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步意识到音乐文化对人类情感的传达功能。越来越多人开始主动使用音乐表达情感,陶冶情操。在这一形势下,古筝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古筝是我国弹拨乐器种类里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本文分析古筝演奏艺术表演现状,探究古筝音乐表演中提升表现力的策略,期望为古筝演奏者提供理论指导,最终提升其在演奏中的表现力。
二、音乐表现力的概念
当前,音乐文化受到了更多人关注,人们对音乐的接受力越来越高,很多人会选择通过鉴赏音乐作品来陶冶情操。音乐能够表达人们的内心情感,使其闲暇生活变得更加丰富。鉴赏者通过音乐鉴赏,感知音乐富含的多种情感与内涵,形成了音乐表现力的外在体现。音乐表现力的提升,在古筝音乐演奏中,发挥着重要的价值,音乐表现力不足,无法让演奏与听众之间形成情感共鸣,人们感受不到乐曲内涵及演奏者的情感融入,也就预示着这场演出,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满足不了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1]音乐表现力与演奏人员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有直接关联,演奏环节中,演奏者要尽可能地保持专注,充分地展示出音乐表现力,令音乐表演达到更好的状态。在演奏过程中,音乐表演者发挥出色,就能真切地传达出自身与音乐的情感,使鉴赏者感知到音乐作品传达的情感,这要求演奏者融合思想情感,渲染演奏氛围,通过多种形式提升音乐表现力。
三、古筝演奏中表现力提高的影响因素
(一)古筝演奏技巧的影响
演奏人员基本功的掌握以及演奏技巧的水平,对音乐表现力影响较大。若演奏人员演奏技巧娴熟,具有专业水准,演奏的效果会更好,能够充分发挥音乐作品的情感和内涵。当前,古筝演奏技巧发展较快,诸多技法出现变化,彰显了新的时代特征。基于此,演奏者需强化技巧,增强技巧运用能力,在古筝演奏环节全身心融入,使情感抒发和音乐表现形成共鸣,研究全方位展示出自身的音乐水平。
(二)传统古筝技巧与现代古筝技巧的区别
在古筝演奏过程之中,一般强调将音色和音律融合在一起,保证古筝演奏环节的整体风格在古筝演奏环节达到统一。演奏人员要用左手去对曲子装饰右手完成收音,双手形成配合,共同完成演奏。在这一过程中,右手更容易使用技巧,包含单音或连续音等,能控制整体乐曲演奏。[2]单音是演奏者需掌握的基础技巧,左手要发挥修饰作用,左手弹奏时,让古筝弦音产生变化,双手相互协调,确保演奏出来的古筝音乐在音色上更加优雅,全方位呈现演奏者想要呈现的乐曲情感,最终与聆听演奏的鉴赏者达到共鸣。学习传统古筝演奏技巧,有利于促进演奏者对乐曲创作者的理解,有效融入自身情感,对发挥音乐表现力具有深远的影响。
现代古筝技巧是在结合传统古筝演奏技巧基础上,形成的全新的古筝演奏技巧。现代古筝演奏家对古筝演奏技巧不断研究,坚持创新演奏技巧,推动了现代古筝技巧体系化的形成。比如著名演奏家赵玉斋先生,在《庆丰年》这首音乐作品中使用双手弹奏连续和弦,转变了长期以来单手弹奏古筝的现状。当前,古筝技巧的创新与时代发展相融合,并在其中运用了现代科学技术,使古筝从制作到演奏形式,都迈上了新的台阶,这些都对古筝音乐的演奏表现力产生了较大影响。
四、提高古筝演奏音乐表现力的策略
(一)演奏方法和演奏技巧的学习
首先,要掌握绕指技巧。古筝是拥有长久发展历史的弹拨乐器,整体结构复杂,有面板结构、调音盒等。在传统古筝演奏技巧中,演奏人员要运用右手的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四个手指去弹奏乐曲旋律,左手须在中柱,左手则主要以食指、中指把控琴弦,通过音调转变修饰高音旋律。右手常规技巧有勾、托、抹等,左手常规技巧有按、揉等。刚开始学习古筝演奏,想要掌握勾、托、抹技巧,需要加快弹奏速度,演奏者需认真练习,不可重复指法,避免影响演奏节奏。除此之外,古筝演奏环节需避免绕指问题,古筝的音弦由低到高,演奏时演奏者的身体需按照由远到近顺序,完成演奏表演。
其次,演奏者需注重听觉能力。演奏者听觉能力与呈现的音乐表现力具有密切关系,演奏者日常听不同旋律和节奏的音乐即可培养听觉能力,所有乐曲中的节奏都是乐曲構成的基础,彰显着乐曲生命力。古筝乐器弹奏与其他乐器不同,曲目难度从高到低,差异较大,不同难度的曲目里,运用的指法也不同,仔细聆听才能辨别低级别的音乐和高级别音乐之间的差异。[3]例如:我国十大古曲之一的《高山流水》音乐旋律明亮、优雅,人们在聆听的时候,会感受到潺潺流水和高山巍峨的场景,演奏的时候将这种情绪传达给观众,增强音乐感染力。而《汉宫秋月》也是十大名曲之一,这个作品的演奏形式则比较多样化,有琵琶弹奏曲、古筝曲等,在古筝弹奏的《汉宫秋月》中,尤其能呈现出作品中描绘的宫女无可奈何的情绪,令听众感受清冷寂寥的音乐氛围。
再次,演奏者需控制音色。古筝乐曲作品弹奏环节,音色会呈现出整体乐曲作品特征与情感色彩。古筝音色的种类繁多,例如明亮、低沉等,能令音乐旋律呈现出美的意境,使音乐情感表达得更加明显。演奏者需要精准控制音色,同时也要依据旋律灵活变化,在表演环节中发挥音色处理技巧。
最后,演奏者要注重艺术素养及认知能力的培养。不同演奏人员的专业水平、文化素养、艺术素养、认知能力都有差异,对古筝音乐的感知力不同,呈现出的音乐表现力也不同。演奏者要结合对作品的理解,融合情感传递给听众,因此,提高演奏者艺术修养,是提升古筝音乐表现力的重要途径。古筝弹奏表演前,演奏者要事先对古筝作品的内容进行了解与分析,对作品呈现的情感有所认知,从而在演奏中更加流畅、更加真切地将作品内容与情感传达给鉴赏者。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学习古筝艺术,其中一部分人对于古筝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的学习缺乏兴趣,因此演奏中难以深入理解古筝作品的内涵,在演奏环节很难呈现较好的表现力。[4]针对这个问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和解决。第一,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演奏者的兴趣引导,促使他们自主学习古筝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第二,组织演奏者共同观看高质量的演奏案例,让演奏者了解案例中表演者使用的技巧与方式,感受其中的音乐表现力,间接提升自身对古筝音乐的认识。第三,要在日常练习中,增加对古筝音乐作品相关艺术理论的学习,使演奏者能够理解作品中更深层次的艺术内涵。
(二)加深对不同古筝流派的了解和学习
古筝属于我国民间传统乐器,历经长久发展,诸多古筝音乐曲目传承中,受到了地理位置及民族文化语言等诸多因素带来的影响,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艺术流派,如山东派、客家派、浙江派等。不同流派的古筝艺术表演具有较大差异,这使得古筝艺术的传承彰显了多元化特征。不同演奏流派,在对作品弹奏时使用的演奏技巧及表达的音乐情感也具有差异。当然,不管哪一古筝流派的演奏,最终目的都是要充分表现出作品的情感。[5]现阶段,大部分人学习古筝的目标,是参与竞赛活动或者等级考试,很少会选择一些不常见的曲目练习,会将考试常见的乐曲看成练习目标,缺乏完善的学习体系。日常弹奏练习中,弹奏者技巧使用缺乏音乐审美,甚至一部分弹奏者在弹奏表演时毫无创新意识。对此,古筝弹奏过程中,需要演奏者了解和学习不同流派古筝演奏的技巧与方法,获得更为丰富的学习经验,将不同流派的优势融合在一起,形成学习体系,使古筝演奏中的风格更多元化,从而提升自身的音乐表现力。
(三)深入分析作品,加深情感体验
提升古筝演奏的音乐表现力,需要弹奏者增强对作品内容的了解与分析,在演奏中能够真情流露。《乐记》中曾指出,“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要在古筝演奏环节,彰显演奏人员的内心情感,让听众与古筝音乐形成共鸣,就要在演奏中精准地弹奏每个音符,古筝演奏体现内在情感,演奏人员需要深入探究作品创作时代、风格、作者情感表达等,并依据自身的经历和情感对作品进行再创作,灵活发挥,形成自身的情感表达和艺术风格。因此,在日常古筝演奏练习中,演奏者要注重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这是促进演奏者实现音乐再创作的基本条件。演奏者还要在日常学习中积极了解专业知识,提升知识储备,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6]同时,生活中各类优秀文学作品,也能够丰富演奏者的文化底蕴,并从中了解不同时期古筝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时代特征。
古筝学习和演奏中运用的生活化元素较多,演奏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细致观察,通过自身生活加深情感体验,积累艺术素养,并将其运用在古筝音乐演奏中,促进演奏技巧与自身艺术素养的融合,最终完美呈现古筝音乐作品的艺术内涵和情感表现,提升音乐表现力。
(四)激发演奏人员的演奏欲望
音乐表现力提升,还需要演奏者拥有足够的表演欲望。当演奏者表演欲望较为强烈时,则能够促使演奏者保持较好的精神状态,提升其大脑活力,令演奏者积极地展现自我,加深对古筝音乐作品中情感的体会,从而在古筝演奏时,具备迅速转变情感与使用弹奏技巧的能力,提升古筝音乐表现力。[7]除此之外,强烈的表演欲望也有利于演奏者通过情感发挥,营造现场的表演氛围。良好的表演氛围形成后,能够进一步激发演奏者的潜力,同时潜移默化地影响鉴赏者的感官,进一步推动演奏者与鉴赏者的双向情感交互,提升古筝演奏效果。
(五)运用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
古筝弹奏中,弹奏者要依据作品的音乐风格,主动调节肢体动作与面部表情,使古筝演奏的情感表达效果更加强烈,带给听众更丰富的音乐体验。古筝演奏具有临场性的特点,演奏者按照曲目内容自主把握,思想与情感呈现上具有自身的局限性,听众鉴赏古筝音乐时,很难直接了解音乐作品呈现的思想和情感。因此演奏者需在古筝弹奏表演中,通过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的表现,结合演奏,更加全面地呈现古筝音乐的思想情感。[8]这一过程中要注意,演奏者的身体动作也会影响表演质量和音乐表现力,如果演奏者的专业技术不足,肢体动作不适当或幅度过大,会影响古筝演奏,导致古筝演奏整体水平下降。因此演奏人员要精准把控古筝演奏技巧与肢体动作,保证演奏流程完整,准确表现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和内容。例如,演奏者演奏较为欢快的曲目时,要表现出轻松愉快的表情,肢体动作保持放松,听众鉴赏古筝音乐弹奏时,通过观察弹奏者则能够感知作品中欢快的情感。而情感阴郁、悲伤的曲目演奏中,若弹奏者面带微笑、神情轻松,则会导致弹奏者神情与动作和音乐产生矛盾,无法令鉴赏者有效感知音乐作品中的内容与情感。演奏者就要尽可能地放慢速度,营造乐曲的悲伤气氛。演奏者要依据作品的内容、风格与情感,对自身面部表情及身体动作自然调整,确保熟练、精准地使用演奏技巧,给鉴赏者带来演奏更加流畅、情感更加真切的古筝音乐作品,这也是古筝音乐作品表现力提升的重要途径。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古筝演奏中提高音乐表现力的策略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古筝作为我国的传统乐器,有着悠久的传承和发展历史,在弹奏中需要弹奏者充分运用多种技巧,传达古筝音乐作品情感,彰显古筝乐器独特魅力。弹奏者在日常练习中,不仅要加强古筝演奏技巧的学习,也要对不同的古筝流派都有所了解和学习,要强化对古筝音乐作品的认知与理解能力,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合理运用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令古筝整体演奏环节形成良好的现场氛围,通过多个层面、多种渠道,提升古筝演奏的音乐表现力,给古筝音乐的听众带来良好的音乐体验。
参考文献:
[1]陈明裕.古筝演奏中音乐表现力强化路径分析[J].艺术评鉴,2022(13):77-80.
[2]姜琪.古箏音乐表演中表现力途径的探析[J].艺术评鉴,2022(08):44-46.
[3]王肖肖.怎样提高古筝演奏的音乐表现力[J].黄河之声,2021(10):104-106.
[4]刘梦西,刘梦迪.古筝表演艺术中的音乐表现力探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2):17-18.
[5]朱嘉文.对古筝音乐表现力及表演艺术的研究[J].北方音乐,2020(17):64-65.
[6]于慕琪.浅谈古筝表演艺术与音乐表现力[J].黄河之声,2020(09):61.
[7]江晶.古筝演奏中的音乐表现力提升研究[J].北方音乐,2020(06):34-35.
[8]张铭.古筝演奏中如何加强乐曲的表现力[J].戏剧之家,2019(07):77.
(作者简介:王颖,女,硕士研究生,兰州文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古筝演奏)
(责任编辑 刘冬杨)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