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学是学历史档案的,出校门后却一路干了新闻。我的学生小丁,先当央视记者,后又跟我攻读新闻,没想到他出校门十多年后却捧了一本历史书稿来向我求序。看来历史真是一座绕不开的山,一面躲不开的镜子。
说历史是一座大山,是因为它上有密林,下有宝藏,你永远也看不透、挖不完、识不尽。说它是一面镜子,是因为社会在变,有无数个的照镜角度,见仁见智,奥妙无穷。
这本书的名字叫《盛唐密码》。汉唐向来被称为中国史上的极盛王朝,冠以“盛”字,自然有它的道理。但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经典的人和事都已被尘封垢埋。于是除了到地下去考古,还有一种考古就是到书堆里去。中国有一个好的史学传统,当朝有史官纪实,后朝必为前朝修史,这样层层相叠,只就其主干部分就留下了二十五史,凡两千七百多万字,还不算野史及个人的实录笔记。如果一个人每天读三千字,要近三十年才能看完,普通人穷其一生也做不到。所以就专门有一种学问:史学,或一些業余“好读分子”,常到史海里去打捞,帮助我们去见识深海龙宫里的宝贝。史海汪洋,作者这里只选了唐朝这一小块水域,一网上来,就足够你眼花缭乱、拍案称奇了。
历史是镜子,是因为它总能照见现实。而也只有从现实出发带着问题去治史才能提升我们当下的行为能力和认知水平。都说现在的新闻是明日的历史,恰恰作者是学了新闻、干过新闻,又从政多年,于是两相参照,他眼里的历史便像是一面牛顿手里的多棱镜。当年牛顿在这面镜子下,第一次惊奇地发现太阳光并不是单一的白色而是七色,赤橙黄绿青蓝紫;作者也惊奇地发现这一页页史书并不是平面的,里面不但有深沟大壑,还居住着许多历史老人,他们现身说法,与我们探讨现实。
比如权力的平衡和监督是古往今来都要面对的政治难题。一般来说,我们大小单位都是一把手说了算,你看古代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皇帝的言行有实录,身后有评价(谥号)、史书有论定,被罩在一张无形的大网中。不但在制度上设有“谏官”,专门挑刺,提问题。在官德上也推崇诚实敢言的风气,所谓“武死战,文死谏”,说真话死也光荣,名留青史。唐太宗算是权力、威信至高无上的人物了。一天,他忽然想看看史官对他的记录,不行,房玄龄义正辞严地阻止;他要打猎避暑,不行,监察御史马周立即上疏劝阻;他要玩个宠物,不行,被魏徵刻意拖延,酿成他的鹞子死在袖筒中的“惨剧”。更不用说贞观时期开始形成的“五花判事”机制,中书省议论军国大事,中书舍人各执所见,分别署名,许多国策大事都要多次讨论听取不同意见才能拍板。
如人才使用也是个普遍问题。李世民是“不合法”地夺太子位后称帝的,却能团结众多来自敌垒曾反对过他的人。诤臣魏徵,此前跟随太子建成时曾劝早除李世民,后来又当面顶撞新皇上,经常自作主张解读政策,但他的官位却不断升迁;能臣王珪,玄武门事件后被流放,又很快召回担任谏议大夫,出任黄门侍郎,配合房玄龄考核选拔官员。李世民只用一个在凌烟阁上画像的小动作,就调动了每个人心灵深处的荣誉感;又随时严厉地斥责小人。有一次他在宫中的一棵树下散步,说了句:好树!在一旁的大臣宇文士及马上对这棵树大加称赞。他板起脸斥责道:魏徵常劝我远离佞人,我一直不知道所指是谁,原来就是你啊。
当我们随着作者一页一页地解读史书里的密码,你就会感到这个盛唐真不是十年八年就可造就的。特别是作者善用现代视角观察,用现代语言翻译历史,如“危机公关”“战争动员”“预期引导”等这些现代概念,都可以和一千多年前的史实严丝合缝。历史真是惊人地相似。
当年朱熹到一个新地方上任,地方乡绅跪迎道旁,他一下轿说的第一句是:“你们带县志来没有?”留下了典故“下轿问志”。可见史书是从政者须臾不可离开的一面镜子。就像现代女人爱美,手包里离不开的照面镜。当然,一般人看书也不必总是那样正襟危坐、兴亡有责,本书随意当作故事来读也是一次有趣的在历史密林中的穿行。
是为序。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