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当头棒喝

时间:2023/11/9 作者: 书屋 热度: 18577
魏邦良

  



  梁启超四岁开始学习《诗经》,六岁读中国史、“四书五经”等,九岁能作千字文,十二岁应试学院,补博士弟子员。十七岁中举,主考官赏其才华,将妹妹许配给他。梁启超早慧,堪称神童。八九岁时,有客人来,出上联“东篱客赏陶潜菊”,梁启超对曰:“南国人思召伯棠。”客人惊叹,赞其必成大器。梁启超幼年嗜食咸鱼,一位客人就让他以咸鱼为题作诗,梁启超脱口两句:“太公垂钓后,胶鬲举盐初。”客人大赞其才思敏捷。

  不过,梁启超却认为,他的“知有学”源自康有为的“当头一棒”。梁启超中举后,经友人推荐,决定拜康南海有为先生为师:“于是乃因通甫修弟子礼事南海先生。时余以少年科第,且于时流所推重之训诂词章学,颇有所知,辄沾沾自喜。先生乃以大海潮音,作狮子吼,取其所挟之数百年无用旧学更端驳诘,悉举而摧陷廓清之。自辰入见,及戌始退。冷水浇背,当头一棒,一旦尽失其故垒,惘惘然不知所从事。且惊且喜,且怨且艾,且疑且惧,与通甫联床竟夕不能寐。明日再谒,请为学方针。先生乃教以陆、王心学,而并及史学西学之梗概。自是决然舍去旧学,自退出学海堂,而间日请业南海之门。”梁启超感慨:“生平知有学自兹始。”

  对于处于困境或迷茫中的人来说,一句当头棒喝能让其迷途知返,甚至起死回生。

  李欧梵在哈佛读研究生时一度萎靡不振、心情苦闷。他自我分析,这种苦闷与压抑不是来自学业而是受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影响。当时身为哈佛研究生的他很自卑,他觉得班上的同学个个能言善辩、聪慧敏捷,而自己则笨口拙舌、灰头土脸。那段时间,他沉默不语,即使走在风景如画的哈佛园中,也破帽遮颜,匆匆而过。一天,他愁眉苦脸、心事重重地在哈佛校园中漫无目的地闲逛,因为低着头,差点撞上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老者中气十足,对李欧梵大喝一声,声若洪钟,道:“年轻人,抬起头来,天下没有应付不了的难事!”

  老者这句“当头棒喝”,让抑郁缠身的李欧梵瞬间醒悟。他的人生观也为之一变:生活上要重新做人,改变萎靡不振的精神面貌;学习上,要从零开始,摆脱患得患失的心态。可以说,老者这句提醒让李欧梵意识到,必须振作起来,重塑自我,否则会彻底淹没在悲观失望的迷雾中。

  李欧梵后来多次谈及这次奇遇,说:“我四十多年在美国的学术生命,就靠这位陌生老人一句话之赐!”

  不止李欧梵,很多人都因为一句“当头棒喝”而改变某种顽固的看法,人生因此豁然开朗。

  汪曾祺1946年到上海,因为找不到工作,情绪很坏,就给在北京的老师沈从文写信诉苦,沈从文回信中给这位昔日西南联大弟子来了一句“当头棒喝”:“为了一时的困难,就这样哭哭啼啼的,甚至想到要自杀,真是没出息!你手中有一支笔,怕什么!”

  沈从文“你手中有一支笔,怕什么”与哈佛老者“年轻人,抬起头来,天下没有應付不了的难事”,从效用来说,异曲同工。



  徐复观原本是个军官,他之所以要叩学问之门,是受了熊十力先生的启发。1943年,身着军装的徐复观初次去勉仁书院拜见熊十力,请教熊氏应该读什么书,熊氏叫他读王夫之的《读通鉴论》。徐说那书早年已经读过了。熊十力不高兴地说,你并没有读懂,应该再读。过了些时候,徐复观再去看熊十力,说《读通鉴论》已经读完了。熊问,有什么心得?徐便接二连三地说出他的许多不同意的地方。熊十力未听完便怒声斥骂道:“你这个东西,怎么会读得进书!任何书的内容,都是有好的地方,也有坏的地方。你为什么不先看出他的好的地方,却专门去挑坏的?这样读书,就是读了百部千部,你会受到书的什么益处?读书是要先看出他的好处,再批评他的坏处,这才像吃东西一样,经过消化而摄取了营养。比如《读通鉴论》,某一段该是多么有意义;又如某一段,理解是如何深刻。你记得吗?你懂得吗?你这样读书,真太没出息!”

  这一骂,骂得身为将军的徐复观目瞪口呆,脑筋乱转:“原来这位先生骂人骂得这样凶!原来他读书读得这样熟!原来读书是要先读出每一部的意义!”徐复观感慨:“这对于我是起死回生的一骂。”他还强调:“恐怕对于一切聪明自负但并没有走进学问之门的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都是起死回生的一骂!”

  熊十力还在给晚辈的一封信中解释,读书最关键的是“心诚”:“吾年十六七,便以革命从戎,狂野不学。三十左右,因奔走西南,念党人竞权争利,革命终无善果。又目击万里朱殷,时或独自登高苍茫望天,泪盈盈雨下。以为祸起于众昏无知,欲专力于学术,导人群以正见。自是不作革命行动,而虚心探求中印两方之学。自恨前此一无所知,至遇人不敢仰首伸眉,其衷怀之怆痛甚深也。余信学问之事不由天启,不由人授,唯自心之诚,发不容已,将夙昔习染痛切荡除,而胸无滞碍,则天地万物之理自尔贯通,而不知其所以。古人所谓至诚所感,金石为开,至此始信其非妄语也。”

  1947年,熊十力在接受《读书周刊》记者访问时,说了一番“读书必先立志”的话:

  读书必先有真实的志愿。前云须定趋向,然若无真实志愿,则不足以达其所趋向。凡人无志愿者,则其生活虚浮无力,日常念虑云为,无往不是苟且,无往不是偷惰,无往不是散漫,如是而欲其读书能有所引发以深造自得,此必不可能之事也。

  人必有真实志愿,方能把握其身心,充实其生活,如诸葛武侯所谓“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王阳明所谓“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人果能如此激发志愿,则胸怀广大,鄙私尽消。象山所谓“才一警策,便与天地相似”,诚非虚语。如此,则神明昭彻,而观物虑事,必能极其精而无蔽,综其全而不乱。其于读书也,必能返之己所经验,而抉择是非,洞悉幽隐,曲尽书之内容而不失吾之衡量。故其读书集义,乃融化的,而非堆集的;乃深造自得的,而非玩物丧志的。如此读书,方能助长神智,而有创造与发明之望。若其人茫无志事,浑身在名利胶漆桶中,虽好博览载籍,增益见闻,要为浮泛知识,不可得真知正解,只是小知,不堪大受。社会上若只有此辈,其群必日益昏乱以趋于亡。故学者不徒贵读书而已,必先有志愿以立其本。

  读书先要立志,这一点浦薛凤有亲身体会。在清华读书时,有几位学习认真的同学天不亮就起床去自修室读书。浦薛凤也效仿他们,早起赴自修室选读韩昌黎文章数十篇。后来有一次,教古文的赵老师让他们写一篇作文“读孔子世家书后”,浦薛凤一挥而就写了一页半,主旨是探讨司马迁不把孔子生平作为列传而作为世家的原因。文章批阅下来,赵老师密点双圈,大加赞赏:“言简意赅,文句老练,其佳处从昌黎处得来。”浦薛凤早起读韩文并未告知赵老师,但赵老师却从其文笔窥出端倪。浦薛凤由此对赵老师的学问更加佩服,同时还领悟出:“文章风格气韵确实具有派别。”

  当时还有一门札记课,每次按老师要求花一小时写一篇读书札记,浦薛凤常获高分。由这两件事,浦薛凤认识到,无论读书、写作,“要到相当程度,亦需自己立志”,他在文章中感慨:“天下事并无不劳而获;欲求倘来之幸福,无异缘木而求鱼。”



  当然,学会读书,不是为读书而读书,而是要从书中吸取营养,从而提高自己的做人与写作水平。荀子说过三句箴言:“以仁心说,以学心听,以公心辨。”萧公权认为,若把这三句话改为“以学心读,以平心取,以公心述”,便可以作为写作学术性文章的座右铭。

  姜亮夫曾就读于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在龚道耕、林思进两位老师指导下研读《诗经》《尚书》《左传》《荀子》《史记》《汉书》《说文解字》《广韵》。龚先生对姜亮夫说:读这些书就好似唱戏的吊嗓子、练武功。林先生则指出,作诗万不可从读诗话入手,读史万不可从读史论入手:“某日余侍先生于霜柑阁,询余近读何书,因敬报读《文史通义》,但多不了了。先生笑曰:‘你还老实,读不懂是应当的。此类书如某某诗话、词话、史论、经论等,作者可能是一生心血;而读者如君辈,则不过助谈资而已。二十四史未读过,如何能读《文史通义》?工部全集未读过,如何能讀诸论杜诗之作?论史论文在学识已深湛者,可能得所启迪;君辈读此等书,则一生无成矣。”

  姜亮夫告诉弟子傅杰,林先生这番话他一生奉为圭臬。后来傅杰在章太炎文中读到“学无绳尺,鲜不眯乱,徒知派别,又不足与于深造自得者”,觉得章氏这番话与林先生的话都是真知灼见,值得牢记。

  傅杰认为,对于有志钻研文史者,林先生对姜亮夫说的那番话就是一句“棒喝”。

  说到读书,张潮《幽梦影》一番话不可不记:“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用书不难,能记为难。”

  1941年,王叔岷考取中央研究院文科研究所研究生,报到当天见到傅斯年,便呈上诗文请傅所长指教。傅斯年问他打算研究何书,王叔岷答:《庄子》。傅斯年严肃地说:“研究《庄子》当从校勘训诂入手才切实。”接着,傅斯年翻翻王叔岷的诗文,补充一句:“要把才子气洗干净,三年之内不许发文章。”这句“当头棒喝”,让王叔岷意识到,既然来到研究所,只能坚守书斋,痛下功夫。

  几年下来,王叔岷遵循师训,以校勘训诂为基础,博览群书,广辑资料,终摸到学术门径。1944年8月,王叔岷完成了《庄子校释》一书,博得傅斯年的赞许。

  王国维任清华国学研究所导师时,听说弟子黎东方想办一份刊物,立即对他说:“刊物不必办。以你们这样年龄,应该多读书,少写文章。即使写了,也不必发表。”

  黎东方说,王国维这番“软软”的训斥让他“终身受用不尽”。



  著名红学家冯其庸读初中时有位老师叫丁约斋,他三句关于读书的话冯其庸记了一辈子。第一句:“读书要早,著书要晚。”“读书要早”,丁老师的理由是:人的一辈子就那几十年,如果迟迟不读书,读书的时间就很少了,能读的书也不多了,要尽量多读书,所以很小的时候就要下功夫读书。为啥“著书要晚”呢?丁老师的解释如下:写书是给后人看的,不仅是给自己看,假如你的知识、你的认识、你的结论不正确,就会贻害后人,所以,晚一点,观点成熟一点,见解准确一点,就不会贻害后人。

  丁老师第二句话是:“读书要从识字始。”就是说,读书不能囫囵吞枣,要把字音、字形、字义搞清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读懂书。冯其庸说:“我深深体会到这句话的重要性,所以读书的时候不放过每一个字,包括自以为认识了的字。”冯其庸因为老师这句话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把《说文解字》这样的书置于案头,便于随手查阅。

  丁老师第三句话是:“自己写的文章要能背。”每位学生交作文,丁老师先让他背一遍,背不出来,丁老师不收。冯其庸认为,丁老师这个训练很独特。因为要能背,必须反复读,反复读,就会发现文章里的问题,不断修改,这样,文章就会越写越好。冯其庸暮年回忆:“丁老师当时这三句话,我一直到现在都记着,我觉得丁老师,是我碰到的很有见解的老师之一。”

  启功因家道衰落,中学未毕业就辍学了。十八岁后,好心的亲友想为启功谋一份稳定的职业,就请傅增湘先生去找陈垣。启功没有大学文凭,陈垣安排他教初一的国文。一年后,启功因文凭不过硬,被分管中学的张院长解聘。

  陈垣爱才,不忍心看到启功在家赋闲,虚度时光,就安排他去美术系任教。尽管工作很努力,完全可以胜任这一工作,但分管美术系的还是那个重文凭的张院长,一年后,启功再次落聘。正值抗战时期,启功不工作,家里就揭不开锅。为了活命,做了伪职。过了几个月,陈垣又找到启功,问他想不想教书?这一回,陈垣安排他去教大一的国文。

  抗战结束后,北平市某局局长想在辅仁大学找人帮忙,找到启功,请他做某科科长。做科长,薪水要高很多,启功犹豫不决,就去问老师。陈垣问:“你母亲愿意吗?”启功答:“她不太懂得,让我请教老师。”陈垣再问:“你自己觉得怎样?”启功答:“我少无宦情。”陈垣笑了,说:“既然你并无宦情,那我告诉你,学校送给你的是聘书,你是教师,是宾客;衙门发给你的是委任状,你是属员,是官吏。你想想看,你适合做哪个?”启功恍然大悟。立即给那位局长写了封辞谢信。他把信给老师过目,老师点点头,说:“值三十元。”启功不能完全明白老师这句话的含义,但他知道,对自己的选择,老师是赞许的。

  第二次被张院长解聘后,启功为生计所迫,做了一阶段的伪职。他知道这是污点是耻辱,但他还是找到一个机会,鼓足勇气,向老师负荆请罪:“报告老师,那年您找我,问我有没有事做,我说没有,是我欺骗了您,当时我正做敌伪部门的一个助理员。我之所以说假话,是因为太想回到您的身边了。”陈垣听了,愣了半晌,只说了一个字:“脏!”这个字,炸雷一般,让启功浑身一震。所谓“一字千钧”,启功算是领教了。后来回忆这件事,启功说:“就这一个字,有如当头一棒、万雷轰顶,我要把它当作一字箴言,誓戒终身——再不能染上任何污点了。”

  胡适在上海澄衷学堂读书时,受国文教师杨千里先生影响最大。正是这位杨先生,要求胡适他们班买了严复的《天演论》做教材。胡适第一次读到《天演论》,大开眼界,十分高兴。杨先生还让胡适和同学们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试申其义》,胡适以此为题的作文至今还保存在那个学校里。胡适说,这种题目可以代表那个时代的风气。那个时候,严复所译《天演论》风行一时,大多中学生都看过这本书。这本书的读者未必了解赫胥黎在科学和思想史上的贡献,但对书中阐述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道理却刻骨铭心。当时的中国,积贫积弱,饱受外敌欺辱。“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对当时的国人,无疑是当头棒喝。一时间,“天演”“物竞”“天择”“淘汰”在书刊中随处可见,触目惊心。许多人以此给孩子取名。胡适的名字就是这种风气的纪念品。一天早晨,他请二哥帮他取一个字,二哥想了想说,就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适”吧。胡适很高兴,就以“适之”做自己的字,偶尔用“胡适”作笔名。直到参加官费留美考试,才正式用“胡适”的名字。

  1947年,陈之藩在北洋大学电机系读了一年半,忽然考入清华大学一年级的哲学系,此举在家中引起轩然大波。他的父親和朋友一直劝他不要改系。朋友问他:“哲学有什么用?做糕不能当鸡蛋,做汤不能当葱花!”陈之藩答:“无用之用,也许是大用。”朋友严厉批评他:“大学已经上了二年级,电机系是最好的系,北洋是最有名的工学院,你忽然要改系,不是自己开自己的玩笑吗?”朋友步步紧逼,陈之藩寸步不让:“自己开自己的玩笑是自己负责任,何况我认为这不是玩笑,而是一件严肃的选择!”朋友无奈:“我不与你谈了。”夺门而走。

  亲友全反对,只有母亲支持陈之藩,她说:“我的儿子,我知道得最清楚。他手太笨,不会安电灯。哲学如果是念《论语》《孟子》什么,我看是正规正路。从前念‘四书,天下太平;现在不念了,天下大乱。我觉得他应该转到哲学系去。”母亲的话却引来一片哄笑,大家都对她说:“你不懂什么叫哲学!”

  陈之藩之所以要改读哲学,是想从哲学中取得力量:“我想以我自己的力量堵住排山倒海而来的狂潮。有好多事情不能使我心服,我要抗争;有好多事情不能使我心死,我要奋斗。”

  在准备搬入清华读哲学的前夜,父亲来到陈之藩卧室和他做了一次诚恳的交谈。父亲说,家里经济情况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读电机系,眼看就毕业,可以挣钱贴补家中,读哲学系还得四年,家里生活如何维持?

  陈之藩知道父亲的难处,但他不想放弃读哲学的念头,他对父亲说:“您不佩服现在的这些人物,但您听说梁启超与谭嗣同的。您记不记得,谭、梁在难发前夕所讲的话。梁劝谭逃走,谭说:而今中国需要震撼,需要启发,让我们的血震撼他们,你的笔来启发他们吧!”“如果我还有一个同道,我宁可做谭嗣同,不做梁启超。因为日夜循环的折磨,远甚于肝脑涂地的痛苦。然而,我没有同道。我想追梁启超,我想追费希特;我为爱国而学哲学,我要移风易俗而学哲学。”

  父亲被儿子一番慷慨激昂震慑得无话可说,默默退出房间。

  翌日清晨,陈之藩兴冲冲赶入清华,拜见了心仪已久的哲学教授金岳霖。金先生问:“你为什么要入哲学系呢?”陈之藩答:“我悲观而又爱国。”“什么叫悲观呢?”“我不知道。”金先生解释道:“悲观是看到一套价值形将消灭,要设法保存,觉保存之无法,乃感悲观。”金先生温和地对陈之藩说:“你的意思是想救国,哲学是不能救国的!哲学是学问。”陈之藩不甘心地问:“什么才有救国的力量呢?”金先生循循善诱:“哲学变成了宗教才有力量,可是既成宗教,就不是学问了!况且,此事即令可致,亦不可求!今之哲人,似无一移风易俗者!”

  金岳霖短短几句话,让陈之藩心中瞬时电闪雷鸣,暴雨倾盆而下:“他的每一句话都像半空中起了风暴,我心目中所架起的楼阁,所建造的亭台,四面八方地塌下来。我从来没有过这样急转直下的经验,这几下当头棒使我脚跟落了空,头昏昏地退出来。我昏沉地再回到北洋大学。”



  洪业在师范附中读书时,他的福建口音常遭同学嘲笑,他朴素简陋的穿着也常为同学取笑,洪业向父亲抱怨,父亲宽慰他说:“把他们的话当狗吠算了。你真要跟狗讲理,说它错你对,你没偷东西不要吠,怎么办?难道要趴在地上跟它一起吠吗?最好就是不理它。”

  那时候社会风气不好,一些年龄较大的学生开始涉足风月场所。有同学诱惑洪业和他们一道去,说,这些风尘女子并不下流,有些比我们这些学生好得多。洪业心动,就和他们一道去了。几个人来到一堵高墙下,同学去敲门,里面传来狗吠声,洪业自小怕狗,听到狗吠,掉头便跑。回到宿舍,心还怦怦跳,却发现桌上躺着一封父亲的来信,信的内容大意是:你现在这个年纪,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期,千万不能因女色的诱惑犯下大错。父亲在信中叮嘱洪业:在世上,女人失节,遭人冷眼;男子失节,也同样会让人不齿。作为大丈夫,要爱惜自己的身体和名誉,约束自己。父亲还特别提到他本人一直以一句话来要求自己,他把这句话写在一张纸上,要求儿子务必记住:守身如玉,执志如金。在这个特殊的时候,读到父亲这样一封信,洪业如遭当头棒喝,“出了一身冷汗”。对洪业来说,父亲这句当头棒喝来得真及时。

  后来,洪业出国留学,回国从教,一度遭日寇逮捕,但他做到了“守身如玉,执志如金”。

  陈垣给长子陈乐素的信中谈及一件事:“余少不喜八股,而好泛览。长者许之者夸为能读大书,其非之者则诃为好读杂书,余不顾也。幸先君子不加督责,且购书无吝,故能纵其所欲。丁酉赴北闱,首场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题本偏全,放笔直书,以为必售。出闱以目示同县伍叔葆先生,先生笑颔之。榜发下第。出京时重阳已过,朔风凛冽,叔葆先生远送至京榆路起点之马家铺。临别,珍重语之曰:‘文不就范,十科不能售也。虽感其厚意,然颇以为耻。既归,尽购丁酉以前十科乡、会墨读之,取其学有根柢与己性相近者,以一圈为识,得文数百篇。复选之,以两圈为识,去其半。又选之,以三圈为识,得文百篇,以为模范。揣摩其法度格调,间日试作,佐以平日之书卷议论,年余而技粗成,以之小试,无不利矣。庚子、辛丑科岁两考皆冠其曹,即其效也。然非叔葆先生之一激,未必肯为此。”

  陈垣下第后“庚子、辛丑科岁两考皆冠其曹”,得益“叔葆先生之一激”。可见“文不就范,十科不能售也”对当时的陈垣乃一句及时的提醒,曰棒喝也可。

  季羡林在清华读书时,大一教他英文的是叶公超。他在文章里回忆了叶公超是如何授课的:“第一年英文,教授就是叶公超先生,用的课本是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公超先生的教学法非常奇特。他几乎从不讲解,一上课,就让坐在前排的学生,由左到右,依次朗读原文,到了一定段落,他大声一喊:‘Stop!问大家有问题没有。没人回答,就让学生依次朗读下去,一直到下课。学生摸出了这个规律,谁愿意朗读,就坐在前排,否则往后坐。有人偶尔提一个问题,他断喝一声:‘查词典去!这一声狮子吼有大威力,从此天下太平,宇域宁静,相安无事,转瞬过了一年。”

  对学外文来说,“查词典去”,貌似正确的废话,但也是不二法门。所以,叶公超对他的学生一再强调词典的重要性,他看到学生课桌上放一本小词典就不高兴,说:“这种小词典要扔到窗外去。”

  一次上课时学生问,有的词《英华合解词汇》里查不到,怎么办?叶公超答:“那个《词汇》无用,烧了,去查《牛津大詞典》。”

  叶公超英语发音标准,对学生的语音要求也非常严格。他让学生朗读或对话,只要听到语调有误或语音不准时,会一拍讲桌,声震屋瓦。开始这一拍还起到“拍案惊奇”的效果,但他经常拍,学生们也就处变不惊了。有时候还会“捉弄”一下这位动辄拍案的老师。一次,他让学生翻译李白的《怨情》:“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上英语课,老师和学生都有英文名。说汉语时,学生喊叶老师,说英语,学生按英美习惯,直呼老师大名。教室后面的一位学生高声喊道:“喂,George(叶公超英文名),美人心中到底恨的是谁?叫我们怎样翻译?”班级始尔鸦雀无声,继之哄堂大笑。叶公超也忍不住笑了:“我哪里知道她心里恨谁?我要是知道,就不让你们翻译了!”教室里的笑声更大了,把下课铃声都掩盖了。

  叶公超上课也许有点偷懒,但他的学生哪怕只记住那一声断喝“查词典去”,也会受益无穷的。对于学外语的学生来说,“查词典去”这声狮子吼并不多余。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