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儒家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

时间:2023/11/9 作者: 月读 热度: 15888
杜维明

  儒家所提倡的文化主体性,是开放的、发展的,有根源性,又有公共性。我们的文化事业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也不是单线的官方行为,而是各行各业的人共同缔造具有重叠共识的自我意识,既有群体性,又有批判性。这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乾·象》《周易·坤·象》)的文化自觉和认同,是深含普世价值的。

  自从2001年我接受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邀请参加推动文明对话的知名人士小组以来,在北美、西欧、中东、东亚和南亚参加了各种类型的文明对话。我深深地感到,在“和而不同”的气氛中进行平等、互惠的对话,真正体现了儒家的人文精神。对话的目的,不是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不是强调自己的信念合情合理,也不是借机表述自己的立场,而是聆听对方的声音,增长知识,拓展心胸,培养自我反思的能力。文明对话的基本要求是容忍,但只有容忍是不够的,还要承认对方的存在,尊重对方的存在,甚至理解不同的生活方式,以对方为参照系,互相学习。

  儒者是通过对话来体现核心价值的。孔子的仁、孟子的义、荀子的礼、董仲舒的天、朱熹的理、陆象山的心、王阳明的良知、李退溪的敬、李栗谷的气、刘宗周的诚、戴震的欲,都是主动、自觉地在人文关系中逐渐来发展起来的。每一位儒家的大师大德至少汲取了四种资源:第一种是自身内在资源,也就是通过孔子所说的为己之学,宋明儒学所说的心性之学、身心之学、圣人之学、君子之学而建构的主体性,并且由这种主体性而孕育出来的如孟子所说“左右逢源”的自得之趣。第二种是社会资源,通过对社会的关怀、体现社会良知,即孟子所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的民本思想。这种资源是和社会群体大众联系在一起,而不是依仗权势而获得的。第三种是历史文化的资源,通过对话,发展出自己学术的谱系,形成既有特殊性又有普世性的自我认同。最后一种资源来自天道,儒者都有终极关怀,认同天命,替天行道,从对天的理解来展现儒家的核心价值。

  儒家对人的了解,不是用归约主义的方式。何为人?人不仅是理性的动物,不仅是使用工具与语言的动物,也是《诗经》所体现的能够欣赏文学艺术的情感动物,《书经》所体现的政治动物,《易经》所体现的形而上动物,《礼记》所体现的社会动物,和《春秋》所体现的有历史意识的动物。这种对人的认识是多维的,也是深刻的。

  什么是儒家的核心价值?总体来说,我认为是“仁”。从孔子的仁,到孟子的仁义,从“中庸”的三达德(智仁勇),到孟子的四端(仁义礼智),到汉代的五常(仁义礼智信),乃至郭店出土木简的五行(仁义礼智圣),都体现了“仁”的价值。“仁”是基本价值,通过仁,各种价值都能得到滋润与扩展。有勇而无仁是可能的,有仁而无勇是不可能的。有礼而无仁是可能的,有仁而无礼是不可能的。“仁”也是综合价值,每一种特殊价值都能丰富与深化“仁”的内涵。

  我认为,儒家的人文思想应该从四个不可分割的侧面来考虑:自我、社会、自然和天道。儒家的理想是个人身心的整合,甚至可以进一步说是身、心、灵、神的整合,是个人与社会的健康互动,人类和自然的持久和谐,人心和天道的相辅相成。横向看,它是一个向外扩展的同心圆,每一圈都是开放的:超越个人主义,超越家族主义,超越狭隘的文化主义、民族主义,甚至人类中心主义,是和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另外,它的根源性是突出人的个性、家庭、社会、国家、全球社群的重要性。所以,这是个既纵深又横向的发展,“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庸》第二十七章)这句话,最能说明这种有涵盖性的人文思想。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论语·卫灵公》)的恕道即是认识、理解和体会他人的特殊性,就是俗话说的“将心比心”。从不忍而推向忍,使得路人,使得所有人,使得天地万物都成为我们关切的对象。“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的仁道,也就是说,我发展我自己,我也帮助其他人。从和我关系最近、最密切的人,拓展到所有的人。这种思想既有根源性,又有开放性,同时又都是在对话中进行,我认为可以成为文明对话的基本原则。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虽然有消极性,但是能体谅他人,替他人着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仁道,是积极的,与恕道结合便成为文明对话的基础。每一个人都是关系网络的中心点,真正的文明对话必须通过关系网络所形成的重叠共识来发展。

  今天,在我们的年轻朋友中,传统文化的声音是相当薄弱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种遥远的回响。但是西方的普世价值,在一般年轻人,特别是知识分子的文化传统之中分量不轻。如果我们不希望市场经济导致市场社会、市场家庭、市场婚姻乃至市场的人际关系,假如我们要超越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超越破坏生态环境的工具理性,超越不计后果的浮士德的精神及无限膨胀的个人主义,我们就要重视孔子思想的价值。孔子作为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学而不厌,教而不倦,以好学的精神,身体力行,充分展现了儒家人文精神。儒家的核心价值不仅是中国的,是东亚的,也是世界的。“仁义礼智信”,都是植根于儒家传统的普世价值。孔子不仅是山东的、中国的、东亚的,也是世界的。孔子思想和其他的精神文明一样丰富,一样重要,它们都是人类的财富,都能为人类文明走出困境提供参照。

  (选自《二十一世纪的儒学》,中华书局。有删节。作者为中国著名学者,当代研究和传播儒家文化的重要思想家)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