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AR、大数据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工作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尤其在智慧型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推动下,图书馆更是成了承载地方文化的主要场所。相比传统图书馆,智慧图书馆无论是在运行模式的建设,还是在服务与管理体系的开发上,均引进信息化技术作为支撑,以人性化管理理念贯穿图书馆建设的全过程,实现了“人”与“图书馆”的内在交互。智慧图书馆具有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三大主要特征,因此,可以将现代化科技中的物联网技术与图书馆建设进行对接,确保为需求用户提供有效的服务与帮助。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为图书馆方面的相关工作提供了便利,也使用户获取知识、资源、信息的手段变得越来越丰富,传统图书馆发展中的多方面局限早已被打破。随着受众群体的多元化需求不断增多,早期的图书馆运行与管理模式逐渐呈现出不适配性。因此,本文将结合行业发展与受众群体的联合需求,对智慧图书馆的运行模式与管理体系建设展开研究。
二、智慧图书馆运行模式与管理体系建设中的不足
(一)运行模式中存在的不足
图书馆是一个地区文明传承与弘扬的载体,通过完善智慧图书馆运行模式与管理体系建设,可以实现智慧城市功能的健全化。构成智慧图书馆运行模式的三大要素为:现代化技术、物质文化环境建设、优化的服务体系,三者相互融合促进,为智慧图书馆运行提供良好的支撑。但综合现如今行业内智慧图书馆运行现状分析可知,部分智慧图书馆在物质文化环境、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存在不足。例如,地方智慧图书馆仅能依靠自身现有的经费进行内部环境的完善,但却无法满足受众群体对阅读环境与学习环境的多元化需求。此外,在对一部分智慧图书馆进行走访与调查时发现,个别地方智慧图书馆在运行过程中,无法实现对现代化技术的全面落实,即无法有效地定位用户阅读需求和用户对于信息的获取需求,甚至一些智慧图书馆在提供前端用户服务时,存在服务项目不全面、服务流程不完善等问题,例如,部分智慧图书馆的电子阅读平台功能仍不完善、移动终端服务App尚未开发等,这些问题均是制约地方智慧图书馆可持续发展与建设的主要原因。
(二)管理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除上述提出的智慧图书馆在运行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地方智慧图书馆还存在管理体系建设方面的不足。例如,因种种因素的制约,个别地区的智慧图书馆在进行资源管理时,仍按照人工管理的方式运行,即图书馆每天工作结束后,馆员通过填写表格或书写报告的方式,进行当天图书借阅、图书归还、注册用户、注销用户等信息的整理,这种管理方法导致图书馆管理工作效率低、工作量大,且容易造成相关信息记录的缺失。此外,部分管理人员也尝试使用计算机进行资源信息的集中化管理,但由于技术更新不及时,难免导致存储在终端的信息发生丢失、失真等现象,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地方智慧图书馆现有的网络安全监督管理机制尚未健全,支撑移动终端的互联网络过于开放,导致网络的隐私性与安全性无法得到保障。
三、大数据背景下智慧图书馆运行模式的改进策略
(一)建设智慧图书馆信息化运行环境
为确保智慧图书馆在行业内具有持续性与稳定性的运行能力,需要将建设智慧图书馆内部信息化运行环境,作为完善图书馆运行模式的重要工作。例如,在进行图书馆内部环境改造时,应基于统筹角度考虑,按照布局合理性的原则,增添一些智慧化设施,包括移动终端设备、智能导航工具、有线与无线网络、后台系统等,将智能设备与现代化技术进行对接,推进智慧图书馆的泛在化建设。同时,图书馆方面可考虑促成与地方企业间的合作。例如,由图书馆为企业免费提供资源安全存储空间,由企业为智慧图书馆建设与运行投入资金等;也可在智慧图书馆参与行业合作时,引进大型上市企业的内部组织运行架构,参照其完善的网络运行模式,进行图书馆内部建设。例如,借鉴企业数据库,搭建一个全新的图书馆资源数据库,将数据库划分为多个类别,按照现有资源的类别对其进行划分,确保不同资源之间存在一定的联动性,基于此种方式,为智慧图书馆的稳定运行提供支撑。
(二)基于大数据技术建设图书馆一体化服务平台与App
除上述提出的措施,还应将提供优质服务作为支持智慧图书馆运行的主要工作。在此项工作中,可引进大数据技术,采用建设图书馆内部一体化服务平台与App的方式,进行用户需求的针对性获取,从而实现为不同类型用户提供专项服务的目标。可将建设一体化服务平台作为用户信息获取、用户身份安全存储、用户行为组织分析与服务项目决策的载体,通过资源交互,实现对终端核心信息的挖掘。例如,可在智慧图书馆运行时,将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传感技術进行集成与对接,并将现代化技术嵌入线上电子阅读器中,当用户输入个人信息登录服务平台后,阅读器自动启动,开始记录用户在平台中检索资源的关键词、用户在不同界面的阅读时间等。当用户在检索某个书籍并在其界面停留超过2分钟时,服务器将自动弹出对话框,询问用户是否要将此界面内容添加到书签或备注。当用户点击“确定”后,与此方面内容相关的书籍,将在终端被标注为“兴趣资源”,当用户退出后台并在下一次登录服务器时,服务器将自动弹出对话框,提醒用户“是否继续上次未完成的阅读”,通过这种方式,智慧图书馆能够实现对用户兴趣资源的挖掘,当用户按照操作完成提示行为后,与此方面相关的信息将被记录在智慧图书馆的服务端。
基于大数据技术建设的图书馆服务平台是集数据清洗、数据处理、信息采集技术为一体的智能化平台,尽管前端来源数据较复杂,但大数据技术的优势便是对多元化结构数据的深度分析。因此可以认为,集成了大数据技术的服务平台是一个可满足对用户身份智能化预测、对知识自动化推送的思维模型,通过对用户阅读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可以实现对用户终端个体模型的完善。
但仅通过建设服务平台的方式,难以满足智慧图书馆可持续运行需求,因此,可在完成上述相关工作的基础上,加大对智能App的开发。尤其在移动通信网络普及的当下,用户更加倾向于使用移动终端设备(包括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进行知识、资源的检索,开发智能App终端便是为了让用户足不出户,便可以享受图书馆为其提供的服务。
智能App与服务平台的功能模块应保持一致,对应的功能模块包括:图书线上预约借还、图书类别专项检索、用户身份信息编辑与更改、电子图书在线下载等。除上述提到的功能,智慧图书馆还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及运行现状,进行个性化服务功能的开发,包括在线论坛模块的开发、高级检索栏目的开发等。开发任意一个功能模块,均需要将其中内容与大数据技术获取的用户需求信息进行对接,通过对用户专项需求信息的分析整理,进一步发挥智慧图书馆在行业内的连锁服务效应,从而为智慧图书馆运行模式的完善提供多方支撑。
四、大数据背景下智慧图书馆管理体系建设的改进策略
(一)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图书馆资源信息集中管理
在完成对智慧图书馆运行模式的开发后,可通过对大数据技术的引进,开发智慧图书馆内部资源集中管理模式——即淘汰早期沿用的人工管理手段,以现代化技术作为支撑,对每日工作任务进行线上提交。例如,用户在进入智慧图书馆后,可通过“刷脸”或“指纹”进行身份验证,并可使用前端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寻求帮助,包括资源检索、图书借阅、图书归还等,在完成服务后,此次相关服务的信息将以电子版文件的方式递交给终端或后台,工作人员只负责在此过程中对前端递交的信息进行管理即可。在当天工作完成后,工作人员可将所有后台信息进行提取,整理成文件,并记录外借与归还的图书,将对应的信息整理成表格,提交给前端。前端大数据技术将自动进行图书馆现有存储资源的扫描,扫描到一个图书空缺进行一次自动记录,完成记录后,将记录的内容与工作人员提交的内容相匹配,两个文件匹配显示“成功”,即可完成图书资源与相关信息的集中管理;当匹配后终端显示“不成功”,显示器将自动显示资源或图书的空缺位。此时,需要工作人员在任务检索栏输入该图书的关键词,并进行此图书借阅信息与记录的调用,进行空缺资源的专项检查,便可以发现是否此次集中管理存在漏洞,按照审核后的结果进行资源管理行为的查缺补漏,可实现管理工作的高效化。
(二)健全智慧图书馆网络安全监督管理机制
在现代化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下,智慧图书馆建设呈现越发完善的趋势,但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与共享性,也造成了存储在图书馆内的价值资源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为了降低外界环境对资源存储造成的威胁,智慧图书馆应在完善管理体系时,健全网络安全监督管理机制。例如,在智慧图书馆正式运营前,与相关部门签署合作协议,由第三方机构负责监管图书馆的网络安全,并定期在服务平台上组织大型网络安全会议,强化图书馆网络安全意识。在此基础上,为智慧图书馆内每台移动终端设备加装防火墙等安全软件,并组建智慧图书馆内部的网络督查小组,由小组中的技术人员定期进行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安全的检查与维护,加强对智慧图书馆内部资源的保护。此外,对于工作中存在违规行为的工作人员或用户,应对其予以处罚;针对一些给图书馆管理工作造成负面干扰或资源信息安全造成负面影响的用户,图书馆有权对其进行追责。通过以上方式,营造优良的图书馆资源安全存储环境,为实现智慧图书馆管理体系的建设提供帮助。
五、结语
图书馆是传承文化、传播知识的重要场所。本文通过研究并分析智慧图书馆运行模式与管理体系中的不足,提出完善智慧图书馆信息化运行环境、建设一体化服务平台与App、资源信息集中管理、健全网络安全监督管理机制等措施,以期实现智慧图书馆内价值资源的流通与共享,引导现代化社会发展走向以知识为导向的资源共享型社会,从而提高智慧图书馆在行业内的影响力与号召力。
参考文献:
[1]程梦琦,徐晓.基于读者需求驱动下高校图书馆校园书店荐购平台运行思考——以上海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界,2020(06):73-77.
[2]袁玉红,王乐.应急网络教学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运行实践与思考——以复旦大学图书馆为例[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21,39(04):10-13+70.
[3]许群毅,韦卫. O2O网络预约借书服务平台建设及运行探析——以浦东新区陆家嘴图书馆“易悦读”网借服务为例[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9,39(05):113-115.
[4]赵丽梅,刘春梅,王晶晶,等.基于共享经济理念的高校数字图书馆社会化服务联盟运行体系研究[J].商业经济,2019(02):190-192.
[5]郭晓.国外图书馆应急管理战略联盟运行特色及启示——兼议我国图书馆应急管理联盟建设[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0(07):58-63.
[6]黄泽民.图书馆阅读联盟运行环境的研究与实现——以三明公共图书馆“家·阅读”服务联盟为例[J].图书馆杂志,2019,38(08):86-90.
[7]喻志娟,张颖,徐琼.基于融合信息技术的图书馆数字资源运行监测平台的设计[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8(05):112-116.
[8]杨新涯,文佩丹,卓应忠.智慧图书馆的全数据体系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23,67(13):29-35.
[9]刘琳琳.智慧图书馆的业务重组与数据管理——《智慧图书馆探索与实践》荐读[J].情報理论与实践,2023,46(07):20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3年度黑龙江省省属本科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高校图书馆红色文化资源建设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YWF10236230304)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梁彬彬,女,本科,绥化学院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创新建设与管理)
(责任编辑 肖亮宇)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