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凄美、多维与异域的城市历史

时间:2023/11/9 作者: 书屋 热度: 23632
刘金祥

  唤醒和传承城市历史记忆,赓续和弘扬城市历史文化,是当下我国城市文学创作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完成这项重要任务,既需要作家具备卓异才情和渊博学识,又需要作家对城市历史进行精准透析和深彻研读,唯其如此,作家才能深入城市历史肌理而进行真切摹写和精微状绘,才能臻于历史真实和人性真实的艺术化境。曾经创作了《狼城》《杨翠喜案》等长篇小说和《世纪钟声》《李卫当官2》等电视剧剧本的黑龙江作家尚志发,在长篇小说《我的苍凉情歌》(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中,以散文笔法营造了城市小说的幽深意境,用传神文字讲述了城市真实故事,成为近年来描写俄侨生活文学作品中比较精彩、较为厚重的一部。

  城市记忆是丰富而深刻的,有些记忆又是极为生动和难以销蚀的。随着1898年中东铁路的修建和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哈尔滨逐渐成为大批俄国侨民的避难所,成为俄侨在远东地区的最大栖居地,这段历史深深钤刻在哈尔滨城市记忆之中。长篇小说《我的苍凉情歌》取材于植根哈尔滨城市史的客观历史事件,讲述的是中东铁路开通后,一群世居在贝加尔湖畔的俄国人后裔为规避战乱袭扰和沙俄迫害而移民哈尔滨,以及之所发生的由信仰抵牾、价值冲突、情感杯葛和生活苦难构成的悲剧故事。这群以索伊特和格林达为首的俄国人后裔,尽管在哈尔滨这个第二故乡依旧虔奉自己的宗教信仰,依旧秉持传统的生活习俗,依旧维系由亲缘地缘衍生的情感与乡愁,但残酷的现实还是将他们挟裹进战争风暴中,爱恨情仇、离合悲欢的人生悲剧宿命般地降临到作品中的几乎所有人身上,只是降临的方式不同、降临时间有别。这表明在俄国社会革命洪流面前,包括中国哈尔滨在内的任何一座东北亚城市,都不可能永久地成为俄侨避难的宁静港湾和生活乐园。因此,小说是在一种总体悲凉的社会氛围中,渐次展开充满俄罗斯精神和气息的故事情节,有序上演令人惊愕、令人感奋、令人唏嘘的故事高潮,一方面将读者引领到那个雪骤冰寒、艰窘凄苦的俄侨流亡时代,另一方面让读者感受到二十世纪初哈尔滨城市文化的多元多维与宽厚包容。

  小说以格林达的视角书写了在苦难历史境遇挤压下俄侨的求生之艰与生存之痛,既有对悲凉历史环境的总体描述,也有对悲怆个体命运的具体言说,呈现给读者的与其说是一群俄侨亡命异域的悲情故事,不如说是一幅歌泣悲欣的社会历史画卷。将侨民蜂拥而至的早期哈尔滨与人烟稀少的旷远贝加尔湖贯通起来,把中国东北的人文风貌与俄国最荒凉地区的自然情境同构并置,拓展和深化了小说的主题意蕴和审美意境。

  小说故事的完整性是通过叙事手法完成的,而建构小说艺术的审美性同样也离不开叙事手法的设置与运思。《我的蒼凉情歌》将西方小说叙事手法引进其中,并与中国传统叙事手法紧密融合,形成了多重叙事风格和复调式表达策略:一是以主人公格林达的行踪变化折射索伊特家庭的巨大变迁,以索伊特家庭的巨大变迁印证社会历史图景的黯淡惨烈,借此展现二十世纪初俄国远东地区的动荡纷乱和哈尔滨社会历史的迷离驳杂。这种叙述方式主要是把格林达在贝加尔湖与哈尔滨之间往来逡巡的行踪作为作品轴线,同时穿插进日俄战争、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以个人辗转和家庭变故这一微观视角来透析宏观社会现实的残酷与无情。二是不断调整叙事触角与叙事时空,将格林达的全知性叙事与阿廖沙的限制性叙事灵活切换,充分运用索伊特、布雷、马克西姆、列宾、洛丽娅等人物经历进行辅助性和补充性叙事,进而以这些人物的空间移动连缀起整个作品的脉络和情节。三是凭借格林达的行踪叙事格外关照特殊历史境遇中的俄侨女性命运,打破了中国传统小说创作中女性与“行”关系相隔离相绝缘的美学束缚,特别是作者建构了一种主体与外界紧张对立的审美关系,正是在这种紧张对立中,主人公格林达的情感、性格和心境显露无遗。四是在这种行踪叙事模式的驱动下,作品不仅塑造了一系列独特的俄侨形象,而且使这些俄侨的生存理念和价值追求在各自行踪中渐趋体现和不断实现,作品人物的性格和命运也随着行踪变换而逐步发生改变。

  文学创作究其根本是作者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与自觉抒发,这种流露与抒发的方式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作品对读者情感的渗透力和引导力。我国已故著名作家姚雪垠曾经说过:“任何一个小说作者,他对自己所写的英雄人物和故事情节不感动,不充满激情,他的笔墨不可能深深打动读者的心弦,唤起强烈共鸣。”一般而言,文学形象自孕育时开始,就成为作家思想情感、审美观念与客观事物外在形式和内在本质的统一物,作家在呈现历史生活的过程中,他所勾勒和塑造的人物总是涵纳着自己的情感取向、彰显着自己的美学追求。具有强烈底层意识和浓郁平民情怀的尚志发,在作品中最关注的是像格林达、索伊特、阿廖沙、布雷、马克西姆、梅利霍夫、阿列娜、洛丽娅等身为社会底层的哈尔滨俄侨,以及这些俄侨的人生追求和他们面对信念和情感时的重要抉择。这些出身社会底层的哈尔滨俄侨与中国普通百姓的根本区别是,其生命的意义在于游走和选择,生存的价值在于放弃和重构。因此,《我的苍凉情歌》的作者尚志发对历史形态的哈尔滨充满热爱之意与怀念之情,对哈尔滨历史文化非常痴迷和熟稔,他通过对以自然风貌、伦理律法、民俗风情和街区建筑等为主要内容的大量城市历史资料的搜集、甄别、取舍、提炼和熔铸,力求建构起关于哈尔滨俄侨生活的真实而生动的文学形象。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