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全民艺术普及背景下群众合唱水平的提升策略

时间:2023/11/9 作者: 参花(下) 热度: 19413
王兰芬 宋守鹏

  全民艺术普及对我国的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文化馆开展群众文化的重要目标。在文化馆开展的众多群众文艺活动中,群众合唱以受众面广、参与度高等优势备受广大群众的青睐。本文将以合唱活动为切入点,探讨合唱艺术在全民艺术普及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不断提升群众合唱水平的对策。

  一、全民艺术普及的内涵与意义

  (一)全民艺术普及的内涵

  艺术可以美化人的心灵,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艺术是一个民族精神文明的象征,因此全民艺术普及,提升全民文化艺术修养是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全民艺术普及包含全民艺术知识的普及、艺术欣赏的普及、艺术精品的普及、艺术技能的普及和艺术活动的普及。[1]全民艺术普及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任务。

  (二)全民艺术普及的意义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用“诗”“乐”的德治教育活动。中国近代的著名学者王国维把美育界定为情感教育,认为艺术教育能使人修身养性,从而实现教化的作用。现阶段,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全民艺术普及是我国社会文化发展的客观需求。所以开展“全民艺术普及”不仅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更能充分发挥艺术的功能,提高全民文化素养,推动社会进步。

  文化馆是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是开展全民艺术普及的主要阵地和主力军。文化馆通过开展艺术培训提升大众文化素养,通过阵地培训、下乡辅导、艺术创作、组织演出等活动落实和推进“全民艺术普及”。文化馆作为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文化影响力和政策优势,弘扬时代精神、传播优秀文化、推动艺术普及,使人民群众生活更富有情趣和精神内涵。

  二、群众合唱在全民艺术普及中的重要作用

  2015年,全国各地文化馆开始更加积极地面向群众开展各类公益艺术培训和文化活动,其终极目标就是实现全民艺术普及。[2]合唱活动作为文化馆群文活动中的重头戏在推进全民艺术普及的工作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开展合唱培训,满足群众需求

  近年来,合唱活动在全国各地开展得如火如荼,已经成为一种全民艺术。以北京市文化馆举办的“歌唱北京”合唱比赛为例,据网络数据统计2020年第七届合唱比赛中共有600支合唱团参与活动,最终有140支合唱团进入决赛,参与人數累计达3万余人,可见合唱艺术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开展全民艺术普及是各级文化馆当前的重要任务,以房山区文化活动中心为例,自2017年开办“艺术学堂”以来,合唱培训一直是热门课,据数据统计,房山区文化活动中心艺术学堂2021年共计培训了3081名学员,其中合唱学员占55%,是艺术学堂各门类课程中最为活跃、也最受群众喜爱的一门艺术学科。因此,笔者作为一名文化馆的合唱辅导老师,应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实现全民艺术普及和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贡献力量。

  (二)普及合唱知识,提升大众文化素养

  在全民艺术普及工作中 ,首要任务是普及。合唱艺术虽然在群众生活中很常见,但是想要唱好合唱作品并具有较高的演唱水平还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技能。首先要多欣赏国内外经典的合唱作品,从中学习借鉴前辈的艺术理论和实践经验,以开阔眼界、提升审美水平;其次要学习合唱相关的知识,比如了解合唱的理念、掌握合唱的发声技巧以及具备较好的读谱能力;最后要具备一定的合唱表演的技能,合唱是一门表演艺术,在参与合唱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表演能力。

  合唱艺术的魅力不仅在于旋律优美、和声丰富,其意境深远、富有思想内涵的歌词更是受到人们喜爱。比如令人精神振奋的红色革命歌曲、久经传唱的中外艺术歌曲,还有由古诗词谱曲的歌曲,以及与时俱进、主题鲜明的原创作品,人们在参与合唱活动的过程中,不仅陶冶了情操、净化了心灵,也使得人的整体素养得到了提升。

  群众合唱的发展水平标志着社会的音乐普及程度和发展水平。[3]合唱艺术最能够体现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最能提高人们对音乐的理解,培养人的综合素质。纵观合唱发展历史,它对社会的教化作用是无法用语言和文字去估量的,合唱艺术所体现的丰富的人文精神,也是一个时代民族文化价值的缩影。近年来,随着合唱的普及, 合唱艺术已经深深扎根基层群众,成为一门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群众艺术。

  (三)强化教育功能、构建和谐的社会氛围

  合唱是一种由多人共同参与、合作表演的艺术形式,集体性是合唱活动最突出的特征。在合唱排练过程中,要想完成好一部作品,必须大家思想统一、步调一致,既不能突出个人也不能悄无声息。最终实现几十人甚至上百人发出音色统一、音量均衡、和谐美妙的合唱效果。合唱艺术追求和谐统一,“合唱团里没有我,只有我们”是合唱团始终要遵循的规则。这就需要在日常的学习和活动中不断培养团员的合作精神,学会控制个人技巧的发挥,努力服从集体要求,要有舍小我,为大我的奉献精神。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合唱艺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合唱活动通过传播艺术精神,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当今时代的伟大精神,建设人民群众美好的精神家园,构建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群众合唱现状分析及提升策略

  (一)现阶段群众合唱的状况分析

  1. 群众合唱组织纷纷建立

  近年来合唱艺术的社会功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在中国合唱协会和各级文化职能部门的组织和倡导下,群众合唱的规模不断扩大,各地方都成立了自己的合唱协会,合唱艺术有了广泛、坚实的群众基础,为我国的合唱艺术走向国际奠定了基础。群众合唱团根据年龄的不同,可以分为老年合唱、青年合唱和少儿合唱三种类型,其中老年合唱团居多。老年合唱团门槛相对比较低,是为了满足老年人的自娱自乐需求,老年合唱团人数众多,积极性和热情度最高,通常以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社区为排练场所,指挥大多数以退休的专业团体老师或音乐老师为主。他们以排练和演出活动为主要目的,偶尔也参加各类比赛,但由于老年人的声音比较松弛,因此,老年合唱的整体水平相对比较低。青年合唱团一般有相对固定的排练场地,能聘请有一定影响力的指挥家或当地最好的合唱指挥老师进行排练,进入团体要经过声音和音乐专业知识技能的考核,人员一般由具有一定声音条件和音乐专业知识的爱好者和音乐老师构成,青年团体多以参加各类演出、交流、比赛为排练动力,水平相对较高。少年儿童团主体分布在各学校,排练老师主要由本学校音乐老师担任。也有一些职业指挥家在各城市开设有偿指导。

  2.群众合唱活动广泛开展

  近年来,文化和旅游部、中国合唱协会对我国的合唱事业做了大量艰苦而有意义的工作。各级媒体贴近百姓生活,反映百姓心声, 先后开播了“激情广场”“心连心慰问团”“歌声与微笑”“梦想合唱团”等群众积极参与的栏目。至今已经举办了十六届中国国际合唱节,九届金钟奖合唱比赛,“歌唱北京合唱比赛”等深受百姓欢迎的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为全国群众合唱的蓬勃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群众合唱的最基层团体是社区合唱团,她们的参与者大多是社区的普通居民,退休的老年人居多,具有群众性、自发性和普遍性的特点,他们因为热爱合唱而聚集在一起,又通过参与合唱活动提高了艺术修养,丰富了业余生活,不仅推动了社区文化建设,还提高了社会凝聚力。

  3.群众合唱水平有待提高

  群众合唱的发展与繁荣值得我们欣慰,然而,群众合唱直到今天,依然存在着起点低,基础薄弱的问题。群众合唱的参与对象以离退休的中老年人为主,大多数进入合唱团都是零基础,对合唱的认识水平较低,还停留在“嗓门大就是水平高”的层面,离专业的合唱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如何从群众歌咏向真正意义上的“合唱”转变,需要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

  (二)提升群众合唱水平的建议

  1.提升合唱团的基础训练水平和文化素养

  合唱是多声部的声乐表现形式,合唱团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乐理知识和多声部的听觉能力,这对于业余合唱团员并不容易,需要演唱大量的作品慢慢培养和积累。因此,合唱团的日常训练中对乐理知识、视唱练耳的训练应该长期坚持。合唱作品题材丰富、风格多样,它与文学、历史等学科有着一定的联系。为了能够准确地理解和表达作品含义需要有较高的文学功底和历史知识,比如演唱艺术歌曲和古诗词作品,歌词表达比较高雅、含蓄,排练时合唱团员会在老师的引导下深入理解歌词含义并学习处理歌曲,演唱外国作品时需要了解不同时期的文化背景,才能准确地把握作品的风格。这个学习过程既包含了歌唱的学习,也包含对文学艺术等学科的探究和积累。

  2. 健全群众合唱团的组织管理机制

  群众合唱团多为民间自发组织,组织管理较为松散、人员构成也不够合理。主要表现为老龄化问题和男女比例失调的问题。团员平均年龄偏高影响了合唱团的持久性發展,女多男少的人员构成比例失调导致合唱团在选择曲目时受到很多限制,也影响了合唱团水平的提升。群众合唱团人员流动性大,有的团员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的团员跨团活动或频繁换团,给合唱团的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针对以上问题,管理者不仅要建立科学和严格的考勤制度,还要设立奖惩制度,对于排练出勤率高、排练效果好的团员给予奖励,对经常缺勤和不完成排练要求的团员给予劝诫、警告和劝退处理。

  3.培养储备专业的指挥人才

  合唱指挥不仅是合唱团的组织者、引领者,更是一个合唱团的灵魂人物。合唱指挥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艺术修养和审美水平,还应该兼备较高的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目前,我国部分文化馆缺乏专业的合唱指挥,大多数是由声乐专业老师或钢琴专业老师充当,但是术业有专攻,声乐专业和钢琴专业的老师在指挥方面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在手法上缺乏规范、细腻的表现,使得合唱团的训练水平难以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各地文化馆应该改变思路,开辟更多的方式方法,聘请专业的合唱指挥来长期指导合唱队的排练演出,从而有效地提升合唱团队的审美层次和演唱水平。

  4.创新合唱培训及表演形式

  文化馆公益艺术培训只有积极创新,才能取得突破。在培训工作实施过程中,要结合社会动态对培训内容进行不断调整,并充分利用现代化工具,如媒体、大数据、网络平台等进行服务宣传,进一步扩大文化馆的影响力及艺术培训涉及的范围,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进来。同时,还可以实现线上教学模式,以网络平台录制和直播的方式开展培训教学,以此来突破传统课堂时间与空间的束缚,让群众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调节学习时间,让培训工作变得更为灵活。

  合唱艺术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从中世纪的欧洲起源到如今中西方合唱的发展,合唱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从单声部、二声部、三声部、四声部甚至更多声部;从同声合唱到混声合唱;从无伴奏到有伴奏又到无伴奏等各种表演形式的变化。这些表演形式也在不断的创新和发展,也融入了很多新的艺术元素,使得合唱在声音和谐动听的基础上又增添了视觉上的美感。[4]当今的社会环境和潮流趋势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人们受其影响,在审美意识方面有了新的改变和认识,合唱作为一种贴近大众生活的音乐活动,人们现在不会只是单一地从听觉上来评价一场合唱是否好听,他们还会考虑视觉的感受,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表演形式加入合唱表演,如舞蹈、朗诵、乐队等各种新元素加入合唱艺术,使合唱艺术的发展有了新的进展。

  5.积极参与各类演出及合唱比赛

  一支好的合唱团一定要有很强的凝聚力,参加演出和比赛是培养这种能力最有效的手段。合唱也是一门表演艺术,需要舞台的实践和历练,群众合唱团的大多数团员都缺乏舞台经验,心里恐惧和过分表现都会影响合唱团在舞台上的水平展示,因此舞台经验对于合唱团水平的提升弥足珍贵。对于群众合唱团参加比赛的目的不是争金夺银,而是通过“比”而培养合唱团员的集体荣誉感,从而增强凝聚力。

  四、结语

  本文就群众合唱活动在全民艺术普及中的作用和如何继续提升群众合唱水平做了粗浅的探究,作为一名文化馆的合唱辅导老师,希望立足本职工作,不断提升群众合唱的水平,为文化馆更好地开展全民艺术普及工作贡献力量,进而实现群众文化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艳燕.合唱艺术的发展以及对合唱表演形式的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14.

  [2]申德华.群众合唱的发展与现状分析[J].黄河之声,2013(06):87-88.

  [3]李强.文化馆提升群众合唱艺术性的理论方法[J].文化产业,2021(12):112-113.

  [4]黄兴武.浅谈全民艺术普及与文化馆的传播推广[J].大众文艺,2019(20):10-11.

  (作者简介:王兰芬,女,硕士研究生,北京市房山区文化活动中心,中级,研究方向:群众文化;宋守鹏,男,本科,北京市房山区文化活动中心,中级,研究方向:群众文化)

  (责任编辑 王瑞锋)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