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年间,兰考出了有名的清官张伯行,其《却赠檄文》有言:“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此乃为官之箴言,当敬畏,为百官之镜鉴。当中道理,关涉名节;廉耻为要,关乎天地。同籍作家刘海潮致敬乡贤,创作了六卷本的长篇历史小说《张伯行》,实属难得,为当代这一领域拓宽了视域,增添了色彩。当代长篇历史小说,印象较深的姚雪垠多卷本《李自成》,毁誉参半,然其标杆作用不可忽视。二月河的清代系列帝王小说多数改编为电视连续剧,影响很大。如此,唐浩明《曾国藩》《杨度》《张之洞》、熊召政《张居正》、王跃文《大清相国》等,气势恢宏,尽现峥嵘,为当代文坛的繁荣积蓄了力量、壮大了气魄。私以为,作家的最高目标应为历史小说。以史为鉴,可知兴替矣。
这些年,湖南青年学者、作家予湖湘文化投入相当大的热情,研读之勤、之精,尤令人亢奋。湖湘子弟,理当崇敬前辈,理当为湖湘杰出人士建碑立传。之前,读湘籍历史学家吴相湘的近代人物列传,写到湖南前辈总是笔端有情,自然流露,抑止不住的欢喜与钦慕,细节分明、情节丰沛、人物圆满、栩栩如生,与粗线索、重判断的列传体例相悖离。“几代湖湘读书人,半部中国近代史”,王开林以《湖南人的境界》登场,以一百多位人物作眼,领略两千年湖湘文化,呈现四重境界,可谓一小结。而谭伯牛《战天京》、孟泽《独醒之累》、徐志频《左宗棠与曾国藩》、彭晓玲即将出版的《谭嗣同》等,史實与史识兼备,文笔老辣,得老辈史学家的真传。稍觉遗憾的是,黄兴、蔡锷以武当行,建造民国,他们的学问之研究却欠缺,在此呼吁,有志于此,可大作为。
去年底,不少著名学者去世,殊为惋惜。与杂志结缘的比如冯天瑜、古远清教授。其中,古远清教授生前最后一篇文章在杂志刊发,他的同事刘中国替家属索要此文的电子稿时,我们才得知。冯天瑜作为知名学者,谦谦君子,一派温和。因为前几年有作者透露他的病情,我们每次都是抢着发表,不敢懈怠,生怕错过。但有一二篇文章,因故无法用上,退还给他,至今遗憾。古远清赠送的《当代作家书简》一直摆在案头,以为纪念,据说其续编也在整理、出版中,“书比人寿”,理所当然。
当代著名作家白先勇去年抱恙,兼之疫情影响,未能如约在下半年将书法、文章完成,许多读者甚为盼望。前不久,接到信息,他正在写作,完成后第一时间交我们发表。如此,我们的等待是值得的。龙源期刊网去年国内人文类期刊评比,依阅读量排列,挑出百家,《书屋》从原来的八十位跃升至五十九位。我们将竭尽心智,办好刊物,回报大众。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