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梅花落

时间:2023/11/9 作者: 月读 热度: 15539
中庭杂树多,偏为梅咨嗟。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

  (《鲍参军集》)

  【品读】

  鲍照,字明远,东海(约在今江苏境内)人,南北朝时期著名诗人。南朝宋时,他曾经担任太学博士、中书舍人等,又因为他晚年任职临海王的参军,后世称为“鲍参军”,把他的诗文编集为《鲍参军集》。他的作品对唐诗有深远的影响。杜甫称赞李白“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春日忆李白》),就是形容李白的诗作有庾信、鲍照的清新俊逸

  之风。

  梅花被赋予美好品质,松竹梅并列岁寒三友,成为文人墨客的最爱,是从宋代开始的。而在南朝的刘宋时期,梅花只是一种普通的花,并不承载君子品格。鲍照写梅花的诗歌,就代表了这个时期的文化观念。比如他的《中兴歌》说:“梅花一时艳,竹叶千年色。”就是讥诮梅花没有竹子那样耐寒。

  明了文化背景,我们再来看这首《梅花落》,对其内涵会更加清楚。《梅花落》是横吹曲辞,属于乐府诗,在当时应该可以入乐演唱,句式长短参差更适合配乐。这首诗缘题作曲,内容完全扣合题目,是早期乐府诗歌的常见写作形式。

  庭院中的树木很多,为什么诗人偏偏为梅树嗟叹呢?两个“念”字领起的句子,传达了诗人叹息梅花的原因。首先,他怜爱梅的风姿,梅花开得早,所以是霜中能开花,花后即结果实,所以是露中能结果,又在春日春风里姿态摇荡,楚楚动人。其次,他怜惜梅的凋落,虽然能傲霜开放,奈何寒风吹过,花瓣片片飘零。有迎霜的花,却没有耐寒的本性,不能持久,“一时艳”而已,实在令人叹惋。(吕玉华)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