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书房私语(随笔)

时间:2023/11/9 作者: 湖南文学 热度: 14185
■于晓威

  1,宏观上讲,小说是叙事的艺术。但是从小说内在意义上讲,叙事和叙述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叙事更多是指涉作品的内容,亦即所叙之事;而叙述更多是指涉作品的形式,亦即作者讲述故事的方法,采用什么手段。在文学实践中,平庸作家和优秀作家的区分有时候恰恰在于前者重叙事,后者重叙述。叙事代表事件和题材的公共资源,这往往是共知的,而叙述代表不同的创造和品质,是个人经验和技术理解的漫延物化的结果。优秀的作家在今天,甚至往往以叙述来对抗叙事,并形成有效的纠结。

  2,我见过了太多雷同的小说,正如我看到了太多重复的生活。人们需要小说,是因为人们想看到与生活不一样的东西。所以,小说家不要跟特定生活的记录者们——新闻记者抢饭碗。

  3,一般来讲,小说重虚构,散文重写实;小说重机智,散文重性情。成熟的小说家应当偶尔写点散文,这样做的好处之一是:防止自己在小说创作中有可能因日积月累而导致的技术主义和虚构惯性下,慢慢失去生命的坦诚和真情。

  4,然而,也许,事实是不会的。艺术家仍旧是这个时代最为敏感和敏锐的人。“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然而,艺术家属于少数的不掌握真理的人。他们以此来反抗一切既定和成熟的东西,这便是艺术。

  5,从理论上说,你写得越多,你重复别人或重复自己的可能就越多。一个小说家如果令读过他许多作品的读者只记住了作家的名字而不记得作品,那不是因为读者的记忆有欠缺,就是因为作家的作品太过重复和平庸。世界上只有这两件事让人麻木,重复和平庸。

  6,记住:在坚定的公众写作中坚持把写作“缩小”为个人的,,如此,写作才不是为了个人。

  7,一个真正的作家,他的生活因为不断内倾于写作,以至于写作之外没有了生活。

  8,好作家像是一个手持烟花在燃放的人,呈现繁华是因为他身处黑暗和孤独。

  9,文学解决人生问题的唯一方式就是它一直制造问题。

  10,大家太热衷于创作的风格问题,通常把创作分为平淡质朴和精心雕琢两种。事实是,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作品内蕴究竟是活的还是死的。

  11,获得某类文学奖,意义上等同于捡拾钱包。与生活伦理相同的是,你事先不要参与预谋和偷盗;不同的是,你得到后不必交给某人。如果说到个人能力,就是你日常肯做出弯腰的劳动。

  12,文学评奖,在我看来至少要有一半的作家担任评委才算公平。我们知道,理论往往是一种假设的东西,而创作往往是一种实践的东西。完全由假设来框定实践,它的意义让人怀疑。我尊重评论家,也和许多评论家是朋友,但是从实践的角度来说,我记住了尼采说过的一句话:没有成为一个评论家,这是艺术家的荣幸。

  13,继承传统才是尊重传统?事实证明不是那么回事。古典作家创造了许多写作技巧和理念,被后人大量继承和模仿。除了少数专家,由于我们绝大多数现代人身处当下、更多的是接触和阅读当下,反而遗忘了那些古典作家的奉献。比如著名的哲学和诗学话语:“人,诗意地栖居”,耳熟能详的是这是海德格尔说的,事实是,这不过是海德格尔引述荷尔德林说的;现在连小学生作文都会使用的“插叙”手法,有多少人知道这其实是艾米莉·勃朗特发明的?继承传统往往是湮没了传统,是对传统的大不敬。

  14,所以,最好的继承往往是创新。

  15,温家宝说:“倡导创新,就必须首先解放思想。”这是个简单的命题,经过总理说出,就更成为普遍的道理。然而,然而啊!好多人还是搞不懂——他们往往是文学领导者。

  16,邓小平说,我们要警惕右,但更要防止左。但我亲眼看到某家文艺大报有名家引用邓语,变成了“我们要警惕左,但更要防止右。”我相信他是故意篡改的,这很可怕。我的意思当然不是说篡改政治家语录可怕。

  17,也是应约给某家文艺大报写稿,我文章中引用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字句,但发表时被删去了“百家争鸣”,唯留“百花齐放”。咦?我连引用党的文艺指导方针都不被批准啊?

  18,“体验生活,体验生活,体验生活!”而我知道,有史以来,生活就分为现实生活和内心生活。哪个是真的生活?

  19,刘绍棠说:“深入生活方式因人而异,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是否深入,是要从他的作品来检验的。”如果我的理解没错,那也就是说,只要写出比较牛X的小说,那他就是有生活的。

  20,把社会人群分为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在我看来是伟大进步。有那么一群人单纯以脑力思考为快乐并赖此安身立命。这说明了一切。

  21,我不懂地理。但是给我指南针,我会凭此找到哪里是北。给我一盆水,我知道天上有真实的月亮。我虚构,所以我相信存在另一种真实的生活。

  22,既然我们并没有拒绝身边无所不在的现代西方科技文明和产品于千里之外,我们也深谙并一再证明了人种学上的不同种族、不同地域人群通婚符合和促进优生优育法则——那么,同样是这些人,为什么在文化和文学上固步自封、死守一方?

  23,整个人类生活既然是由不可置疑的三大方面组成:自然、社会、人,那么,这三者就不应该仅仅是并列关系,也是平等关系。也就是说,在文学中,你可以写自然,可以写社会,当然也不排斥写人——“自己”。

  24,简单的道理:没有身体就没有生命。然而文学的现实是,热爱生命畅行无阻,热爱身体死路一条。

  25,与其寻找意义,不如创造意义。

  26,体育的意义不在于比赛输赢,而在于以夸大的姿态和动作将意义推到极致。游戏的乐趣不在于熟练,而在于冒险和环节繁复。追求有难度的写作,是写作存在下去的理由。

  27,越是写地域的,越是世界的。这不是完整的真理。无数文学发展史证明另一半真理是,越不是写地域的,越是世界的。

  28,时下流行的是,地方领导和管理者往往倡导作家们要多写地域,但是要弄清的是,作为一个南方作家,如果他去写北方生活和风物——这也是写地域,鼓励者往往不会高兴。所以要警惕的是,倡导者是否从文学本质规律中说话。也就是说,作为作家,你是否一不小心有加入到旅游鼓噪者的行列中的可能呢?

  29,文学中,语言是为了表达思想,然而,真正的语言大于思想。

  30,不要在意小说怎样开头和结尾,要永远在意你内心和情节的欲望是什么。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