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高校音乐教育创新途径思考

时间:2023/11/9 作者: 参花(下) 热度: 15036
摘要:目前,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审美情趣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音乐等艺术学科。各级教育部门以及高校都对音乐教育更加重视,教育部也明确将音乐相关教育作为高校教育中的必修课。对于高校音乐教育而言,如何更好地实施音乐教育以及如何对此加以创新成为当前应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 音乐 教育 创新

  一、创新音乐教育模式

  高校的音乐教育不应局限在专业知识方面,更应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促进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以及全面发展。高校音乐教育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音乐教学资源不够充足,音乐教育人才匮乏,音乐教学课程不受重视以至于课程安排缺失抑或不合理,在繁重的学业压力下,学生的兴趣以及积极性也明显不足。

  首先,对学生的审美需求和学习需求进行探索。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整改教学理念落后的地方,教师以及相关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探索,寻找适于当代大学生的音乐教学方法,解决问题任务性课程或是打卡式课程问题,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兴趣爱好,帮助学生从根本上爱上音乐,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音乐相关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并在音乐教学中融入相关历史文化,使现代高校音乐教育不再局限于音乐,或者说不再局限于音乐本身。因此,高校音乐教育渠道的拓展,并不仅仅是开设地方性课程,改良地方性音乐文化课程等等,而是广泛地、多方面地对学生的审美需求和学习需求进行探索。

  其次,全面普及各层次学生的音乐知识并增加音乐鉴赏课内容。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高校音乐专业的生源在逐年增加,部分学生在入学前就有一定的音乐基础,但还有一部分学生是零基础入学。虽然在同一所高校的相同专业,学生之间的音乐水平也存在差距。因此,全面提高各层次学生的音乐素养,最终达到共同进步非常关键。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音乐素养,并因材施教,根据学生自身不同的音乐水平制订科学的学习计划。在这种情况下,“普及+提高”的音乐教学模式十分合理,具体是指,以全体学生为基础,对基础音乐知识进行全面普及,底子差的学生需要多加努力,底子好的学生在这一阶段可以稍微放松,直到二者程度基本相同,即可进入下一阶段——提高。在提高阶段,除了提高自身的音乐技能,还要重视音乐鉴赏。音乐鉴赏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還可以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可以在课上播放相关的经典乐曲,让学生进行欣赏,对重要片段或章节进行重点欣赏,必要的时候可以暂停播放,重点讲解片段或章节中学生应该掌握的乐理知识。长此以往,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敏感度。

  总而言之,音乐教学模式繁多,教师无论是选取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还是选取讨论在先、讲授在后的授课方式,都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如果学生不能适应教师对教学模式所做的创新,教师就应该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进行调整,如此才能不断磨合教师与学生对音乐教学方法的认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为从容自如。[1]

  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从当前高校音乐教师队伍来看,教师绩效考核存在形式主义。更多的教师为了不牺牲自身利益和机会而牺牲学生的音乐课程体验,常常为了任务而完成教学课程。同时,音乐教育工作者本身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不然很难使音乐这一学科与其他学科内容进行融会贯通。当前的音乐教学急需改革教学课程的设置,吸收更多音乐教育行业的专业人员。[2]

  例如教师应当将教学课程进行统筹规划,要设置适当的教学环节。音乐教育需要高素质的专业人员,高校对相关从业者的筛选要极为慎重,不仅要加大相关教师培养成本的资金投入,更要善于选择专业素质过硬的教师。对于非专业性的音乐课程,可以聘用综合能力较强的教师进行相关课程的教学。此外,音乐教师想要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还应做到以下两点:

  (一)加强师德师风修养。教师要有一颗进取的心,要想切实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首先要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能随时为学生答疑解惑,这是师德的基础。其次对学生有博爱之心,并能以诚相待,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对所有学生做到一视同仁,不偏爱,不歧视,这是师德的核心。

  (二)端正教学态度,更新教育观念。目前,部分教师存在态度不端正的问题,究其原因,是教师的职称和绩效与其科研成果挂钩,导致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墨守成规,不懂得教育的创新和改革,还在一味地用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导致学生接受知识范围狭窄。而这些显著、常见的问题对高校音乐教育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高校音乐教师应该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积极更新教育理念。通常情况下,高校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专业音乐学科的学生大多对音乐已经有了感悟和认识。[3]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学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同时,由于教师的专业素养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学习、研究、交流,可以在同专业教师中开展集体备课、相互听课、相互评课活动,以便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及时更新教育理念。

  此外,学校也应当联系教育行业的精英人士定期开展对本校教师的素质宣讲会,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以推动本校教育水平的提高,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要积极进行专业知识学习,以求能够保持自身教学水平不落后于时代。

  三、开展音乐相关实践

  无论是音乐专业学生还是非音乐专业学生,对于音乐相关领域的实践需求总是大于理论的,音乐专业的学生也要会弹琴、编曲、作曲、配器等,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大多数会学一些适合自己的小乐器,然而殊途同归,所有的音乐终究是为了表现出来,而不能仅仅在自己的小屋子里自娱自乐。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舞台能力,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创作歌曲,还可以加入一些舞美和诗歌知识,挖掘学生的想象力。无论流行音乐还是摇滚,和声还是卡农,学生都要多参与这些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表现机会的同时,还可以巩固学生的音乐知识,并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实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还要将高校音乐教育与高校的德育教育相结合,对音乐课程进行合理规划,提高学生的音乐专业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引导学生对一些爱国音乐作品进行深刻了解,体会其蕴含的历史意义,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除了此类红色歌曲或是红色音乐会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自己所学乐器组成管弦乐交响乐团、中国民族乐器交响乐团、合唱乐团、竹乐团等,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秉承不抛弃不放弃的原则,避免你敲锣来他打鼓,而我只是个观众与我无关的现象。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理解音乐,让非专业的学生参与其中,让他们知道音乐不仅是为了娱乐,更是更多人的默契配合,这种方法也培养了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与实践能力。同时,由于实践活动的广泛开展,也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进而更愿意投入到音乐学习当中来。

  四、拓展音乐教育渠道

  当今世界信息传递迅速,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应当竭尽全力为学生拓展多样性的音乐教育渠道,启发学生的音乐思维。教育工作者应当树立构建主义教育观,充分认识到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要深入了解学生,广泛提供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为学生的音乐学习保驾护航,如此,不仅能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也能增强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和亲切感。

  例如一些非音乐专业学校在开设相关乐理、和声、复调、音乐史等课程的同时,没有必要再开设一些如配器、电子音乐制作等课程,所谓术业有专攻,要求精力有限的学生完成几门十分专业性的课程,会使学生不能合理运用时间和脑力,也不能得到应有的进步。学生的音乐课设置主要秉承两点,第一,非音乐专业学生的音乐课程应当广泛而有趣,以互动性、赏析性为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审美能力。第二,音乐专业高校音乐课程应该精简而多选择性,在开设基础性课程的同时,为学生提供可选择学习的项目,且不断优化教学条件,使学生有琴可练,有术可学,设置合理的课程,多一些音乐艺术的实践课程,给学生以专业领域广而精的一隅,提高学生在专业领域的竞争力。

  正如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且持久深远的,教师也应该通过各种渠道来影响和规范大学生的文化生活,此影响绝不是加以过多的干涉甚至制止,而是通过自己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在开拓多样化教学渠道时,要时刻注意贴合学生的学习水平,为学生构建更为适合的学习平台。教师要切实保证学生能够通过参与教师提供的学习平台不断获取有效经验,帮助学生在积累经验过程中获得提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与一些有成就的音乐家进行对话交流,一方面,学生面对名声在外的音乐家会产生极强的崇拜心理;另一方面,学生也能与才力较高的专业人士进行交流,认识到自身音乐能力的不足,激励学生努力改正自身存在的音乐学习缺陷。[4]

  五、结语

  本文从四个方面对高校音乐教育创新途径进行了分析。教师应当包容一切合理的音乐文化,反省自己不合理的教学模式,全面深化校园音乐文化,牢记自己的任务以及使命,做到有作为而不乱作为,在完成对学生音乐专业领域教育的同時,融入德育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使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当中。

  参考文献:

  [1]毛玉娟.高校钢琴教育中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对策和方法[J].音乐时空,2015(23),116.

  [2]陈蓉.中等职业学院钢琴教学教育改革的现状及问题[J].北方音乐,2017,37(24):193.

  [3]李春晓.高校钢琴教育中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有效途径分析[J].艺术评鉴,2016(15),151-153.

  [4]孙辉.浅谈正确把握演奏风格在钢琴演奏中的重要性[J].今日科苑,2008(22):172-173.

  (作者简介:闫治霖,男,硕士研究生,河南理工大学音乐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声乐)

  (责任编辑 葛星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