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做有趣的人,做有趣的人,

时间:2023/11/9 作者: 湖南文学 热度: 16840
赵国荣 马小淘

  赵国容(以下简称赵):小淘,你好!你的长篇小说《飞

  走的是树,留下的是鸟》读者反响很好,现在还写新东西

  了没有?

  马小淘(以下简称马):写,小说、散文。东西基本每

  周都写,一周怎么也得写点,证明我还是干点事的。

  赵:你小时候喜欢写作吗?小学就发表了不少作品,

  是不是你父母启蒙的?

  马:应该不是。我觉得遗传基因或许有,但是启蒙谈

  不上。我小时候不怎么愿意写,觉得写作挺无能的。也许

  是机缘巧合吧。我爸我妈一些朋友都是作家记者什么的,

  他们一起玩一起吃饭,讲家里孩子的事。我妈就讲我的一

  些事,有一个编辑,就觉得那事特好,动人,邀我妈写出

  来,我再写一个,两个一起发。我上小学三四年级吧,第一

  次发东西,有稿费呀,觉得挺合适的。

  赵:第一次发东西,有稿费,物质奖励,对你后来写

  作会形成一个小小诱惑吧?

  马:对呀,我小时候挺贪财的,现在也是,属于见钱

  眼开的类型。(笑)

  赵:你觉得你写作挺无能的?写作的人经常说自己

  不满意自己的作品。

  马:不满意自己的作品,那可能是别人的事。我有时

  候挺满意的,当然一段时间以后,会觉得不喜欢了,看不

  上了。但那正说明进步啊。

  赵:你后来上中学写了一本随笔集。现在有许多小孩

  也在边上学边写作,你是怎么兼顾上学与写作的矛盾的?

  马:我觉得上学还是以学业为主,学习也不是很难

  的事,想写作就先学好呗。我当时跟功课忙不冲突,那个

  随笔集是我交老师的周记,不出书也得写。写得相当

  垃圾了,觉得缺乏自己的东西,跟其他孩子交老师的

  东西差不多。那时候狂爱真善美,愤恨假恶丑,没有

  中间地带,写得不鲜活。但是好在还挺纯洁的。

  赵:现在看肯定不满意了,那时候思想很稚嫩

  的。上大学报什么学校和专业是你自己选择的吗?

  马:那时候小,家里还是要提出些建议的。爸妈

  都得帮着分析。

  赵:最后分析出上传媒大学读播音主持专业?

  马:我没有什么非要实践的宏远大志,对职业,

  事业,追求不明确。学播音也是觉得好玩,不是非要

  当主持人。当时考北广(中国传媒大学)要经过两轮

  面试,竞争比较激烈,而且文化课分合适,不是特别

  高,但也不低,跟我这种人正合适,所以想试试。我们

  那年全国报了4000人,录取了70人。

  赵:不错啊,一下就考上了!你很漂亮,美女做

  电视台主持人也很诱人的。

  马:累!我好逸恶劳,做电视台主持起早贪黑

  的,受不了!

  赵:还是作家比较自由一点。

  马:但是也有劣势。主持做一段时间就轻车熟

  路了,当作家一辈子都要动脑子,每一篇都得写新

  的,永远得再创造。

  赵:看起来各有利弊。哪个对你的吸引力更

  大?

  马:因为懒得琢磨……才读硕士的。我只是追

  求趣味,觉得活,一定要有趣。

  赵:你更喜欢写散文还是小说?人们都说散文易

  写难工。

  马:我第一次听说。什么东西想写好,都难吧。

  因为我还都没写好,所以谈不出太多心得。

  赵:中学时就已经练得笔顺了吧?

  马:我觉得我笔顺,还是大学以后的事。不交作

  文了,自己写才是真顺。我以前特会写八股,高中基

  本上写一个就特积极向上,老被当范文读,高考作文

  是满分,但是都不是我想写的东西。

  赵:参加鲁院是哪一年?怎么会想去的?

  马:2007年鲁迅文学院开了个“80后作家研讨

  会”,我去开会了,金炳华书记说9月有个班要开,欢

  迎我们“80后”去参加,我正好下半年学校没课,就

  去了。2007年9月开始,2008年1月17号结束的。

  每周三次课,来讲课的什么人都有,作家、评论家、经

  济学家……各行各业精英。什么军事问题啊、环境问

  题啊、京剧、电影、话剧啊等等都有。

  赵:你觉得上那个班对你帮助大吗?

  马:我觉得收获主要是同学间的情谊。认识了

  很多六七十年代的人,玩得比较愉快。帮助?有吧,或

  许还不小,只是刚结束,还总结不出来。再就是,忽然

  发现写作的人挺多的,写作也是一竞争激烈的行业。

  赵“:80后”写作已经形成较大的声势了。

  马:那是外界这样炒作,看过我们作品的人还

  是少,听过我们名字的多。

  赵:你读“80后”的作品多吗?喜欢谁的作品?

  对“80后”的作品有什么看法?

  马:我在“80后”里基本上属于读其他人作品

  多的。喜欢韩寒的,觉得韩寒的东西至少有趣。我就

  在这个群体里,当然不会说不好了,我只能说,人,大

  部分挺可爱的。“80后”里对写作有追求的还是不少

  的。

  赵:你与其它“80后”写作者有什么特别不同

  吗?

  马:我比他们产量低。生活里都差不多,反正就

  是一正常人,走的路、干的事都没啥特别的,就一城

  市年轻人,能有什么大不同啊?也没困难,也没经历

  多少生活苦难。都一样。一玩起来都没够,我们在鲁

  院的时候唱歌唱一夜是常有的。

  赵:你现在还在写东西,是不是要往作家方向

  走?我觉得你还是愿意在写作上发展的,你对你的写

  作有什么期许吗?

  马:走,是一定走的,但是专门走还是兼着走,不

  一定。期许嘛,写有趣的东西。不管是写东西还是活

  着,我都追求趣味。认为最可怕的事情就是无趣。有

  趣是一种状态,不是具体的事。

  赵国荣后记:

  给马小淘打电话的时候是上午十一点左右,她

  还在睡觉。原来学校还没开学,学分已经修满,她不

  必急于去学校。在家里,作息比较乱,典型的夜猫子

  作派。因为不急着做毕业论文,才上研二的她时间非

  常充裕自由,索性在家里当起了自由作家。与小淘聊

  天非常轻松,她的对答常常顽皮机俏,好像天性里有

  一种东北人特有的喜剧色彩。她的父母都是著名诗

  人,家庭环境的熏陶,父母开明民主的教育,造就了

  小淘机智风趣的性格。与不少“80后”作家相似,小

  淘目前还没想把自己的人生规划局限在一个固定的

  领域。她还年轻,应该有更广阔的天地任意逍遥。不

  过,哪一种经历都会是作家小淘的生活积累,让我们

  对她拭目以待吧!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