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五不足恃

时间:2023/11/9 作者: 月读 热度: 19300
[汉]韩婴

  魏文侯问狐卷子曰①:“父贤足.恃乎?”对曰:“不足。”

  “子贤足恃乎②?”对曰:“不足。”

  “兄贤足恃乎?”对曰:“不足。”

  “弟贤足恃乎?”对曰:“不足。”

  “臣贤足恃乎?”对曰:“不足。”

  文侯勃然作色而怒曰:“寡人问此五者于子,一一以为不足者何也?”对曰:“父贤不过尧③,而丹朱放④。子贤不过舜⑤,而聱瞍拘⑥。兄贤不过舜,而象放。弟贤不过周公,而管叔诛⑦。臣贤不过汤、武,而桀、纣伐。望人者不至,恃人者不久。君欲治,从身始。人何可恃乎?”

  (《韩诗外传》卷八)

注释:



  ①魏文侯:魏国国君。公元前403年,被周天子(周威烈王)封为诸侯。狐卷子:魏国大臣。他口才出众,头脑机敏,在与人对答中最能彰显其聪慧。对治国也有着自己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②足恃:可以依赖。

  ③尧:传说中的中国古代帝王。号陶唐氏,史称唐尧。

  ④丹朱:尧之子,傲慢荒淫,后被放逐。

  ⑤舜:传说中的中国古代帝王。号有虞氏,史称虞舜。

  ⑥瞽瞍:亦作“瞽叟”,虞舜之父。他与小儿子象有过合谋杀害舜的行为。

  ⑦管叔:周武王之弟,周公之兄,名鲜。武王灭商后被封于管(今河南郑州)。后周公摄政,管叔和蔡叔等不满,联合商纣王之子武庚一起叛乱。周公平定叛乱后,将其处死。

大意:



  魏文侯问狐卷子道:“父親贤明能够依赖吗?”狐卷子回答:“不能。”

  “儿子贤明能够依赖吗?”回答道:“不能。”

  “兄长贤明能够依赖吗?”回答道:“不能。”

  “弟弟贤明能够依赖吗?”回答道:“不能。”

  “臣子贤明能够依赖吗?”回答道:“不能。”

  魏文侯一下子变了脸色,发怒说:“我向你征询了这五种情况,你竞全都认为不能,是什么道理呢?”狐卷子回答:“父亲贤明没有超过尧的,但是他的儿子丹朱却被放逐;儿子贤明没有超过舜的,但是他的父亲瞽瞍却被拘禁;兄长贤明没有超过舜的,但是他的弟弟象却被流放;弟弟贤明没有超过周公的,但是他的哥哥管叔却被诛杀;臣子贤明没有超过商汤和周武王的,但是夏桀和商纣却遭到了他们的讨伐。一味指望别人的人不能达到目的,一味依赖别人的人不可能长久。你想把国家治理好,就要从自身做起,怎么能够依赖别人呢?”

【点评】



  《资治通鉴》开篇云:“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家分晋”,其中的魏斯就是魏文侯。魏文侯在位时礼贤下士,师事儒门子弟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等人,任用李悝、翟璜为相,乐羊、吴起等为将,还有严惩贪官的西门豹,后世史家著书无不称赞魏文侯之贤。史家也常常将魏文侯与臣下的对话记录下来,从中引发一些耐人寻味的道理。本篇就是魏文侯与大臣狐卷子的对话。

  魏文侯连问五个问题,核心是哪类贤人可以依赖或指望,谁知狐卷子的回答始终如一——哪类人都不可以依赖。这个答案,不要说魏文侯了,就是一般人听到后也会生气。父亲、儿子、兄长、弟弟,这些都是亲人;大臣也是自己信得过的人,如果都不能依赖,那么如何治国呢?原来,狐卷子有自己的理由,他举出五个事实,逐一对号入座,最后提出了“望人者不至,恃人者不久。君欲治,从身始”的结论。

  其实,本文的主旨在于“人贵自立”,狐卷子并非是要魏文侯不相信任何人,如果魏文侯让贤能的亲人和大臣作为自己的辅佐,当然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一味依赖他人,自己却不思进取,那么也是治理不好国家的。《礼记·大学》记载:“白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魏文侯作为魏国的最高执政者,首先需要做的是提高自己的修养和执政能力,进而重用贤人,则魏国必然蒸蒸曰上,曰渐富强。这才是狐卷子所答的真谛!(海涛)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