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特地赶来,就是为了买他喜欢的《书屋》的合订本。
当我把近几年的合订本放在他面前时,他却委决不下挑哪一本好了。而后来的事实证明,他身上顶多只有几十块钱。
我望着这张介乎稚气和成熟之间的年轻的脸,费力地抑制住了内心的感动,并克制了打算送给他一套合订本的念头。我想,面对这样一位大学生,最好不要让他轻易接受世间太多的廉价的感动和温情;而给他施舍,是否意味着触犯他同样年轻的自尊呢?
于是,我按照平常的规定,打折卖给了他犹豫再三而后挑定的那本一九九七年《书屋》合订本。我看得很清楚,他的五十元钱是从他的笳克衫左袖上的一个只能容纳两个指头的小口袋里掏出来的,然后又将余下的找头再塞进那个小口袋。
这是一位大二的学生。就读于中南工大土木建筑系。
这是一位我直接见到过的最年轻的《书屋》的读者。
(憨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