那就得等读者说了算。所以,你的读者也许会说“好”或者“不好”,也许说你写的“像不像”我们时下真实的生活,也就是你写出来的东西假不假,不用你解释,一目了然。而有人还会这样发问:“难道散文就只是写的像不像就完事了吗?”他的言下之意是,如果你的这篇散文的标题让他重新作文,他会比你写的更好。

  当然,你或者会说这只是他一个人的一厢情愿罢了。

  说到底,写散文就好比玩数码相机一样容易,不用学,谁都会,没有年龄限制,没有地域区别,什么时候都是如此。紧接着,下一个问题就出来了:“谁比谁写的更好?”

  能做到“我的散文比你写的更好”的人少之又少,为什么呢?因为散文太难写了,太想写好但总是写不好,不仅我们这样感叹,古人也曾经这样感叹过。历数先秦时期的散文,到唐宋八大家的名篇佳作,仅仅从流传下来的一些篇什去比较,能让我们一口说出来的佳句真的很稀少,比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让我们至今能吟诵出的“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山水之间也”的名句,这是游记一类的散文。难道后人就没有写过好的游记散文吗?多了,不用举年代特别远的例子,就说当代,就说今天或者我写这篇文章的此刻,不知道又有多少人在写游记散文呢。但是,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欧阳修体散文之后已经很少有人从他的影子下走出来了,一千多年过去了,我们看到的游记散文还只是停留在欧阳修体散文的模式,也就是说这类散文没有什么进步,没有什么创新。但是到了1996年左右,余秋雨的游记散文出来了,他在游山玩水之余加入了“文化”,他把散文当作一种文化来对待,单单他的创新精神,就高出许多人许多倍。

  当然,我们还会有这样的忧虑:余秋雨散文出现之后,有多少人在模仿“余体”,想把自己的游记散文写的超过余秋雨,但是现在,还没有人能在创新方面与之相提并论。

  在散文中呈现生活的真实,呈现生活中的自己,我认为才是我们写好散文的第一步。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