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去外省出差,当地人得知你是从长春来,第一反应就是问你:一汽是不是在长春?长影是不是在你们那里?可见,一汽、长影这两块牌子有多么的响亮!问答之間,也委实让我们的脸上顿现春光。
一
比起长三角、珠三角乃至广大中原地区的各大城市,长春开埠时间并不长,细数起来也仅有二百余年。但论名气,长春当不示弱。
一直以来,坊间就存有这样的疑问:长春地处东北,气候寒冷,为什么叫长春?关于这个问题,多年来众说纷纭。一个传统说法是,长春一名沿袭了辽代长春州之名;另一种说法则是长春地名来自“长春花”的花名。远在辽金时期,长春这一带生长许多“长春花”,即蔷薇科野生月季花,月季花自古就叫“长春花”。其实这种说法也没有足够的史料依据,只是一种美好的推测。近年,有人从《满洲地名考》中发现:“长春之意,是蔷薇的异名”的说法;《吉林通志》也有类似的记载:“花名长春,柔枝纷披,取以地名”。但愿这种说法是真实的。
但不管怎样定义,长春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却是不争的事实。从社会学角度考量,长春有着众多的历史古迹、工业遗产和文化遗存。从生态学角度看,长春的绿化覆盖率达到了41.5%,绿地率36.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6平方米,绿化率居于亚洲大城市前列,是中国四大园林城市之一,有“北国春城”之美誉。从经济学角度审视,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共和国的长子”,新中国成立后,长春迅速医治好战争创伤,加紧经济建设,在较短的时间内便把满目疮痍的城市,建设成了举世瞩目的“汽车城”“电影城”“科技城”……近年来,长春又被确定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首批全国城市设计试点城市”,位列“自然指数—科研城市2021”全球第三十七名、中国第十三名。春城长春,实至名归!
纵观历史,苦难与拼搏,熏染了一个坚韧而又顽强的长春;四季分明的气候,铸就了一个性格鲜明的长春;“宽容大气、自强不息”塑造了一个传统与本色的长春。也正因如此,长春当仁不让地成为“新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新中国电影事业的摇篮”“中国人民航空事业的摇篮”。以至后人在总结吉林省红色资源及建设成就时,自豪地用一句“三地三摇篮”加以概括。而其中的“三摇篮”所指的一汽、长影、航空大学皆在长春域内,且它涵盖了现代社会诸元素中的经济、文化、科技三个领域,可以说,“三摇篮”让长春赢了个大满贯,也让吉林省的首善之城长春的名声指数、美誉度节节攀升。
二
有人曾把长春这座北国春城喻为“东方底特律”“东方好莱坞”,显然,这是因为长春的汽车工业和电影制作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规模和水准或已接轨了国际。这种直观的比拟,固然有其客观的真实性,作为长春人也应引以为豪。然则,长春就是长春,同样,“一汽就是一汽”“长影就是长影 ”。在这一点上,长春人应摒弃任何崇洋心理,增强一些民族自信,不遗余力地向世界宣示民族品牌,理直气壮地让“一汽制造”冲出中国,扬眉吐气地使“长影出品”走向世界,这才是长春人应有的豪情和底气!
好在,长春人对于长影和一汽这两块“镇城之宝”一向给予了应有的尊崇和礼遇,自一九九二、一九九九年始,分别举办了十七届电影节、十九届汽博会,盛况皆空前,收获可圈点,从而把这两个金色名片越擦越亮。
不久前,在春城的大街上,出现一句醒目的广告语:“车行”天下,“影”响世界。不能不赞叹广告作者的奇妙创意、宽阔的视野和开放的胸襟。它无疑是长春人应有的一种态度,一种格局,一种情怀,一种理想。
历史是不能割断的,过去是不能忘记的。长春人民筚路蓝缕、奋发图强、百折不挠的创业史、奋斗史壮丽恢宏,其所积淀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作为一方水土上的春城人,想要记得住乡愁,让昨夜的星辰依然闪烁,我们确有身边的故事要讲,并且一定要把它讲得精彩:关于一汽,关于长影……
三
作为现代汽车城、新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长春,是当之无愧的。但是,有谁知道,长春拥有汽车的历史,时间并不很长。
十九世纪末,西欧、北美开始制造汽车,并开始工业化批量生产,而当时长春人还不知汽车为何物。直到民国初年,长春人才见识到了汽车。一九一五年,一个名叫邹筱亭的中国商人以三千八百元大洋的价格购进两辆美国产克莱斯勒牌客车,并在长春头道沟开办了自动车行,开创了以汽车为工具的市区内交通。其后,又有商人陆续在长春独资或合作开办多家汽车公司。到一九二二年,长春已拥有汽车二十三辆。这期间,长春的官署、军警也开始用汽车代替马车。后来,汽车品种和数量渐次增加,至一九四六年二月,市内拥有客运汽车已达六十九辆。客观地说,汽车的出现和使用,将长春这座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中国传统城市,快速地带入了现代化的进程。
真正让长春实现“汽车满地跑”(郭沫若语)的,则是新中国成立之后。一九五三年七月五日,中国第一座汽车厂——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奠基;一九五六年七月十三日,一汽建成投产,新中国第一辆国产汽车——“解放”牌卡车下线,从此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一九五八年五月十二日,新中国第一辆轿车——东风轿车研制成功;一九五八年八月一日,中国第一辆高级轿车——红旗牌轿车研制成功,此后成为举世闻名的中国自主汽车品牌。
一汽从成立到现在的七十年间,不仅为新中国输送了大量汽车,截至二○二○年,一汽—大众成为国内唯一一家产销均突破二百万辆的乘用车企业,其市场份额占据大众全球市场的百分之三十九。二○二一年,中国一汽销售整车三百五十万辆,营业收入七千零七十亿元,经济效益创“十三五”以来新高。不仅如此,作为“摇篮”,它还为新中国汽车工业输送了宝贵经验和大批人才。据不完全统计,在整个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汽向国家有关部门和第二汽车制造厂输送了上万名领导干部和技术、生产骨干人才。
目前,吉林将依托中国一汽集团,全力打造世界级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研发、生产和后市场服务基地,形成三个万亿元级大产业。无疑,一汽的发展前景是广阔的,它的未来将更加光明,壮丽多彩。
四
一百多年前,有“电影之父”之称的法国人奥古斯塔·卢米埃尔、路易斯·卢米埃尔两兄弟,在他们父亲的照相馆里,改造了爱迪生发明的“西洋镜”,研制出了“活动电影机”,拍摄了一些短片,成为电影和电影放映机的发明人。一八九五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在法国巴黎的一间地下室里,卢米埃尔兄弟第一次放映了影片《火车进站》,尽管影片只有一分钟左右,却是世界第一部电影。它的拍摄和放映,标志着人类继文学、音乐、舞蹈、美术、建筑、戏剧之后,“第七艺术”——电影的诞生。
一九○五年四月,北京丰泰照相馆,老板任景丰和照相技师刘仲伦用一台极其原始的法国手摇摄影机和十几卷胶片拍摄了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演出的《定军山》中的几个片段,其被视为我国电影史上由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一九一三年,张石川、郑正秋从美国人手里接办了“亚细亚影片公司”,并改名为“亚细亚中国影戏公司”,其是我国第一家摄制影片的公司。拍摄的第一部影片叫《难夫难妻》,也是我国自己摄制的第一部故事片。
开创中国电影历史新画卷的,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批革命文艺工作者,是他们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东北的废墟上,创建了新中国第一个电影制片厂。
“长春市红旗街1118号”,这里是长春电影制片厂所在地。七十七年前,这里当时是号称亚洲最大的电影制片厂“株式会社满映映画协会”。抗战胜利后,电影厂回到了人民手中。
其时,一批风华正茂的文艺工作者,受到中共中央委派,从延河之滨秘密来到长春,准备接管这座日伪留下的电影厂。最早到达的有钱筱璋、袁牧之、田方、许珂、舒群,此后,吴印咸、钟敬之、成荫、王炎、苏云、林白、于蓝、刘炽、梁音、葛存壮、齐兴家等近二百余人分批来到长春,他们大多是来自延安鲁艺的作家、音乐家、戏剧家、画家和诗人,才高业精,阵容齐整。
一九四五年十月,新中国第一家电影制片厂东北电影公司成立。一九四六年十月一日,东北电影公司更名为东北电影制片厂,简称“东影”。时年三十三岁的东北汉子、作家舒群,成为东北电影制片厂首任厂长。一九五五年二月,根据中共中央东北局宣传部决定,东北电影制片厂正式更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自此,长影成为新中国电影事业的摇篮。
之所以称长影为“摇篮”,是因为在七十多年的时间里,长影不仅创作生产出了一千多部电影,还培育了大批艺术和技术人才,支援各地陆续成立电影厂。据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统计,从长影成立之日起,累计支援全国两千多名艺术和技术人才。北影、新影、上影、上海美影、西影,广西、山西、内蒙古、辽宁、黑龙江电影制片厂,峨影、珠影成立之初,长影都派出了骨干人员给予支援,真是一花引来百花开。
长影,對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我们来说,有着撕扯不断的情结。因为,有一个基本的事实:我们都是看着长影拍摄的电影长大的!是电影用它的光和影,光耀着我们,影响着我们。大半个人生下来,我们这代人几乎是与它形“影”相吊,形“影”不离。正如曾任长影集团董事长的赵国光先生在《小白楼夜话》一书的序言中所说:“长影的影片曾抚育过几代人,长影在人们的心中始终是神圣的。”
五
有梧桐兮,凤凰来仪;名既显兮,四海惊服。毋庸置疑,半个多世纪以来,一汽和长影带给这座城市的不仅仅是荣光,是骄傲,是自信,也给了九百万春城人民一个热爱这座城市的理由;更给了这个世界以神奇和惊艳。
啊!一汽,“车”行天下,那是飞动的摇篮;长影,“影”响世界,那是银色的摇篮。“摇篮”里有无数的精灵和星光在不断地孕育,腾飞,走向辉煌!
“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妈妈的手臂永远保护你。世上一切美好的祝愿,一切幸福,全都属于你!”此刻,请让我把舒伯特的这首《摇篮曲》献给大家!
作者简介:朱晓东,系中国散文家学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宣部出版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专家、吉林省出版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专家。
(责任编辑 徐文)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