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来解读“垓下之战”时,多注重于项羽之死的悲剧性,尤其是其中的“乌江自刎”情节,往往被渲染出“英雄末路之悲,豪杰不幸而死”的凄凉意蕴。然而细读《史记》原文,这种印象与其说是历史真实,更不如说是后代对项羽之死的历史重构。“垓下之战”的内容主体实为项羽的逃亡之路,项羽为了逃命抛弃虞姬以及丢掉代表自己身份的铠甲,伪装成一名普通士兵,此中的狼狈不堪难以言说。且在涉及项羽生死的阴陵田父和乌江亭父的背后,前者暗示的是项羽的天命不再,后者代表的是江东父老对项羽的婉拒,二者共同预示着项羽之死是天时、地利、人和三者都不具备的人事的必然,而非命运的偶然。
狼狈落魄的南逃之路
魔鬼藏在细节之中。仔细阅读《史记》“垓下之战”的文本,可发现项羽的突围之路狼狈而落魄,他不但抛弃了虞姬,而且还伪装成一名普通士兵,其形象之不堪一言难尽。“垓下之战”时的项羽有如惊弓之鸟,稍有风吹草动,便惶惶不可终日。这与他在巨鹿之战时破釜沉舟的决心和勇气,简直判若两人。根据项军的突围情况可知,项羽在被诸侯军包围的夜晚即选择了突围,而突围选择的是“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原因是骑兵速度较快。令人深思的是,“平明,汉军乃觉之”,即是说等到了第二天,汉军才知道项羽突围了。从这里不但可见这次包围圈之松散,过了一夜才发现项羽突围成功了,同时也可以看出项羽保密工作做得很好,楚军没有发生骚乱也就意味着楚军的大部队——步兵,极有可能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被主帅给抛弃了。项军抛弃自己的主力部队,带领小部分的骑兵南下,这种行为与其说是突围,不如说是逃跑。
“垓下之战”中,有着历史上著名的“霸王别姬”剧情,“虞兮虞兮奈若何”。但跟后世想象中虞姬在楚营内自刎的情节不同,《史记》中并没有记述虞姬的结局。在“垓下之战”开始,太史公说项羽最珍重的是“常幸从”的虞姬和“常骑之”的乌骓,而在“垓下之战”的结尾处,项羽对乌江亭长说他“不忍杀”乌骓马,这里可以大胆推测与乌骓马并列的虞姬很有可能就是“忍而杀之”了。《史记》对刘邦遗弃儿女的详写和项羽抛弃虞姬的淡化,微妙之间影响了后世读者的品读和理解。
“垓下之战”中第二个容易被忽视的细节就是项羽逃跑时的衣着打扮。在秦汉时,将军与士兵的服饰有着严格的区别。将军往往身穿铠甲,而骑兵只穿短甲,且他们的头盔也不一样,二者的打扮有着非常醒目的区分。将军的打扮在万军之中一目了然,便于指挥全军作战。而在“垓下之战”中,项羽的衣着打扮却是跟普通士卒一般无二。据《史记》载:“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軍为三,复围之。”汉军在这二十几个人中都找不到项羽的身影,那就意味着项羽放弃自己特有的将军战袍,穿着普通士卒的衣着,这才会让汉军不能够分辨出项羽来。“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这段话再次说明了项羽身上的衣着跟普通士卒无异,所以需要故人吕马童的指认,汉军才能确认项羽本人到底在不在现场。
将军在战败时扔掉代表自己身份的铠甲,而穿上普通士兵的衣着,此中的狼狈可借用曹操割须弃袍的典故来说明。都暗示了主帅的羞辱和不光彩行径。太史公在《史记》中将这些线索埋在暗地,如果不细细品读审阅,很难察觉出个中三昧。
田父之绐言与天命之失去
在“垓下之战”中,太史公借项羽之口连续说了三次“天之亡我”,以极具感情色彩的语言强化了项羽的命运悲剧性。后世受到太史公叙述的影响,对项羽之死多持“英雄末路之悲、豪杰不幸而死”的态度,如宋代大儒吕蒙正就说:“楚霸虽雄,败于乌江自刎;汉王虽弱,竟有万里江山。”然而细读原文,不难发现项羽前两次说“天之亡我”是在遇到阴陵田父后,后一次则是在遇到乌江亭长后。阴陵田父和乌江亭长跟项羽之死有着密切的关系,孟子曾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田父的出现暗示的是项羽天时、地利不再,亭长的言语则蕴含着项羽失去了江东的人和。概言之,项羽之死,是在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皆不具备下的时势发展的必然。
首先来看田父的象征意蕴。项羽在突破汉军包围圈,抵达阴陵时,因不知方向而询问路边的田父,跟项羽素不相识的田父指出向左走,而左边是一片大泽地,故陷于水泽的项羽被汉军追及,“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绐”字,指的是故意欺骗。陌路不识的田父为何要欺骗项羽,或者说司马迁这样叙述的背后暗示的是什么?或许可以借用汉武帝时期匈奴的“尉史天王”事迹为例来分析。汉武帝因不忿汉廷与匈奴的和亲政策,密谋发动马邑伏击战。武帝令聂壹假装投降匈奴,引诱匈奴单于前来攻打马邑,与此同时汉帝国的三十万大军则埋伏在马邑城周边。单于行进至离马邑城百余里地时,抓住了正在行檄的雁门尉史,而尉史恰巧知道汉朝大军的动向,他将汉廷的谋划告诉了单于,让单于避过了一次灭顶之灾。单于得到尉史的情报后大为惊喜,封雁门尉史为“天王”,认为这是上天对匈奴的恩赐,“出曰:‘吾得尉史,天也,天使若言。以尉史为‘天王”,尉史的出现证明了天命在匈奴。项羽遇田父之事亦是如此,项羽迷路时恰巧遇到田父,从未谋面的田父又恰巧欺骗了他们,这种叙述表达的即是“天意如此”,暗示的是项羽不再得到天命的眷顾。故项羽在阴陵被汉军追到后说:“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项羽认为被这个田父欺骗乃是天意如此,为之奈何?
乌江亭长的讽刺与江东父老的拒绝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人物就是乌江亭长。在乌江亭长出现之前,项羽的原计划是东渡乌江,“项王乃欲东渡乌江”,前往江东召集旧部,卷土重来。而且,在“垓下之战”中,集中讲述的就是项羽的突围行动。在陷入汉军的重重包围以及夜闻四面楚歌时,项羽当机立断,选取了行军速度较快的八百骑兵连夜突围。接着南渡淮河,在并不适合骑兵行动的江南水乡仍然不放弃机动速度较快的战马,且此时的八百骑兵仅剩下百来号人。至东城快战时,项羽剩下的骑兵则仅有二十八骑了。也就是说,在还未遇到汉军前,绝大部分骑兵已经在突围途中失踪了。这种大规模损兵折将的目的,仅仅只是为了突围。可以看出,项羽不惜一切代价想要做的事情就是东渡乌江。但是当项羽历尽千辛万苦,即将到达目的地时,却放弃了自己的计划,选择了自刎,此中缘由不得不令人深思。
项羽在自刎之前,唯一遇到的人就是乌江亭长。能够改变项羽南下突围的计划,使其自刎于乌江的人物,亦非乌江亭长莫属。细读《史记》对乌江亭长的安排,可以发现司马迁在细节方面埋下的伏笔。首先就是乌江亭长的出现时机,“乌江亭长舣船待”,“舣船待”就意味着亭长是在这里特意等待项羽的,否则便是如伍子胥逃跑时过昭关般,由渔父从江上划船过来,“至江,江上有一渔父乘船,知伍胥之急,乃渡伍胥”。而且这个时间点的乌江,只有亭长的这一条船,“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这又暗示着亭长对江边的船进行了一番清理,才能让乌江只有他一条船。这些细微之处,无不透露出亭长的出现并不是某种偶然,而是特意在此等待项羽的。能够在这个时间点等待项羽,并且可以清理乌江江面的船只,其身份呼之欲出,即江东父老的代表。唯有他们,才有时间有能力做到这样的行动。
乌江亭长说:“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要理解乌江亭长这句话的深层含义,就需要结合项羽的回答。项羽的回答是:“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意思是难道你不说,我就不感到内疚和惭愧吗?也就是说,乌江亭长的一番话,表面看来似乎是来接项羽回江东去割据一方,称王称霸,但是实际目的却是让项羽“愧于心”。
这份讽刺与批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项羽微末时起兵于江东会稽,落魄时想到的也是回江东,但在其人生最辉煌时,自封为西楚霸王,定都于彭城,这些荣耀跟江东没有多大的关系。而跟随项羽出生入死的江东子弟,亦是少有封赏。对江东父老来说,跟随项羽的投入与回报并不成正比,这是他们对项羽不满的第一处。反观刘邦,对家乡父老说道:“游子悲故乡。吾虽都关中,万岁之后吾魂魄犹思沛。”眷恋之情溢于言表,并且将沛县定为自己的汤沐邑,世代不用纳税服徭役。二是,亭长口中的“江东虽小”,对应的是汉军之大,假设项羽在江东称王,那么江东父老面临的就是以江东之小之弱,抵抗汉军之大之强。项羽回到江东,只会将战火引向江东,让无辜的江东父老惨遭战争的凌虐。概言之,亭长之言,表述的是江东父老们过去的投入没有回报,对明天的未来也不抱有期待。
后世在项羽不肯过乌江的问题上,大多认为江东父老对项羽是殷切的期盼,真诚地希望他回江东卷土重来,如杜牧便说“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李清照的诗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更是妇孺皆知。但事实上,江东父老并不盼望项羽回来。他们已经对无休无止的战争感到疲倦,对于权力争夺而产生的流血牺牲感到了厌恶,他们的心态有如王安石诗中所说:“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即使项羽过了乌江,他也是得不到江东父老的支持和肯定的。如果江东父老真心欢迎项羽回江东,那么乌江之上便不会只有一条小船了。一条船意味着可承载的人十分有限,连跟随在项羽身边的江东子弟都坐不下。或许江东父老做的打算是将乌江所有的船只藏起来,并没有给项羽留下可供渡江的船只。
项羽听完亭长的话,知道江东父老对自己的不欢迎态度后,却感慨亭长是长者,“吾知公长者”。在秦汉之际,“长者”特指的是那些质朴忠厚之人。项羽称乌江亭长为长者,或许就是因为忠厚的乌江亭长不忍对落魄的项羽落井下石,仍然摇着一条小船邀请项羽前往江东。故项羽将自己的烏骓马送给了亭长,以示自己的感激。
亭长之话深深刺激到了项羽的自尊心,浇灭了他求生的欲望,故他才改口说“我何渡为”。然后项羽“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放弃行动敏捷的战马,选择短兵接战,这也就意味着项羽彻底放弃了突围逃跑的念头,已是心存必死之志了。
太史公的《史记》隐藏了太多的细节,值得后世细细把玩。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新的冒险,带来一些新的发现。我们需要在细微曲折中发觉太史公的书写笔法,在复杂微妙中观察历史的本来面目。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