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大师的风采

时间:2023/11/9 作者: 书屋 热度: 12164
鹿耀世

  张慈中先生1924年生于上海金山区枫泾镇,因父亲曾在申报从事美术设计,从小喜爱绘画,四十年代初即在上海联合广告公司工作。由于聪明好学,有众多的邮票、股票、海报、书刊装帧等设计作品,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多年来,他在书刊设计中,尽力摒弃可有可无的图片、纹饰,充分发挥创意的独特、构成的内涵、色调的灵性、工艺的巧妙,以达到恒久的美。他认为,书籍的设计要持久耐看,有渗透力,能拨动心灵的第二感觉——思想活动。而一般商品的图案、色彩则要求爆发力、冲击力,顷刻间挑动第一感觉—视觉愉悦感。书籍的审美感觉和艺术品位与一般商品应该是不同的。张先生一贯强调理论、学术类书籍的色彩要明而不耀、鲜而不艳、灰而不旧、暗而不沉。这种平和的理性色彩虽给人的视觉反映慢,感觉不强烈,但潜性好,易于深入心灵,产生第二感觉——思维活动,从而引起丰富的联想。

  解放后,张先生陆续在人民出版社、大百科出版社主持设计业务工作,长期主编《装帧》内刊,应邀在国内各地举办讲座、展览,参与国际平面设计交流活动,并提议、创办了出版界十分推重的北京印刷学院,出版了《心灵与形象》、《书籍装帧材料》等专著。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毛泽东选集》、《红旗》创刊号等经典设计,以其独创的端庄的长宋字体、简洁洗练的图案、精当的工艺技法、完美的视觉效果,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赞赏、好评。《马克思画传》封面,张先生以手绘的形神兼具酷似铜版画的线描肖像,曾令德国专家惊讶、叹服。还有《列宁全集》、《资本论》、《李大钊选集》、《中国通史》、《中华文明史》、《申办奥运报告》等设计作品,都是载入历史的重要文献,那简洁、厚重、庄严、大度的艺术风格也将同时载入现代设计史。不仅在重要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专著的设计上,张先生能充分揭示书稿之魂、蕴含东方之韵、展现色彩之美,而且在诸多学科专著的设计中,能运筹帷幄、游刃有余。人们顺序逐一欣赏,敬重之情油然而生:

  《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是刘梦溪先生主编的大型丛书。在平和儒雅的底色上,横贯封面、连接书脊的不同色块的平面构成,封面左侧形成灰面的竖排的学者名录,给人以错落有序、疏密和谐、轩然大度的视觉感受。

  《中国出版年鉴》的封面设计,对于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生动体现和现代构成的新颖铺排,堪称一绝,在同类年鉴设计中,现在仍保持着经典的地位。

  《中国新文艺大系》的精装封面上,压出了曲线流畅、刚柔相济的满版图案:那线条时而纤弱、时而遒劲,时而徐缓、时而激扬:有敦煌飞天之华美、有现代旋律之雄强。这件设计家创绘的作品,得到了很多艺术家的理解、赞同。

  巴金的《随想录》是一部剖析自己、反思文革的讲真话的大书,在特装本的封面上,左上角是稳重的书名,右下角是遒劲的著者手书。七条象征著者思绪的装饰线尽头,都有一颗闪闪的小星花,封面封底两相辉映,衬托着高踞于书脊顶部的蓝宝石般的方色块和金色书名。整个设计不枝不蔓、简约有方,有着洗尽铅华的美感。当设计家营造了这种毫无浮躁之气的沉静幽雅的氛围时,读者也就会心无旁骛地专心领略著者那睿智而深邃的思想了。

  《巴赫金文集》装帧设计:封面上,中灰色的雅莲纸作底衬,左侧为渐变的黑色,上方压印端庄的银色书名;天头右侧,那由淡至浓的暗红色条,恰似黎明前的一抹曙光,托出著者的烫金俄文。整个封面简洁中显大气、质朴中见华采。巴赫金是前苏联著名的哲学家、语言学家、文艺理论家,在多种学科领域卓有建树,因为受到不公正待遇,大部分著述长期被束之高阁。了解著者坎坷经历的读者,会感到设计家含蓄而独具匠心的创意。

  《当代中国丛书》是包容一百六十多个选题的新中国史书,在策划者向全国征求装帧设计稿之后,在封面上出现太阳、雄狮、华表、天安门等图案的为数甚多,但都不尽如人意。最终成书采用的是,在象征共和国日趋成熟的橄榄绿封面之上,压印出饱满厚重、粗犷沉雄的四个浮雕大字“当代中国”。这四个大字,似巨石屹立、如钢铁铸成,写书之魂魄,扬时代之精神,是新中国的丰碑!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