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12月7日,蒋廷黻出生于湖南宝庆府邵阳县北一个中等农家。蒋廷黻的二伯父喜欢读书,但努力多年,屡试不中。博取功名无望,二伯父就把希望寄托在后辈身上。他发现两个侄子喜欢读书,就把未了的心愿寄托在两个侄子身上,听说哪里塾师好,不惜重金把两个侄子送去受教。蒋廷黻早年的教育得益于二伯父的谋划与督促。
1901年,二伯父办了一家私塾,包括蒋廷黻在内的蒋家子弟都在私塾学习《三字经》,练习书法。蒋廷黻很快将《三字经》背得滚瓜烂熟。蒋廷黻很喜欢《三字经》,他认为那是一本很好的书,里面蕴含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他说,读完这本书,可大致了解儒家思想的轮廓。蒋廷黻背书快,书法好,在二伯父和其他长辈眼中,是天生读书的材料。为了培养这个“天才儿童”,二伯父不停地把他转到当地更好的学校。
1905年,科举废除,中举这条路断了,二伯父就把蒋廷黻和他哥哥送到省城长沙的新学校。在这所名为明德的新式学堂,蒋廷黻所学科目有国文、数学、修身、图画与自然。在这里,他不仅学到了私塾里没有的新知识,还接受了爱国观念,因为这是一所“充满革命气息的学校”。在那里,蒋廷黻坚定了这一信念:“所有中国青年都应该努力用功,以备将来为国牺牲。”
那一阶段,蒋廷黻父亲、大伯父、二伯父共同经营一家铁厂和两个店铺,收入三家共享。蒋廷黻和哥哥的学费由店铺承担,二伯母抱怨说,蒋廷黻兄弟的学费由三家分摊不合理。蒋廷黻父亲听了这话不高兴,让蒋廷黻兄弟俩辍学去店铺当学徒。二伯父坚决不同意,他认为两个侄子是读书的材料,如果店铺不赚钱,他即使卖几亩田也要供侄子读书。蒋廷黻后来说:“我和哥哥很幸运,因为二伯的决定终于为大家所接受。”如果不是二伯父的无私支持,蒋廷黻和哥哥恐怕就此辍学做学徒去了。
1906年,二伯父听说湘潭长老教会学校办得好,这是一所外国人办的学校。二伯父是商人,眼界开阔、思想开通,那时候就知道要学英文、学技术。这年秋天,在二伯父的安排下,蒋廷黻兄弟离开长沙明德学堂前往湘潭长老教会学校(益智中学)。在这里,蒋廷黻结识了来自美国的乐于助人的林格尔夫妇(William H.Lingle),打下坚实的英文基础。
林格尔夫妇是长老教会学校的主持人。蒋廷黻随林格尔夫人学了几年英语。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林格尔夫人害怕时局不稳,决定关闭学校回美国。当时蒋廷黻年仅十六岁,参加革命年龄尚小,辍学谋生有点可惜,他决定随林格尔夫人赴美读书。可是林格尔夫人到上海后改了主意,要继续回湘潭办学,她劝蒋廷黻和她一同回去。蒋廷黻则决意赴美,林格尔夫人就请青年会的干事在旅途中照顾蒋廷黻。蒋廷黻家中为他筹集的资金不多,林格尔夫人说服一位朋友借给蒋廷黻八十美金。
1912年1月中旬,蒋廷黻搭乘“波斯”号前往美国旧金山,那一年,他刚满十七岁。
蒋廷黻在美国求学期间,只有几年得到湖南政府的奖学金,更多时候,他都靠课余打工来维持生活。他没有把工作当作负担,而是干得津津有味、兴致勃勃。蒋廷黻认为,中国旧式文人大多“手不能动、足不能行、背不能直,一天到晚在那里吐痰擦痒”。蒋廷黻在美国做各种各样的体力活,且乐在其中,部分原因是他极为反感中国旧式文人的这种毛病。另外,他认为,作为青年人,不能满足于仅从课本获得知识,也要从社会活动中获得知识,体力劳动就是一种社会活动。留美归国后,他还对中国青年的上述缺陷做了批评:“男子,青年的男子,还有许多头不能抬,背不能直,手不能动,腿不能跑:从体格上说,他们不配称现代人。从知识上说,我们——男女都在内——还是偏靠书本,不靠实事实物。”
1923年春,蒋廷黻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后返国。他本该第一时间回家乡看望家中长辈,但离美前他已被南开聘为教授,讲授西洋史,于是他先赴天津南开任教,把回家时间推迟到年底春节。
那年夏天,蒋廷黻父亲去世,丧事由蒋廷黻哥哥、弟弟料理。哥哥、弟弟征求人在南开的蒋廷黻意见,问是否请和尚念经。当时蒋廷黻刚从哥大毕业半年,认为念经是迷信,完全没必要,但他熟知乡下风俗,如果不请和尚念经,乡下人会误认为他们兄弟吝啬怕花钱。于是,他建议,把请和尚念经的钱拿出来修缮家乡附近一所庙宇,用作学校校舍。哥哥、弟弟接受了他的建议。年底,蒋廷黻回乡给父亲上坟,亲戚乡邻都认为他这件事办得好。蒋廷黻说:“我认为我是在乡间做了一个进步榜样。”
春節前夕,蒋廷黻动身回家前听说族人准备出村三里欢迎他,大张旗鼓,兴师动众。蒋廷黻立即写信给二伯父(他是欢迎庆典的主持人),告诉他不必如此张扬、铺张。他提醒伯父,自己回家的时间无法确定,即使准备了庆典,也无法用上。在他的要求下,庆典取消了。
欢迎庆典取消了,但族人在蒋家祠堂为他举办了盛大宴会,并安排他坐首席。蒋廷黻坚拒,族人坚持,说:“这个宴会是为你举办的,你不坐首席,别人也无法坐。”蒋廷黻想出一个折中办法,说自己可以坐第二桌的首席,第一桌的首席留给族中德高望重者。最后,蒋廷黻伯父坐在了首席,这个问题才得以解决。
以上虽属琐事,但显示了蒋廷黻的处世技巧和办事能力。
蒋廷黻出任当时国民政府行政院政务处长后,家乡人风闻他当了大官,很多亲友都想求他弄个一官半职。蒋廷黻立即请住在长沙的哥哥,阻止那些打算来南京求职的亲友。他让哥哥告诉亲友们:“任何人我都不能帮忙。如果他们真来南京,我绝不招待他们,如果他们已经到了长沙,没有路费的话,可以供给他们从长沙回家的路费。”
很多亲友知难而退。蒋廷黻弟弟的小舅子不听劝来到南京,蒋廷黻坚守诺言,没有见他,只托人给他送去回程路费。
蒋廷黻的启蒙老师求蒋廷黻在家乡县城中为他谋个职位,蒋廷黻解释,如果老师手头紧需要一点资助,自己愿意尽力,但无法为他安排职位。他告诉这位启蒙老师,将来年纪大了无法谋生,要米要面自己都会尽力帮忙,但实在无法给他一个官衔。这位昔日老师指责蒋廷黻忘恩负义,“但是经过多次直接和间接的解释,他也只好回湖南了”。
蒋廷黻说:“从我担任公职开始,就没有引用过私人。亲戚们均深悉此情,没有任何亲戚凭借我的力量获得官职。”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