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湖州一批丝商称雄上海滩,当他们做丝生意致富以后,也热衷于做一些慈善事业。
据史料记载,武昌起义之后,革命党人乘势出击,苏浙沪三地革命军联合进攻南京,终于在1911年12月2日攻下南京。“南京之战”异常激烈,从战争开始到战争结束,历时半个多月,因为战争原因造成了无数孤儿流离失所。
那些苦命的流浪儿,他们无家可归,饥寒交迫,随时都有生命之虞。当时浙江海宁寓沪丝商徐贯云、王颂墀得悉此事后,非常焦急,他们迅速去联络沪上一批有实力的富绅一起想办法拯救儿童。当时南浔丝商刘承干因为热爱慈善事业,又具有经济实力,在沪上享有一定知名度。因此,徐贯云等首先想到了找刘承干帮忙。之后,因为苦儿院的地址问题,他们又找了许多名人帮助,包括苏州的杨千里等,最后定在苏州。刘承干的《求恕斋日记》对苏州苦儿院建立背景有比较详细记录:
[1911年农历十一月初六日]午后,徐贯云、王颂墀来,为至南京施衣施食事,以惠灾黎,伊等外间并未劝募。日前曾托金淇舟来探意,能否允助,余为慨然,此次到来,予助洋二千元。闻该处尚有小儿数千人,苦无大力者援此嫛婗。为叹惜者久之。贯云等欲将该小儿先领几许到沪,免致殇折,问余可有意思,并与予商量良久。
[农历十一月初九日]旁〔傍〕晚出门,至怡成丝栈访徐贯云、王颂墀。贯云赴杭,颂墀出见,述及金陵小孩,现已计算每人通年约须养费洋百元,此数千人须筹有十余万乃可办理,事大难肩,无此力量,与余细细磋商。余谓此事若先筹资而后举行,天气寒甚,小孩焉能禁此寒饿?事在危急不可迟,闻当粤逆之变,各处流落孩提有善士悯之,寄人抚养,余拟此刻派人先至金陵,租一房屋,招小孩数百人居之,一面派人管领衣食,息〔悉〕心抚养,一面登报贴招,嘱请其父母来认明给还,大约数月之内必可领去其半。其经费或由同人认定,或再另行倡捐推广办法,明年或将小孩各行担任,每人或三十,或二十,各随其力量所及,携去分寄亲戚家等云。颂墀颇然其说。
[农历十一月十六日]南京之小孩数千流荡无所,闻而恻然。余与贯云发起拥为抚养,此刻绵〔棉〕衣三千套、餅干五千磅,已经运往金陵。据云,此刻小孩多为江北人抱去,或卖或贩,存者不过数百人,现已托救济会代觅房屋一所,雇人管领,将小孩招入抚养,此屋极宽广,可容千人,闻系余氏之产,为军政府发封,以此系慈善事业,慨然借用,不受赁资(系托马湘伯介绍)……是日贯云、颂墀来条,邀余至白头饭店夜膳,旁〔傍〕晚正拥前往,颂墀坐汽车来邀,遂与偕行。到后坐无杂宾,惟贯云及其弟凌云、颂墀与余而已。席间商及留养小孩办法,会商之下,议定设额三百人,开办经费约四千元,归余与贯云担任……
[农历十一月二十六日]王颂墀来,述及伊新从南京归,此番偕徐凌云同赴入城时,搜查严密异常,伊等好在有赤十字社徽章,尚不十分阻难,城中经过皇城,满目凄凉,见所居之旗人鸠形鹄面,状如乞丐,探之均系无家……
城中小孩较前更少,报名者已有数十人,所假之屋系余搢珊中丞(联沅)之宅,以赤十字社独以保全,他公馆均多残毁矣。
[农历十一月二十八日]王颂墀来述及今日有人自金陵来,谓小孩报名者已约有四十人,现已具禀庄都督,由八人具名(赤十字会社三人系陆纯伯、杨千里、费朴安,又在宁办事一人沈绎清,予列第五,又徐贯云、凌云,王颂墀三人),禀请移咨内务司立案,取名助儿院。一面请通饬南京各巡警,街上遇有小孩即行送来,现定南京设一收养所,助儿院设在苏州。指明盛杏孙尚书所办之贫儿院在闾门外,屋极宽敞,尽可敷用,均已禀明都督,蒙已批准,将来南京城内小孩先送到收养所,由所运载小孩到苏抚养也。
日记所称“王颂墀”为何人?据刘承干的日记载,此人曾经跟海宁丝商徐贯云一起在上海开“怡成丝栈”。“徐贯云”“徐凌云”即是浙江海宁寓沪丝商徐家兄弟,其父徐棣山出身书香门第,在太平军入浙时到上海谋生,先在近外滩的北京路“大成丝栈”做学徒,没有多久即学会“洋泾浜英语”,成“丝事通”,负责跟洋人谈生意。由于经常跟洋人接触,生意越来越大,后为洋行买办,又开“怡成丝栈”,经营房地产,开娱乐场,1883年在当时还属偏僻的闸北唐家弄建“徐家花园”(又称双清别墅),为沪上著名娱乐场所。开始时,徐园还没有公开对外开放,必须要有熟人引荐方能够进入。1887年公开对外开放,收门票一角。后徐棣山去世,1909年,徐家兄弟将双清别墅迁至康定路。
“陆纯伯”即陆树藩,是晚清湖州藏书家陆心源长子,举人。1906年,因为经营生意失败,将其父所藏十万卷古籍出售日本静嘉堂书库,民国时期做慈善事业。杨千里,江苏同里人,名天骥,光绪二十八年优贡,历任龙门师范学堂、中国公学、复旦公学教员,教育部视学,监察院秘书,无锡、吴江县长。其父杨粹卿,即杨敦颐,甲辰恩科举人,镇江学台,后任商务印书馆编辑,为费孝通外祖父。杨粹卿、杨千里父子均是慈善事业的热心人。
关于“赤十字社”,据史料记载,为上海近代画家胡二梅所创。赤十字社即红十字社,称“赤十字社”,这是和当时日本赤十字社有关。日本赤十字社成立于1877年,而当时许多日本的新思想都传到中国,湖州陆纯伯、苏州杨千里都是赤十字社成员。
当时因为南京出现了许多流浪儿童,一些有识之士像徐氏兄弟、杨千里、陆纯伯等想到要将这些儿童收容起来,他们中的许多人曾经是“赤十字社”成员,他们选中了一处房子作为收容所之用,房子是晚清大臣余搢珊(余联沅)的别墅,“南京之战”时有钱人家的房子几乎全部烧毁,此处房子因为挂了“赤十字社”的牌子而得以保存。之后,他们又选中苏州的一处老宅,是苏州盛宣怀的祖父当时购置的,位于苏州闾门外,这个房子后来便作了苦儿院的住房。收容儿童,办收容所、苦儿院,做这些慈善事业,必须要有经济实力来支持,要有专人负责,要有房子,要管吃、管住、管穿,还要组织儿童学习。因此,他们便想到了湖州南浔的丝商刘承干,刘家做生丝生意、盐业生意,兼做房地产,已经成为沪上巨富。果然,刘承干得到他们的倡议以后,当即表示愿意出钱。
《申报》1912年4月23日第六版《苏垣苦儿院开幕纪盛》记录了当时的情况:“苏垣闾门外苦儿院于四月二十一日行开院礼,是日军警商学各界暨社会各团体中西男女来宾到者不下千余人。下午二时,振铃开会。首由院生奏开院歌;次由发起人杨千里君发表旨趣,张石如君以西语发表旨趣;次由院长马湘伯君述明创办状况,语语沉痛,悲壮淋漓,鼓掌之声如雷;次由院监杨粹卿君表明教育宗旨;次由院董沈季璜君报告来宾赠物。照原定秩序,应由来宾致颂词,因颂词繁多,时间太促,不及一一宣读,仅报明收受各团体交来颂词,共有三十余份。次为市立初等小学及社会党女党员又吴江蒙养院院童依次奏祝歌,蒙养院院童二人年才六、七龄,抱扶登台前座为之鼓掌。次为来宾演说。末为院生谢来宾歌及院长答词,奏军乐,鸣铃。”
苏州苦儿院首任院长为马湘伯,刘承干则担任名誉院长。马湘伯即马相伯,江苏丹阳人,为中国教育家,震旦大学和复旦大学创始人。苏州苦儿院自创办以后,实际的投资人主要是刘承干。刘家每一年都出巨资帮助苦儿院。民国初年,刘承干生母金夫人过世,在湖州南浔办丧事,苦儿院学生四十人特意乘船赶到南浔参加祭奠活动,以表示他们对刘家的感激之情。苦儿院的一名女生长大之后,还嫁给了刘承干一个姓邹的账房为妻。之后,马相伯因为工作繁忙,辞退院长一职。由湖州陆纯伯担任院长。陆纯伯为了苦儿院事业一直竭盡全力,直到他在1926年去世。
《求恕斋日记》1926年农历八月初六记载:“三时,苏州苦儿院借此间开会,自院长陆纯伯观察逝世,所有院事急须整顿。先期姚达生来此商酌,重行组织董事会,由予与沈季璜、杨千里具柬相邀,本来尚有陆仲英曾允列名,今仲英亦殁,只好三人出名。是日到者为贝哉安(名理泰,吴县人,上海银行行长),孙洵蒭(名泰圻,无锡人,向为湖北候补道,现在上海办丝厂),又潘璧臣之代表卢伯寅(名国栋,吴县人,为苏属盐公堂伙友),达孙亦在。先将董事会章程修改好,乃推董事长。公众举余,余再三谦让,谓璧臣先生年高德劭,且系苏人,应推彼为领袖,若余人微员〔言〕轻,决不敢占。伯寅谓来时璧臣曾关照,如蒙推举,决计不就。余不获辞,乃允继推院长,公举贝哉安,哉安再三辞谢至云,苏垣慈善机关从前担任不少,今已概行辞退,就此舍彼,殆亦说不过去。况年逾六十,精力日衰,儿辈力劝休养,若竟就此,非特无以对乡党,并且无以对儿曹。辞意恳切,未能勉强。因修改章程……约明日再开会议之,乃散。”初七日:“……院长一席,由达生暂权到年,所少经费,岁前约计三笔,余垫一笔,余则四人分垫。议定后略谈即散。”
南浔刘承干为苏州苦儿院做慈善一事,将永存历史的档案中。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