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总是把他那两块金黄色的军功章挂在胸前,从未使它离开过自己的身体,既使是一年四季衣服的洗换,父亲都忘不了把军功章挂上,这已经成了他的习惯。
抗日战争六十周年纪念日的前夕,上级有关部门派人来家里采访父亲,让他诉说一下抗日战争时期的亲身经历,父亲显得无比激动,脸上露出了特别自豪的神色,皱着眉头,努力地思索着,回忆着,面对着采访人举着的话筒和镜头,憋得脸通红,半天也没有说出他的抗战经历来。父亲的年纪大了,记忆力已经减退,那些故事也许将永远地留在记忆中。
没事的时候,父亲会经常用手抚摸军功章,有时还自言自语地说着什么,每当这个时候,从他那慈祥的脸上可以看得到,父亲显得是那样的骄傲和自豪。我真后悔自己为什么不在父亲思路清晰的时候,好好地和老人家聊一聊他那军功章里的故事。现在已是88岁高龄的父亲,已把过去的经历忘的一干二净。为了能从父亲那里尽可能地了解一些线索,八一建军节的头一天下午,我和父亲交流了有两个多小时,面对着父亲胸前挂着的两块军功章,我引导着父亲打开了话题。
父亲的回忆已很难理出个头绪来,时间、地点、参加战斗的次数和具体情节,他无法说得准确。他只知道年轻的时候家里很穷,家住在微山湖的岸边,跟着县里的武装大队打游击,经常撑着一艘二尺长的小木船给湖西的部队送信。
有一次送信途中遇到了鬼子的巡逻船,为了不使信件落到鬼子手里,父亲机灵地带着信弃船跳进了湖里,游进附近的芦苇荡,整整游了一个下午,才游到湖西的岸边。父亲爬到湖岸时,由于又累又饿,两条腿已经不听使唤,睡在岸上起不来了。不知过了多会儿,在一老乡的搀扶下,父亲才把信送到了目的地。再后来,父亲就到了省军区鲁南特务团六连任连长,参加了文风山、小红山等大小战斗多次,同时也多次荣立战功。
在父亲模糊的记忆里,打的最激烈的一场战斗,还是小红山战斗,虽然已忘记了当时的战斗是一个什么样的场面,但父亲还记得那场战斗的指挥员是特务团的团长刘金山,当时是夏天,天气非常热,子弹打到地上泛起尺把高的薄土,战斗打得既艰苦又激烈,持续了一天一夜才结束,战斗虽然胜利了,但付出的代价也是沉重的,部队人员伤亡严重。
战斗结束后,部队的战士还编出了顺口溜,这个顺口溜父亲还记得一清二楚:“说鲁南,道鲁南,鲁南有个特务团,小红山战斗显神威,打死打伤敌人一个连。”父亲带领的特务六连在这次战斗中英勇不屈,奋力杀敌,集体荣立了战功,父亲和多名战士也都被特务团给记了功。
经过一下午的和父亲交流,虽然聊了很多有关抗战方面的事,但只是皮毛,终因父亲的记忆力减退无法再现当年。不过,我从他老人家脸上的表情可以了解到,父亲的军功章是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因为这里面有说不清、道不尽的许许多多的故事。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