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中央出重拳打击腐败,力度不断加大。在打嗡嗡乱飞的“苍蝇”的同时,也打“老虎”。“老虎”“苍蝇”虽然职务阶层不同,社会影响力不同,但他们对国家和社会的危害都是巨大的。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体现了我们党对腐败问题“零容忍”的态度,无论什么人,不管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要严惩不贷。
回顾历史,如何根除腐败、惩治贪官,是历代统治者日夜深思的问题。本期所选,从制度和事例的角度,审视了中国古代社会的贪腐现象及国家的反贪措施。
贪官始祖羊舌鲋
如果说中国的贪官非要寻一个“开山鼻祖”的话,那么非春秋时期的羊舌鲋莫属。羊舌鲋,字叔鱼,是春秋时期晋国的贵族,他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个见诸文字记载的大贪官。羊舌鲋出身名门,是晋文公时期驰骋沙场的一代名将羊舌斗克的后代,他的父亲名为羊舌职,在晋国政坛十分显赫,他还有一个哥哥叫羊舌肸(xī),字叔向,也是晋国闻名遐迩的贤能之辈。
羊舌鲋自幼生活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沾染了不少贵族子弟骄横的习气,同时对权势的觊觎日甚一日。公元前529年平丘会盟时,羊舌国人都知道《论语》,对《孔子家语》了解的人并不多,这本书在历史上曾被认为是伪书,有过激烈的真伪之辨。那么这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它和《论语》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贪官、腐败,自古有之。惩贪、反腐,一向为统治者所重视。本期“资政通鉴”从制度和事例角度,审视了中国古代社会的贪腐现象及国家的反贪措施。
史学巨著《资治通鉴》被认为是“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毛泽东读《资治通鉴》17遍。本刊邀请清华大学张国刚教授开设系列讲座,与读者朋友一起品读这部史学名著,以“自淑、诲人、知道而乐”。
今年是甲午战争120周年,今时今日,当我们重新审视这场战争,又会有怎样的思索?著名近代史学者马勇认为“甲午战争打断了中国人的富强梦”。
全聚德、东来顺、信远斋、稻香村,这些舌尖上的“老字号”,你知道它们的来历吗?它们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