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张居正变法增效

时间:2023/11/9 作者: 月读 热度: 14960
《明史·张居正传》

  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黔国公沐朝弼数犯法,当逮,朝议难之。居正擢用其子,驰使缚之,不敢动。既至,请贷其死,锢之南京。漕河通,居正以岁赋逾春,发水横溢,非决则涸,乃采漕臣议,督艘卒以孟冬月兑运,及岁初毕发,少罹水患。行之久,太仓粟充盈,可支十年。互市饶马,乃减太仆种马,而令民以价纳,太仆金亦积四百余万。又为考成法以责吏治。初,部院覆奏行抚按勘者,尝稽不报。居正令以大小缓急为限,误者抵罪。自是,一切不敢饰非,政体为肃。

  【注释】

  ① 课:按一定的标准进行考核。

  ② 沐朝弼:明朝开国大将沐英的第八代孙,是个野心勃勃的骄纵之徒。

  ③ 孟冬:指冬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十月。 兑运:明代漕运方式之一。由官军代运漕粮,百姓支付相应的路费和耗米。

  ④ 互市:中原王朝与周边各族、外国之间的贸易往来。

  ⑤ 太仆:专管官府畜牧事务的官员。

  【大意】

  张居正执政时,把尊崇朝廷、考核官吏、信守赏罚、统一号令作为主要措施。即使远在万里之外,早上下达的政令到晚上就要执行。黔国公沐朝弼屡次犯法,应当逮捕,大臣们感到为难。张居正先提拔了他的儿子,又派人飞快地将他逮捕,令沐朝弼不敢反抗。犯人被押到朝廷后,朝臣们请求宽免他的死罪,张居正便把他押往南京监禁。漕运河道开通后,张居正发现,每年的漕粮往往到来年春天还未运完,如遇春雨水灾,不是河堤溃决,就是河道干涸。于是他采纳漕臣建议,令运粮士兵每年十月开始兑运,到第二年年初即发运完毕,这样就减少了遭受水灾的几率。这项政策执行之后,仓库粮食储备充足,可供十年之用。通过常年的互市贸易,明朝的马匹增多了,张居正便下令将太仆所养的种马卖给民间,如此一来,太仆官署积累下四百多万的财富。张居正还制定了考成法,用以考核官吏政绩。起初,部院覆奏让巡抚巡按查勘的文件,往往被滞留而没有答复。张居正下令,按事情的大小缓急规定期限,延误者要判罪受罚。此后,官员们做事不再文过饰非,政治风气整肃一新。

  点评

  张居正这位明代最卓越的政治家,其改革思想在他的文集中俯仰皆拾:“随时制宜”,“天下之事,极则必变,变则反始”,“其变不可胜穷”等等。在他看来,政制需因时而制宜,因势而利导,需求新、求变,才能长久生存。虽然从严格意义上说,张居正的改革只是对旧制度的修补,但在其所处的历史背景下,已称得上是起衰振蔽。明王朝也因此出现了短暂的中兴,国运得以延续半个多世纪。(高希)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