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档案馆、图书馆和博物馆的馆际合作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参花(下) 热度: 18806
李金凤 徐月芬

  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各行各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由此产生的跨界合作更是被各行各业所推崇。档案馆、图书馆和博物馆之间开展的跨界合作,亦可称为馆际合作,逐渐走入了大家的视野。档案馆、图书馆以及博物馆是文化保护以及传承的重要力量,它们保存和展示着人类历史和文化遺产的珍贵资料。然而,三者所涉及的领域较为广泛,各自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有不同,因此单独运营往往难以达到最优的效果。馆际合作作为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不仅可以促进三者共享资源、避免重复劳动,还能够提高其服务质量和效率。通过共同开展研究项目,它们可以深入挖掘藏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推动学术研究的发展,为公众提供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文化服务。

  一、馆际合作的优势

  (一)提升服务质量

  加强博物馆、图书馆和档案馆之间的合作,一个明显的优势即读者用最少的时间来获取更多的数据信息,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损耗。如图书馆可以与档案馆开展合作,建立数字档案库,使用户能够在线查看历史文献和资料,从而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此外,馆际合作还可以促进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承,提高机构的社会声誉和影响力。

  (二)促进资源共享

  馆际合作可以促进不同机构之间的资源共享。博物馆可以与图书馆合作,将其书籍和文献资料在博物馆中展示,提高用户的文化素养,优化用户参观体验;同样,图书馆和档案馆可以开展合作,共享珍贵的历史资料,以促进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承。

  (三)加强信息交流

  不同文化机构之间的合作可以加强信息交流。博物馆通过与其他机构合作,了解其他地区的文化历史,发展更加完善的展览和教育计划;此外,不同机构之间也可以通过合作交流技术和工作经验,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1]通过加强信息交流,更好地满足用户信息需求。

  (四)节约馆际资源

  馆际合作还可以节约各机构的资源,图书馆和博物馆通过建立合作关系,可以共同策划展览和教育项目,降低活动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同样,图书馆和档案馆也可以通过共享设备、信息和图书资料,避免资源重复采购和收藏,相互查缺补漏、互通有无,切实提高资源利用效率。[2]

  二、馆际合作的可行性

  (一)共同目标

  档案馆、图书馆和博物馆有着共同的目标,即为公众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和文献信息资源。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不同机构之间的协作与合作,因此馆际合作是可行的。

  (二)技术支撑

  现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支撑,使得不同机构之间的合作更加便捷和高效。比如,通过数字化技术,不同机构可以共享和交换数字化资源,实现文化信息的共享和互通。

  (三)资源优势

  不同文化机构之间拥有不同的资源优势,可以共同分享和利用。比如,图书馆拥有大量的文献资源和阅读空间,博物馆拥有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而档案馆保存了重要的历史档案和资料,通过馆际合作,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些资源,为公众提供更加全面的文化服务。

  (四)提高效率

  通过合作,不同文化机构之间可以相互借鉴和学习,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例如,图书馆可以借鉴博物馆的展览设计和教育计划,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同样,博物馆和档案馆可以通过与图书馆合作,建立数字档案库,提高用户的检索和查阅效率。[3]

  由此看来,档案馆、图书馆和博物馆之间的馆际合作具有很高的可行性。通过合作,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各种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为公众提供更加全面的文化服务,满足用户多元化的信息需求。

  三、馆际合作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标准不统一

  档案馆、图书馆和博物馆虽同属公共文化机构,但由于三者的性质不同,其日常运作及执行的政策标准也不尽相同。首先,法律法规标准不同,不同的文化机构受到不同的法律法规的制约,这些法律法规可能存在差异。这一现象会导致不同机构之间的政策标准不同,某些机构可能要求更加严格的资料共享和保护措施,而另一些机构则可能对此要求并不严格,政策标准的差异不可避免地为馆际合作带来一定的障碍。[4]其次,管理制度不同,不同机构的管理制度可能存在差异。如档案馆可能更加注重资料保密和安全,而博物馆则可能更注重文化交流和共享,此种情况也会导致不同机构之间的政策标准不同,导致合作上存在困难。最后,行业标准不一,档案馆、图书馆和博物馆都是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但它们的行业标准存在不同。如博物馆更加注重展览和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而图书馆则更注重阅读和借阅服务,彼此之间所属行业标准不统一,为馆际之间开展合作交流带来了阻碍。

  (二)网络结构不一致

  在档案馆、图书馆和博物馆的馆际合作中,网络结构不一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首先,技术平台不同,不同的文化机构可能使用不同的技术平台,例如不同的数字化存储系统或数据库,此种情况会导致不同机构之间的数据无法兼容,数据共享和交换上存在困难,影响合作的顺利开展。其次,数据格式不同,不同的文化机构可能使用不同的数据格式和标准,例如元数据标准、数据描述方式等等。[5]此种情况下如果想要实现馆际合作,则需要对系统平台进行改造升级,增加成本投入。最后,数据质量标准存在差异,不同的文化机构对于数字化文化资料的质量标准和要求存在不同,存在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等方面的问题。

  (三)配套管理系统不健全

  馆际之间的合作,离不开相对应的管理系统支持,但实际上这一点却很难实现,受限因素较多。建立配套管理系统,首要面临的是数据安全问题,馆际合作过程中涉及大量的数字化文化资料,需要建立健全的数据安全管理系统,包括数据备份、数据传输和存储安全等。如果管理系统不健全,可能会导致数据泄露等安全问题,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馆际之间的合作,重点在于信息资源共享,如档案馆、图书馆和博物馆之间的资源共享可以大幅提升信息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提升信息服务质量。[6]但如果配套的管理系统不健全,可能会导致文化资料无法高效共享,导致众多宝贵资源限制、浪费,弱化馆际合作的有效性。另外,不同的文化机构内部制定的管理流程和规范有差异,在合作过程中缺乏规范的管理流程,可能会导致合作项目进展缓慢,甚至无法完成。

  (四)信息集成系统缺失

  从实际情况来看,图书情报和档案资料之间是相辅相成的,馆际之间联合共建网络平台存在很大的困难,如果仍然沿袭图书馆或是档案馆各自的网络系统,单独为各自用户服务,则会影响信息资源的共享利用,为馆际之间的合作制造人为阻碍。不同技术环境有多重链接,加之不同的描述方式,在不同程度上会影响信息的导航检索。目前多数的档案馆是采用多级别、多途径馆藏描述方法,也正因描述方法的存在,势必会阻碍统一数据交换形成。另外,文化机构的数字化文化资料是需要不断更新的,如果没有一个健全合理的信息集成系统,则可能会导致数据更新不及时,进而影响合作项目的有效性。

  四、馆际合作的有效对策

  博物馆、图书馆和档案馆的馆际合作,并非简单的资源共享与叠加,而是将资源进行整合,建立相辅相成的合作关系,不仅可以提升机构影响力和知名度,还可以促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

  (一)提供全面的政策支持

  在档案馆、图书馆和博物馆的馆际合作中,提供全面的政策支持是非常重要的举措。为了促进馆际合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建立统一的政策标准,明确各个文化机构之间的合作范围和合作方式,这一举措有助于提高合作的效率。馆际合作需要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为文化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帮助其建立数字化资源和信息集成系统,提高信息共享和交流的效率。更为关键的是,馆际合作离不开充足的资金支持,为了保证合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加强地方财政资金支持,或是引入社会资本,用于促进馆际之间合作深化,从而形成长久且稳定的合作关系。[7]

  (二)制定统一的馆藏资源录入标准

  在档案馆、图书馆和博物馆的馆际合作中,制定统一的馆藏资源录入标准,对于建立稳定、长久的馆际合作关系至关重要。第一,为了实现不同馆藏资源之间的交流和共享,需要建立统一的资源分类标准。例如,可以采用国际通用的标准分类系统,如MARC、Dublin Core等,这些标准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不同机构间的信息共享和交流。第二,规范资源描述格式,主要是为了方便各文化机构之间进行资源交换和共享,借助统一资源描述格式来提升资源利用率,合作机构能够清晰地了解资源的基本信息,可以采用国际通用的资源描述格式,如EAD、MODS、TEI等。第三,在制定标准的同时,必须要加大标准推广力度,让各个文化机构都能充分了解并认同这些标准,充分利用标准所带来的优势,避免各种机构间的信息孤岛。例如,可以采用数字化资源管理系统,如Dspace、Greenstone等,建立一个统一的数字化资源管理平台,实现馆际资源的集成和交换。第四,建立严格的数据质量管理制度和标准监督机制,规范馆藏资源的录入、审核、备份和更新,对各个文化机构的资源录入情况进行监督和审核,提高资源质量和可靠性。[8]

  (三)吸收和培养相关人才

  对于档案馆、图书馆和博物馆来说,跨机构合作不仅需要具有深厚的学科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跨学科、跨领域的协同能力。因此,培养跨机构合作能力强的人才是推动馆际合作有效开展的基础。首先,机构间的合作需要人才具备跨领域的思维和知识背景,馆际合作需要不同机构的人员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理解对方的专业术语和工作方式,因此需要人才具有广泛的学科背景和专业知识。例如,博物馆与图书馆的合作需要图书馆行业的人才具备丰富的文献资源知识和数字化处理技能,以便为博物馆提供相关的文献支持和数字化展示技术。其次,跨机构合作需要人才具备团队协作和项目管理的能力。馆际合作通常是一个复杂的跨机构项目,需要人才具备协调和管理团队的能力,以确保项目进展顺利、成果高质量产出。例如,档案馆、图书馆和博物馆的数字化资源共建项目需要人才具备项目管理、进度跟踪、风险控制等方面的能力。最后,为了有效地推动馆际合作,人才还需要具备跨文化交流和协商的能力。不同机构间存在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工作方式,跨机构合作需要人才具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沟通和协商的能力,以便共同制定有效的合作方案和推动项目实施。因此,吸收和培养跨机构合作能力强的人才,是推动馆际合作的有效对策之一,各机构可以通过招聘、培训和交流等方式,吸收和培养具有跨机构合作能力的人才,以保证馆际合作能够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的成果。

  (四)加强特色资源建设

  对档案馆、图书馆和博物馆来说,每个机构都有其独特的特色资源,包括珍贵文献、艺术品、文物等,这些资源不仅是其自身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馆际合作的重要内容。首先,应适当提高特色资源的知名度,通过互联网、出版物等渠道,宣传特色资源的价值和特点,吸引更多的机构参与合作。其次,开展联合展览活动,可以将不同机构的特色资源有机融合起来,提高展览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同时也能促进各机构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再次,共享特色资源,对于一些特别珍贵的资源,可以采取数字化、复制等方式进行共享,以减少资源的磨损,降低安全风险,更好地服务公众。最后,探索创新合作模式,在特色资源建设方面,可以探索創新的合作模式,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数字化手段,开展虚拟展览、共建数字资源库等合作项目,拓展合作的领域和方式,提高合作的效率和水平。

  五、结语

  博物馆、图书馆和档案馆开展馆际合作,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加强馆际之间的合作,有助于建立一体化的信息服务体系,促进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在提升资源利用率的同时,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饶梓欣,许鑫.基于数据基础设施建设视角的全球图书馆、档案馆与博物馆机构合作网络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22(09):54-64.

  [2]蔺梦华,甘子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县域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合作发展模式探析——以佛山市顺德区为例[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9(09):72-75.

  [3]穆向阳.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合作领域知识重用策略与方法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9(06):106-112.

  [4]张辉.跨界合作思维下的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融合发展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8,38(08):124-126.

  [5]陈晖.以教育为切入点的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三馆合作管理模型[J].中国纪念馆研究,2017(02):100-104.

  [6]陈京莲.我国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馆际合作项目分析[J].情报探索,2016(07):45-48.

  [7]毛文婷.档案馆、图书馆和博物馆的馆际合作研究[J].黑龙江史志,2015(13):261+264.

  [8]王秀香.国内外图书馆与博物馆合作发展的实践研究[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5(03):56-60.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外事职业大学校级一般课题“档案馆跨界合作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22YB02)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金凤,女,硕士研究生在读,山东外事职业大学,研究方向:档案管理;徐月芬,女,硕士研究生在读,山东外事职业大学,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责任编辑 王瑞锋)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