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把刀,千个字》发表近两年后,王安忆再次以她充沛的创作精力完成了近九万字的中篇小说《五湖四海》。王安忆的创作特点借用《中庸》里的一句话就是:“致广大而尽精微。”即在广阔的历史空间中,以工笔刻画绵密的生活之流,世情人心跃然纸上。《考工记》以陈书玉孤寂、跌宕的人生经历映射一个时代的发展轨迹。《一把刀,千个字》以淮扬菜大厨陈诚在美国的现状起笔不断追忆童年的往事,将陈诚的个人记忆放在二十世纪中叶到二十一世纪初中国大半个世纪的风云变幻中进行叙述。而《五湖四海》亦是如此,在张建设、修国妹这对夫妇的发家创业史的背后,是新中国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逐渐封闭走向全面开放的将近四十年的社会大背景。还是读者熟悉的那个王安忆,在设置好大的时代格局后,便开始细致描绘时代变迁中的人间烟火。
王安忆近几年的小说都是依傍“物”来写“人”事,写“人”的命运和情感。《天香》中的刺绣工艺,《考工记》中的古屋建筑,《一把刀,千个字》中的淮扬菜,到了《五湖四海》,这个故事依傍的“物”就是“船”。修国妹与张建设的故事就是从船开始的。
水上人家被当地人叫作“猫子”,“猫”字可溯源到“泖”的字音。虽然“猫子”自己并不觉得苦,然而在重稳定的农耕族眼里,却是个贬义词。七八月淮河涨水,千帆竞渡,万舸争流,二十岁的修国妹穿着水红的短裤褂,赤着足,手里挥动着小旗,引导船只穿过桥下。修国妹少不更事,却足以烙印在另一个人的心上,这个人就是年轻的船老大——张建设。
张建设父母早亡,于是正在读中学的他和正在读小学的弟弟张跃进被纳入“五保户”,由生产队集体供养到十八岁。张建设有着过人的胆量和见识,看准时代发展趋势,抓住每一个机遇,有时甚至走在时代的前面,堪称时代的弄潮儿。他敢于做县城农业贷款的第一人,买下了一条半新半旧的机轮船,拥有了自己的船队。而在内河航运昌盛之时,张建设却预感到公路物流即将发展起来,于是提前收拢船只的生意,选择及时“上岸”。上岸后的张建设做起了拆船的生意,这是一段激情四射的创业生涯,拿地、立项、验资、注册……之后他的事业一路勇进,公司从三河扩大到芜湖的工业园区,进而顺长江东去,直抵上海崇明,甚至公司业务也扩展到了海外!在与修国妹结为夫妻后,从以船为家到上岸建房,住宅从村里的五间平房到县城的别墅、芜湖的别墅,甚至发展到在上海随意买房……总之张建设的事业可以说是一路畅行无阻,但王安忆并不是想写一个时代豪杰轰轰烈烈的奋斗史,她注重的是人物背后的琐碎细节。
莫言曾对王安忆的小说作过这样的比喻:“我看王安忆的小说经常产生联想,仿佛在观察一匹织锦或者丝绸,打开漫长的画卷,上面图案一会儿是牡丹,一会儿是凤凰,图案在变化……千针万线,一丝不苟,一条跳线都没有。”小说中的世情人心永远是王安忆最擅长描摹的,她仿佛绣花一般,一起一落,针脚密实又精致,让人欲罢不能。因而《五湖四海》在后半部分将叙事重心由张建设转向修国妹,这样在创业史背后的家庭史开始呈现。
修国妹,作为家中老大,集长女、姐姐、妻子、妈妈等身份于一身。在张建设的事业蒸蒸日上时,修国妹将家庭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弟弟不善言辞,她帮忙周旋在其岳父岳母之间;妹妹抱来的私生子,她以自己的名义将其抚养长大;舟生学习紧张,她专门在芜湖买了商品房照顾他的饮食起居;园生青春期情绪不稳定,她软硬兼施,用智慧斡旋荷尔蒙的力量;此外,她还要照顾父母,向父母隐瞒弟弟妹妹的过错。她努力调整好自家航船的方向,保证驶向更远的地方。
但就像寺庙的师父对修国妹说的,“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看似平静的日子下早已暗流涌动,这个在一口锅里吃饭的一家人并不像表面上那样其乐融融。一切似乎都是有预兆的。订婚宴席上,一向开朗的袁燕变得矜持与沉默;修国妹与小弟在高速路上兜风时,一提到袁燕,小弟瞬间收起活泼的劲头,变得沉默不语;张建设给袁燕父母和修小妹在上海买了房子,事先没有告诉修国妹;当修国妹向袁燕父母提到袁燕、小弟两人的婚事时,袁燕父母石化般地僵住了,不敢直视修国妹,逃一般地离开了修国妹家;修小妹直呼“张建设”大名,并挑衅般地扬言要从修国妹手中夺走张建设。读者似乎从中嗅到了家庭伦理关系的混乱,但王安忆就此打住,不轻不重地数笔带过了。
修国妹感到事情在往不可掌控的方向發展,她人前装作风轻云淡的样子,人后开着车负气般直闯工地,险些撞上吊车,然后尽情地哭了。但生活在继续,不容她细究,修国妹立马被卷入琐细的生活之流中:回乡下解决宅基地的收征与划分问题,处理芜湖公寓,解决核桃在小学的打架事件,园生出嫁,一次又一次的聚会……当平静下来时,修国妹开始伤感起来,她叩问内心:日子怎么过成这样?人到中年,衣食无忧,她却感到精神上的空虚与落寞。孽缘、怨偶、恨爱,这些都是她无法掌控的,于是她只好认命,以隐忍的态度继续生活。但生活往往并不遂人愿,明天和意外永远不知道哪个先来。结局来得猝不及防,张建设在一次技痒分割废钢船的舱口围板中块时,一架吊车与另一件中块相撞,他随即陷入无边的黑暗。
小说到这里戛然而止,留给读者的是一个充满不确定又极富想象力的结局。张建设,凭借过人的勇气、胆识、智慧与魄力,乘着时代的东风,从父母早亡、无所依靠的“猫子”逆袭成为商业巨擘,这样一个风云人物,却猝不及防地死去。张建设的起因与归宿都是船,因船兴,因船亡,这仿佛天命一般,令人唏嘘不已。
直到帷幕落下,张建设与修国妹之间也没有一次剧烈的争吵,岁月终会磨平人的棱角,改革的浪潮带来机遇与财富的同时,也带走了他们少时的那份意气,平添了数不清的日常琐碎与近乎“默契”般的嫌隙。
就像修国妹与张建设那次恍若隔世的夜谈,道明了在“逝者如斯”的时间里,每个人都无法控制自己人生航程的方向,而那些生活中的种种无奈,到最后更是无关风月,只余世俗。这的确是一个普通又细碎的人间故事。
最后再回到小说的题名,“吃水上饭的,多少都有五湖四海的气质”。“五湖四海”究竟意味着什么?每个读者都会有自己的答案。对我来说,可能是如江河般无法预知的走向与命运,“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天知道。可做人不就是这样,一劫连一劫,渐成正果”。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