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公”“私”为伴英伦行

时间:2023/11/9 作者: 书屋 热度: 20327
刘畅

  为伴,一是“公”“私”二者为伴,如影随形;二是“公私”与我为伴,以“公私”观念研讨为契机,促成笔者英伦之旅。我在缅怀恩师刘泽华先生的纪念文章(《长思凝众智? 挚笔汇深情——〈中国政治思想的反思者〉读后》结尾处这样写道:“时光飞逝,不觉先生辞世已逾四年。四年多了,始终没有感觉先生已经走远,就像一首歌所唱的那样‘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这是因为其品质人格、学术思想已经深深与我们这些弟子在灵魂上融为一体,其有限的生命已经在世间得到精神上的延续,而世间唯一可以称为‘不朽的,唯有精神。”

  这样说,绝非一般意义上的悼念之辞、怀念之语,而是有许多细节作为支撑的。先生对我的影响之大,主要体现在学术旨趣及思维方式上。2004年的英伦之行,就与结识先生有关,确切地说,与“公私”观念密切相关。约在2002年初,先生所主持的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计划于该年年底举办“公私观念与中国社会”学术研讨会,这是国内首次举办以“公私观念”为主题的专门学术研讨会,先生自然高度重视。在一次以“公私”观念为话题的长谈中,先生嘱我完成这一任务。本来为参会,我正在准备一篇题为《古文〈尚书·周官〉“以公灭私”真伪辨析》的论文,这是我2002年左右受先生启发思考“公私”观念时得到的题目,当时以地下考古实物证明古文《尚书》为伪作的“清华简”还未面世。现在,“清华简”的出现,使学界聚讼不已的今、古文《尚书》真伪之争有了阶段性的定论。自2011年起,清华每年发布一辑“清华简”的整理报告,至今已发布十二辑。“清华简”涉《尚书》类文献有二十多篇,有些篇目为汉儒所未見,是继伏生今文、孔壁中经之后,《尚书》类文献的第三次重要发现。它的面世,为解决古文《尚书》真伪公案提供了重要契机,多方证明伪古文《尚书》确系后世补辑之伪作。

  梳理文献过程中,一位学者引起了我的注意,即提交了《西方社会学的中国隐私观:前现代中国历史和文学研究》《隐私的价值与功能:在鲁迅与许广平之间》两篇论文的杜博妮教授。查阅一些资料后才知道,杜博妮教授是一位国际知名的汉学家,其时任英国爱丁堡大学苏格兰亚洲研究中心主任,是本次研讨会的核心发起人之一。杜博妮教授1958年曾就读于北京大学,自1990年起,任爱丁堡大学中文教授。杜教授是曾长期在中国工作的少数西方汉学家之一,其研究领域主要在中国现代文学,曾翻译北岛、阿城、陈凯歌、何其芳、朱光潜等人的作品,及一些现代和当代中文诗歌及小说。近年来,杜教授的学术兴趣转向中国隐私观念研究,先后编辑、出版了《中国人的隐私》《情书与当代中国隐私:鲁迅与许广平的亲密生活》。另外,在与研讨会相关的学术资料库里,还发现了她的另一篇英语论文《英语世界隐私概念综述》,这样,就又多了观察西方隐私观念的一个视角。这篇题目后附一说明:未经许可请勿引用。后经与杜博妮教授联系,获准将其译成中文,发表于《南开学报》2005年第一期。

  2004年秋冬之际某日,历经二十余小时的长途旅行,我抵达爱丁堡机场,刚过机场出站口,远远就看到杜博妮教授笑容可掬地在门口等候,其时已近深夜,六十多岁的国际知名学者亲自来接站,令我十分感动。当晚安排好住处,第二天我去杜教授的办公室见面,商谈此次访问讲学的细节。

  约一周后,英文讲座如期在小会议厅举行,这里也是每周举行小型学术聚餐的地方。一般这种报告都会事前发布消息,听众中除了邀请来的各国访问学者,还有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学生,小小的会议厅显得较为拥挤。杜教授先对我和南开的“公私”观念会议进行了简单介绍,然后我开始发言。说来也怪,完全没有其他手段的辅助,也就完全没有了依赖,看到听众们注意力集中在我身上,我的紧张感居然一点点消失了……这时,除了对“书到用时方恨少”深有体会之外,感触更多的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短短九十分钟的发言,几乎掏空了我此前所有的英语积累,是对我英语学习和英文水平的全面检验,颇有一种有劲使不出的感觉。讲演的大致内容为:公私观念,是中国文化中最富活力的思想因子;公私之辨,是古今一以贯之的思想母题。起初,“公”“私”只是名谓称呼,不具对立意涵,其尖锐对立始于春秋战国,与诸侯兼并、权力整合同步。秦汉之际,出现了《贵公》《去私》专篇,“三无私”(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天下为公”等理念基本成型。其后,“公”本位思想占据主流,间或有“私”本位观念萌动,但基本是思想界的弱势。近现代,“公天下”观念仍是发动社会变革的强大思想引擎,其精神底色是集体主义,而非个人主义,与西方“隐私”观念走的是两种路径。

  当年如没有追随先生攻读古代政治思想史,我也就不会从学术意义上思考“公私”问题;如不是先生嘱我作中国“公私”研究综述,我也就不会知晓西方研讨中国“隐私”的信息,更无缘结识杜博妮教授,英伦爱丁堡之行、英语讲演等也就无从谈起。山外有山,门内有门,打开“公私”一扇门,方知里面还有无数的门,深感生有涯、知无涯。

  (《书屋》2023年第7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