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和而不同,融通万方

时间:2023/11/9 作者: 书屋 热度: 19102
陈佳洱

  一

  1956年秋,二十一岁的田长霖用母亲借来的三百美元买了一张最便宜的机票,只身飞往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攻读硕士学位。那时的美国种族歧视严重,白人与有色人种连饮用水、坐公车等都界限分明。田长霖入学之初,白人教授从不称呼他姓名,而是侮辱性地叫他“中国佬”。他得知真相后,毅然走进白人教授办公室庄重地说道:“教授,我今天郑重地告诉你,请你今后再也不要叫我‘中国佬了!”白人教授看到是一中国学生,就不屑一顾地答道:“这几个月我不都是这样叫你的吗?怎么,难道你还有什么不知足吗?”田长霖义正词严地说:“从前,我并不知道这样称呼是一种污辱中国人的用语!所以,我专门前来严正重申:请你自重,再也不要这样称呼我了!”教授装佯地问:“哎呀,那你要我怎样称呼你呢?”田长霖铿锵有力地说道:“你可以叫我Tien,或Changlin或C·L,都可以,不然,就不要叫我好了!”说罢扬长而去。白人教授万万没想到,自己遇到了罕见的勇者!打这以后,再也没有发现这位教授称呼“中国佬”了!

  上段文字,是裴高才新著《田长霖传》(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版)中透露的一个细节。读到此,让我想起了《诗经》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古往今来,社会变迁、沧海桑田,中国学人不论走到哪里,哪怕是在异域功成名就,都能以一颗拳拳赤子之心,维护国格人格,报效祖国。由一名贫穷留学生一跃成为享誉世界的当代华人教育家、科学家与社会活动家的田长霖院士,就是这样的佼佼者。

  二

  我与长霖兄相识的机缘,是抗战胜利之初在上海位育中学同窗。改革开放后,我们又分别成为中美高校名校校长,还同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交谊长达半个世纪。同时,我又与长期为长霖兄树碑立传的作家裴高才先生成为忘年之交。

  二十年前,裴高才先生写成《田长霖传》初稿,首次来京找我作序。尽管我们素昧平生,又值老母新故,但我觉得这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就一口应允了。随后,我们电邮往返,友情日浓。癸卯新春,他发来追怀长霖兄仙逝二十周年的新版《田长霖传》,我一口气读完后,其真情实感再次勾起了我对同窗老友的回忆。

  我与长霖兄可谓相互“取长补短”,相得益彰。我长他一岁,他个子比我略高;他留美,身在异域科教报国,我留英归来,直接参与科教兴国。我们共同感恩母校上海位育中学及李楚材校长的开明办学。校名“位育”,取自《中庸》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即“生长、创造”。那时,学校每年都举办科技节,展示学生的各种发明创造。我和长霖等同学还发起创办了《创造》油印刊物,翻译《大众科学》等外文刊物上的文章,自己印发。当时中学生自己办刊物的并不少见,但办科学类的似独此一家。我写的文章《我们是怎样出版〈创造〉的》,还配了“编者按”登载在当时的《大公报》上。我与长霖还是学生社团“精华社”社员,他曾在“时事测验竞赛”中获奖。

  在我们同学眼中,长霖聪颖、活泼,尤以数学成绩最好,代数和几何考试总是全班第一名,谁也考不过他;我主要是物理和化学比较强,性格相对内敛。他生性好动,性格开朗,喜欢打篮球,爱踢小皮球,也比较“调皮捣蛋”。当时,我坐在他的前面,他听课听得高兴时,就从后面用铅笔捅我,和我戏耍。他的这些性格和优点,终生一直保持。数十年后我们相聚,他曾对友人风趣地说:“这是我用铅笔捅出来的北大校长!”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他任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副校长时,我又到该校的劳伦斯国家实验室任访问科学家,我们一起重温同学旧谊,倍感温馨。

  三

  这部《田长霖传》,作者首先浓墨重彩地介绍了长霖自幼受到良好家风的熏陶。他原籍湖北黄陂,其祖父庆芬(赞襄)、父永谦(牧宣)二公,都曾在黄陂二程书院、汉阳晴川书院受传统书院教育,后又分别考入名校京师法政学堂与北京大学。其中,永谦公北大物理系毕业后,曾在私立武昌中华大学任教,继而供职于政府财税部门。武汉沦陷后,田家虽然在黄陂、汉口拥有成片的田产与房产,因不忍子女在武汉接受倭寇的奴化教育,如学生每天上午上学都要在操场集体合唱日本歌、学日本字、讲日语等,田父毅然放弃官位与武汉的房产,逃难来到上海“孤岛”法租界谋生。小长霖因此先后在沪上励志小学与位育中学读书。他曾告诉我,其父时常带他们兄弟姐妹看中外电影、戏剧,回家后或让他们对照中英文说明书复述、背诵,或谈感想体会。

  由此,让我联想到了教师出身的家严伯吹公对我的言传身教。作为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与翻译家,他著述的《华家的儿子》《火线上的孩子们》等曾深深打动我。父亲既鼓励我写文章,也引导我追求科学。我读初中时,他从北碚给我带回一本英文版著作《森林中的红人》,在他的鼓励下,我将这本书翻译成中文,在《华美晚报》上发表。那时,我在位育住读,电影《发明大王爱迪生》正在上海上映,父亲专门赶到学校接我出去观看。《居里夫人》上映那天正好下大雨,父亲仍然风雨无阻带我去观看,在影院还与长霖一家邂逅。我永远记得,看完电影后家父对我说:“你要是像居里夫人那样,能够有所发现,能够对社会有所贡献,你这一生才没有白活。”于是,我找来了居里夫人女儿写的传记《居里夫人》,如饥似渴地阅读后,感觉棒极了!居里夫人从此成为我一辈子献身科学的榜样之一!

  正是因为父辈与师长的启迪,我与长霖后来均走上了科学的道路。长霖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成为引领世界热物理领域发展的著名科学家。我留学英国牛津大学和卢瑟福高能物理研究所后,成为研究粒子加速器的物理学家。而且我们同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长霖還是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北京大学与加大伯克利分校建立校际交流关系已有数十年。尤其是长霖兄掌校期间,我刚好就任北大副校长以及后来的校长,我们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共同努力,促进两校之间不断拓展合作和交流的渠道,让交流的领域更加广阔。

  四

  作为全书的重点内容,长霖兄执掌加大伯克利分校的成功之路,说明中国人行!他身在异域科教报国的赤子情怀,印证了他血管里流淌的始终是中华民族的血液,让人景仰。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田长霖传》生动地刻画了田长霖光辉灿烂的精神风貌。作品让读者明了,田长霖的传奇经历,是中国人顽强拼搏、不断进取的成功范例。田长霖以一个中国平民学者的身份,征服了美国社会,成为美国著名大学的首任亚裔校长,令人惊叹。他取得了常人不可企及的斐然成就,固然有他聪颖天资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他自强不息,在逆境中以坚强的意志化危困为机遇。他努力地适应所在的社会环境和与异域文化,以付出数倍于常人的艰辛努力打拼。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田长霖传》明确地告诉我们:中庸处世、和而不同是田长霖缔造传奇的秘诀,或者说他是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相融相合的典范。他学习和工作的勤勉和毅力,待人的谦逊、真诚与平和,处事的宽容与大度,都来源于自幼所受到的中华文化熏陶。他常说的“真诚待人,勤奋做事”,正是他身上的这种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的体现。这对于他的成功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一百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漂洋过海。长霖兄的传奇之路,为所有后来者提供了一个成功的典型范例。他的实践和经验,对于出国留学人员来说,尤其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五

  高才先生数十年如一日,不断开掘史料,数易其稿,推出了多个版本的《田长霖传》,并到各地交流,还在香港获奖。同时,我应邀前往武汉出席“中国光谷创新与发展论坛暨田长霖国际论坛”期间,又同他及田氏兄妹等共同缅怀长霖的功绩,言犹在耳。

  长霖精神,两岸并芳。在长霖兄校长任上,旅美记者刘晓莉采写的《田长霖的柏克莱之路》在台北出版,叙介这位华人校长的辉煌岁月,并由长霖的台湾大学校友、台湾“清华大学”校长沈君山作序。他卸任校长后,北京大学出版社再版此书,我作为北大校长作序。我们举行该书出版座谈会时,长霖拨冗出席并作了激情演讲,引起强烈共鸣!他那抑扬顿挫的黄陂普通话,至今仿佛仍在未名湖畔回荡!

  在纪念田长霖仙逝二十周年之际,裴高才推出情文并茂的《田长霖传》,让我们通过此书追寻长霖的光辉足迹,回忆其频频突破“玻璃天花板”的奋斗故事、和而不同的治学治校传奇,以及异域科教报国的赤子情怀。同时,我也借此机会以自己的所思所感,聊表对同窗老友的深切怀念之情!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